第1题:
“人无诚信不立”是指( )。
第2题:
第3题:
“诚信”是当今企业的立根之本,也是做人的重要之道。“诚信”的内涵包括?
第4题:
“人无诚信则无友”强调诚信意识中的()。
第5题:
诚信从业是指()。
第6题:
宣传人民应该诚信的名言“民无信不立”最早出自我国春秋时期()之口。
第7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8题:
“民无信不立”是孟子说的。
第9题:
第10题:
孔子
老子
孟子
第11题:
无论为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敬事而信”
做人就必须修身正心
要求统治者“仁民爱物”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
第12题:
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
无隐瞒
有充足的专业准备
保守工作中的秘密
第13题:
孔子在谈到当政者与民众的关系时说,( ),信是“立政之本”,诚信蕴涵了政治伦理的意味。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民无信而不立”
C.“以信接人,天下信之”
D.“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有关诚信的名言哪句是李白讲的()
第16题:
“民无信则不立,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只有诚信待人,诚信做事,才能安身立命,有所作为。请问,“民无信则不立”最早出自():“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第17题:
()说过:“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无礼不立”。
第18题: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
第19题:
"人无诚信不立"是指()。
第20题:
关于诚信,人们一般给出的界定是:诚信是诚实和守信的两方面的统一,是指人的()的品质。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言必信
行必果
弄虚作假
不欺不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