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5所乡镇小学和幼儿园,有473人在课间饮用了由某牛奶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10412的消毒牛奶或牛奶饮料,于当天先后有88人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的11岁,潜伏期最短2h,最长的11.5h,平均3.5h。停止饮用上述牛奶饮料后,发病很快停止,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呕吐一般为3~4次,最多达数十次,部分病人有腹痛,仅2人有轻度腹泻,不发烧或有低热,经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好转;所有病人于2天内痊愈无死亡病例。简述防止该类病原污染食品的措施。

题目
某地5所乡镇小学和幼儿园,有473人在课间饮用了由某牛奶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10412的消毒牛奶或牛奶饮料,于当天先后有88人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的11岁,潜伏期最短2h,最长的11.5h,平均3.5h。停止饮用上述牛奶饮料后,发病很快停止,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呕吐一般为3~4次,最多达数十次,部分病人有腹痛,仅2人有轻度腹泻,不发烧或有低热,经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好转;所有病人于2天内痊愈无死亡病例。

简述防止该类病原污染食品的措施。


相似考题
更多“某地5所乡镇小学和幼儿园,有473人在课间饮用了由某牛奶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10412的消毒牛奶或牛奶饮料,于当天先后有88人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的11岁,潜伏期最短2h,最长的11.5h,平均3.5h。停止饮用上述牛奶饮料后,发病很快停止,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呕吐一般为3~4次,最多达数十次,部分病人有腹痛,仅2人有轻度腹泻,不发烧或有低热,经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好转;”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地5所乡镇小学和幼儿园,有473人在课间饮用了由某牛奶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10412的消毒牛奶或牛奶饮料,于当天先后有88人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的11岁,潜伏期最短2h,最长的11.5h,平均3.5h。停止饮用上述牛奶饮料后,发病很快停止,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呕吐一般为3~4次,最多达数十次,部分病人有腹痛,仅2人有轻度腹泻,不发烧或有低热,经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好转;所有病人于2天内痊愈无死亡病例。

    试判断最可能是何种食物中毒,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本起食物中毒最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牛奶饮料所致的食物中毒。
    本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与一般描述的金葡菌食物中毒基本相同,但腹泻发生较少。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患者临床症状,认为中毒事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牛奶饮料有关。

  • 第2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食物中毒应采集哪些样品?


    正确答案: 5.应采集的样品:
    (1)剩余的瓶装消毒酸奶(学校发剩的、学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厂库存的同一批号的);
    (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的涂抹;
    (4)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 第3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正确答案: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
    (1)可疑食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2)样品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时应冷藏保存。

  • 第4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食物中毒。
    诊断依据: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共同的可疑食品;
    (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

  • 第5题:

    蒙古族饮料有马奶,牛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问答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食物中毒。
    诊断依据: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共同的可疑食品;
    (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案例描述:2001年4月12日,某地三个乡镇所辖的5所小学和5所幼儿园的1176名学生中,有473人在课间饮用了由某牛奶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10412的消毒牛奶或橘味牛奶(以下称牛奶饮料),于当天先后有88人发病。发病学生中,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11岁。最短潜伏期2 h,最长11.5 h,潜伏期中位数为3.5 h。各小学、幼儿园停止学生饮用上述牛奶饮料后,发病很快停止,无发病余波。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呕吐一般为3~4次,最多达数十次,部分病人有腹痛,仅2人有轻度腹泻,不发烧或有低热,经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好转;所有病人于2天内痊愈,无死亡病例。  1.试判断最可能是何种食物中毒,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简述这种病原物质进入牛奶的可能途径有哪些?  3.简述防止该类病原污染食品的措施

    正确答案:
    1.试判断最可能是何种食物中毒,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依据:潜伏期短、吐比泻重、一般不发烧。
    2.简述这种病原物质进入牛奶的可能途径有哪些?
    病原进入牛奶的途径:奶受污染、挤出的奶已带病原。
    3.简述防止该类病原污染食品的措施。
    防止措施:第一,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第二,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患者吴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病情好转。此患者需做大便潜血试验,前3天应禁食()
    A

