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B.党成立一百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到2035年,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D.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2题:
第3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
第4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5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特征是()、()、()、()。
第6题:
下列关于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7题:
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来看,法治是()。
第8题: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是()的必然要求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塑造法治信仰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要强调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彰显法治权威
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而言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第12题:
第13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
解析: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对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比较详细地描述,并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从法理上来看,《决定》确立了“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必要条件”关系,实质上是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法治化”的命题。也就是说,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也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与“现代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具有法理上的充分依据。
第14题:
第15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列表述符合法制精神的有()。
第16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体现为()。
第17题: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18题: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第19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实现什么?
第20题:
创新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
第21题:
全面依法治国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第22题: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23题: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