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理在事先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D.心外无物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理念的影子”,这一观点属于:()
第6题:
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
第7题: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陆九渊则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两人的观点() ①都坚持意识第一性,但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 ②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③折射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④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第8题:
我国明代后期的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朱熹认为:“理生万物。”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第9题:
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下列对黑格尔、朱熹以及柏拉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第10题:
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第11题:
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第12题:
“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
物是感觉的复合
“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第13题: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B.“理在事先”
C.“心外无物”
D.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③理在事先,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世界就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第18题: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朱熹认为“理在事先”。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第19题:
关于世界的本原,中国宋代程朱理学认为是“理”,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是“理念”,德国黑格尔认为是“绝对观念”。这在哲学上属于()
第20题:
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而朱熹则认为:“理生万物。”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第21题: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第22题: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理在事先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
第23题:
都属于唯心主义
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