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康德认为,对于人的理性来说,()和()是自明的两个目的。
第3题:
以下那件事最贴近希腊人所说的“幸福”?()
第4题:
并不是所有能够驱使人从事某种活动,满足幸福需要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幸福和快乐的行目标。
第5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幸福”可谓是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某校高二(8)班学生围绕“共享幸福”这个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细说幸福】 两会期间,《今日说法》栏目以“小撒探会”的节目形式,让形形色色的人填写一个幸福公式:“2011+=幸福”。公式在网上公布后,引起广大网民的踊跃跟贴。 网民A:2011+物价稳定=我的幸福; 网民B:2011+顺利就业=我的幸福; 网民C://2011+公平教育=我的幸福; 网民D://2011+养老无忧=我的幸福; 网民E://2011+餐桌安全=我的幸福; 请运用《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知识,就如何实现网民心中的“我的幸福”提几点具体建议。
第6题:
对于幸福的看法,正确的是()
第7题:
以下对幸福的定义正确的是()
第8题:
2015年,全国有40%的受访家庭感到幸福。其中,10.6%感到很幸福,29.4%感到比较幸福。你认为什么是幸福?政府怎样做才能让群众感觉更幸福?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混乱 一文不值
私密 可有可无
模糊 无足轻重
荒诞 遥不可及
第11题:
成为君主
成为哲人
成为完人
成为智者
第12题:
第13题:
下列对幸福的理解正确的是()
第14题:
人最高的目的是获得幸福,希腊认为幸福就是各个方面都能()。
第15题:
Dienier(1984)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也就是自尊高的人没有更多的幸福感。
第16题: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 请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原因。
第17题: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共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成为政府施政导向,这体现了()。
第18题:
电影《求求你表扬我》里,范伟扮演的杨红旗这样阐述自己的幸福观:我锇了,你手里有肉包子,你比我幸福;我冷了,你穿着棉袄,你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在那里,你就比我幸福。杨红旗的幸福来自于()。
第19题:
对幸福的定义正确的是?()
第20题: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善的感受和体现,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幸福”成为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各地代表根据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具体做法,如:北京代表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代表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各地代表根据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理由。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智慧
满足
比较
认可
第23题:
幸福就是一种快乐
幸福就是没有痛苦
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