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金融企业移交的档案资料原则上应为原件(电子信息资料除外)
B.金融企业应确保移交档案资料和信息披露资料(债权利息除外)的一致性
C.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的过渡期内,由受让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转让资产的管理和维护
D.过渡期内由于金融企业原因造成债权诉讼时效丧失所形成的损失,应由金融企业承担
第1题:
第2题: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中,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的过渡期内,金融企业应继续负责转让资产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出现管理真空,丧失诉讼时效等相关法律权利。
第3题:
按照《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金融企业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范围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中形成的以下不良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具体包括:()
第4题: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中,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后,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的过渡期内,金融企业可以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或签署委托处置代理协议的方案,但应征得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同意。
第5题:
按照《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金融企业应在每批次不良资产转让工作结束后(即金融企业向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完成档案移交)()个工作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和银监会或属地银监局报告转让方案及处置结果。
第6题:
20
10
50
5
第7题:
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期间,擅自放弃与批量转让资产相关的权益
违反规定程序擅自转让不良资产
与债务人串通,转移资产,逃废债务
抽调、隐匿原始不良资产档案资料,编造、伪造档案资料或其他数据、资料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15
20
30
40
第10题:
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认定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贷款
个人贷款
抵债资产
已核销的账销案存资产
第11题:
剥离(转让)方应向收购方提供剥离(转让)资产的清单、现有全部的档案资料和相应的电子信息数据
银行业金融机构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转让)资产不应附有限制转让条款
剥离(转让)方和收购方应在资产转让协议中对有关资产权利的维护、担保权利的变更以及已起诉和执行项目主体资格的变更等具体事项做出明确约定
自资产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期间,剥离(转让)方应征得收购方同意并根据授权,继续对剥离(转让)资产进行债权、担保权利管理和维护产生的合理费用由双方共同承担
第12题:
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认定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贷款
已核销的账销案存资产
抵债资产
其他不良资产
第13题:
第14题: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中,金融企业移交的档案资料中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和产权关系的法律文件资料必须移交原件。
第15题:
按照《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金融企业应确定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范围和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整理,对一定户数和金额的不良资产进行组包,根据资产分布和市场行情,合理确定批量转让资产的规模。()
第16题:
因经济下行,甲银行不良率攀升,经甲银行权力机构决议,决定将部分不良资产批量转出,根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约定,甲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做法错误的是()。
第17题:
30%
50%
70%
80%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期间,擅自放弃与批量转让资产相关的权益
违反规定程序擅自转让不良资产
与债务人串通,转移资产,逃废债务
抽调、隐匿原始不良资产档案资料,编造、伪造档案资料或其他数据、资料
第20题:
金融企业应按照资产转让协议约定,及时完成资产档案的整理、组卷和移交工作
金融企业移交的档案资料原则上应为原件,其中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和产权关系的法律文件资料可以是复印件
金融企业将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时,对双方共有债权的档案资料,由双方协商确定档案资料原件的保管方,并在协议中进行约定,确保其他方需要使用原件时,原件保管方及时提供
金融企业应确保移交档案资料和信息披露资料(债权利息除外)的一致性,严格按照转让协议的约定向受让资产管理公司移交不良资产的档案资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的过渡期内,金融企业应继续负责转让资产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出现管理真空,丧失诉讼时效等相关法律权利
过渡期内由于金融企业原因造成债权诉讼时效丧失所形成的损失,应由金融企业承担
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后,金融企业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或签署委托处置代理协议的方案,应征得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同意
金融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资产转让成交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行核销不得税前扣除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