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优良文风
B、文明乡风
C、良好家风
D、淳朴民风
第2题:
A、找到乡村文明复兴的原动力
B、找到乡村文明复兴的通道
C、找到乡土传统文化复兴的灵魂
D、找到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龙头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这是流行的老百姓对盲目进行旧城改造而拆除传统特色建筑行为的感慨。时下,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之所以令人惋惜,是因为() 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要重视现代文化的作用,避免文化发展上的守旧主义 ④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
第8题:
城镇化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中国。“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的说:“不要我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人们对乡村衰落伤感说明了() ①文化的继承发展离不开文化载体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乡村和城市承载的文化具有不同特色 ③乡村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乡村不再,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不再
第9题:
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载体,蕴育过中国优秀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第10题:
第11题:
晏阳初
梁漱溟
黄炎培
陶行知
第12题:
乡村政治组织
乡村自治组织
乡村经济组织
乡村社会组织
第13题:
A、导向
B、引领
C、指南
D、指引
第14题:
A、前提
B、灵魂
C、基础
D、结果
第15题:
A.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B.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C. 培育农村新型农民
D. 构建和谐乡村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第19题:
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上述材料说明()
第20题:
某市在“城中村”改造中大拆大建,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一座座欧美风情建筑拔地而起。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是因为() ①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使中华文化多姿多彩 ②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乡村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乡村仁治
乡村自治
乡村德治
乡村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