    白菜

    B

    牛奶

    C

    土豆

    D

    冬瓜

    E

    羊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到达现场后,应进行的现场调查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6.现场调查内容:
    (1)中毒病人和同一场所进餐者的个案调查;
    (2)对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和贮存场所的现场卫生学调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患儿因主诉“经常性腹胀、腹痛、腹泻”而入院治疗,父母反映上述症状一般出现于喝鲜牛奶以后,最后诊断为“乳糖不耐受”。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
    A

    减少或禁止食用含乳糖的食品

    B

    以奶粉替代鲜牛奶

    C

    鲜牛奶中加入大量蔗糖

    D

    煮沸鲜牛奶

    E

    服用止泻药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请你针对本次疫情设计调查方案。

    正确答案: 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内容;
    (4)调查表格的设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正确答案: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
    (1)可疑食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2)样品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时应冷藏保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小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剧烈呕吐、上腹部剧烈疼痛、腹泻,少数患者有低热。病人在当天上午都吃过学校供应的课间餐(外购的奶油蛋糕),未吃者不发病。潜伏期最短为1h,最长为6h。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D.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答案:C
    解析:
    葡萄球菌中毒食品主要为乳类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表现: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2~3h,多在4h内,最短1h,最长不超过10h。中毒表现为典型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剧烈而频繁地呕吐(严重者可呈喷射状,呕吐物中常有胆汁、黏液和血)、腹痛、腹泻(水样便)等。病程较短,一般在1~2天内痊愈,很少死亡。

  • 第14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1)食物中毒发生经过;
    (2)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
    (3)分析和结论(引起中毒的食品,致病因素,中毒暴发的原因与条件,检验结果,最后诊断);
    (4)控制和预防措施。

  • 第15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到达现场后,应进行的现场调查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6.现场调查内容:
    (1)中毒病人和同一场所进餐者的个案调查;
    (2)对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和贮存场所的现场卫生学调查。

  • 第16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甜牛奶,饮用后1.5-4小时内有23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2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 问题: 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为:一起因饮用甜牛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诊断依据: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有毒食品
    (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

  • 第17题:

    患者吴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病情好转。此患者需做大便潜血试验,前3天应禁食()

    • A、白菜
    • B、牛奶
    • C、土豆
    • D、冬瓜
    • E、羊血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问答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当你接到这起报告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8.接到报告后,应采取的措施:
    (1)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对病人采取急救措施(解毒、排毒、对症治疗等);
    (3)对可疑有毒食品采取控制处理措施(封存、追回、无害化处理等);
    (4)对中毒场所的处理措施:根据食物中毒的性质,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甜牛奶,饮用后1.5-4小时内有23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2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 问题: 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为:一起因饮用甜牛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诊断依据: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有毒食品
    (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如何区别鲜牛奶与含乳饮料()。
    A

    鲜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不低于2.9%,而含乳饮料通常在1.0%以上

    B

    鲜牛奶的颜色比含乳饮料的白

    C

    鲜牛奶和含乳饮料在包装物上都应有明显的标识,即“鲜牛奶”或“含乳饮料”

    D

    鲜牛奶的味比含乳饮料的浓香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食物中毒应采集哪些样品?

    正确答案: 5.应采集的样品:
    (1)剩余的瓶装消毒酸奶(学校发剩的、学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厂库存的同一批号的);
    (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的涂抹;
    (4)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酸奶,饮用后2~4小时内有15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1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1)食物中毒发生经过;
    (2)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
    (3)分析和结论(引起中毒的食品,致病因素,中毒暴发的原因与条件,检验结果,最后诊断);
    (4)控制和预防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吴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病情好转。此患者需做大便隐血试验,前三天应禁食()。
    A

    白菜

    B

    牛奶

    C

    土豆

    D

    冬瓜

    E

    羊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