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的形式表示,如图4-1所示。在第8 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A、B、C 三项工作已完成,E 工作已完成1/3,F 工作还未开始,D 工作已完成2/3。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主要是由以下三个事件造成: 事件1:工作E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 事件2:工作F

题目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的形式表示,如图4-1所示。在第8 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A、B、C 三项工作已完成,E 工作已完成1/3,F 工作还未开始,D 工作已完成2/3。

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主要是由以下三个事件造成:
事件1:工作E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
事件2:工作F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
事件3:工作D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
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
问题:
1.从工期控制角度,指出本工程需重点控制的工作。
2.根据8 月底的进度检查情况,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并说明偏差对紧后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
3.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4.针对工作E、工作F、工作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5.假定8 月底该项目的已完工作实际投资为300 万元,该项目各工作的预算投资详见表5-2(假定各项工作都均衡进行),根据上述8 月底的进度检查结果,请用偏差分析法计算8月底的进度偏差、费用偏差。
表4-2 该项目各工作的预算费用


相似考题
更多“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的形式表示,如图4-1所示。在第8 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A、B、C 三项工作已完成,E 工作已完成1/3,F 工作还未开始,D 工作已完成2/3。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合同工期15个月,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 -1所示。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对A工作进行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


    事件2: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止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表5 -1。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3: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快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见表5 -1。



    问题: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和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事件1中,对于A工作出现的质量问题,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


    3.事件2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多少?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什么?相应增加的费用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有:A、B、D、E、G、I。非关键工作有:C、F、H。其中,C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自由时差为3个月;F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自由时差为2个月。


    2.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发现A工作出现质量问题后的处理程序如下:


    (1)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2)跟踪、检查施工单位返工整改情况;(3)签收施工单位在自检后填报的《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4)重新验收A工作。


    3.事件2中:


    (1)C工作拖后3个月,由于其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均为3个月,故不影响总工期和后续工作。(2)E工作拖后2个月,由于其为关键工作,故其后续工作G、H和I的最早开始时间将推迟2个月,影响总工期2个月。(3)F工作拖后2个月,由于其自由时差为2个月,故不影响总工期和后续工作。


    4.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批准工程延期2个月,因为总工期的延长是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而造成(或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


    5.事件3中,最佳调整方案是:缩短I工作1个月,缩短E工作1个月,由此增加的费用为14+18=32(万元)。



  • 第2题: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项目开工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导致。根据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问题:
      1.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施工单位哪个岗位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3.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4.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答案:
    解析:
     1.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编审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
      (2)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是否完整,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
      (3)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应符合施工合同要求;
      (4)资金、劳动力、材料、设备等资源供应计划应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应可行与可靠;
      (5)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科学合理。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3.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
      工序E:滞后1个月;工序F:滞后2个月;工序D:滞后1个月。
      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13个月。
      4.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及其理由:
      (1)工序E索赔:成立;
      理由:工序E滞后1个月,影响总工期1个月,且因建设单位供应材料所导致,属建设单位责任范围,故索赔成立。
      (2)工序F索赔:不成立;
      理由:工序F滞后2个月,并不影响总工期,故索赔不成立。
      (3)工序D索赔:不成立;
      理由:工序D滞后的原因是工人返乡农忙,属施工单位责任范围,故索赔不成立。

  • 第3题: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合同工期15个月,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4—1所示。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对A工作进行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
    事件2: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止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下表。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3: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快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见表14—1。

    【问题】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和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事件1中,对于A工作出现的质量问题,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
    3.事件2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多少?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什么?相应增加的费用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为A、B、D、E、G、I;非关键工作为C、F、H。 C工作总时差为3个月;自由时差为3个月。
    F工作总时差=2+1=3个月;自由时差为2个月。
    2.事件1中,对于A工作出现的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判断其严重程度,分
    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如果该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返修或返工弥补,则处理程序为:
    ①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②责成施工承包单位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填写《监理通知回复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③分析原因、审核、批复处理方案,必要时应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认可;
    ④跟踪检查处理方案的实施;
    ⑤检查、鉴定、验收处理结果。
    ⑥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交《质量问题处理报告》;
    ⑦将相关记录和报告存档。
    (2)如果质量问题需要加固补强,或将影响下道工序和分项工程的质量,则处理程序为:
    ①向建设单位报告,由总监及时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停止相关部位的施工,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②责成施工单位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签认;
    ③分析原因、审核、批复处理方案,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④跟踪检查处理方案的实施;
    ⑤检查、鉴定、验收处理结果。
    ⑥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交《质量问题处理报告》;
    ⑦将相关记录和报告存档。
    ⑧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填报《工程复工报审表》;
    ⑨总监签发《工程复工报审表》,允许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3.(1)事件2中,C工作拖后3个月,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无影响。
    理由:C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都为3个月,其拖后的时间既未超过总时差,亦未超过其自由时差。
    (2)事件2中,E工作拖后2个月,将造成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2个月。
    理由:E工作为关键工作。
    (3)事件2中,F工作拖后2个月,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无影响。
    理由:原计划中,F工作有3个月总时差和2个月自由时差,因此拖后2个月既不会影响总工期,也不会不影响后续工作。
    4.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2个月。
    理由:处于关键线路上的E工作拖后2个月,影响总工期2个月。
    5.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为:将E工作和I工作各缩短一个月,共增加费用为:14+18=32(万元)。

  • 第4题: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2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哪些内容?
    <2>、施工单位哪些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3>、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4>、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答案:
    解析:
    <1>、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4)施工进度计划;(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6)主要施工方法;(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8)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
    <2>、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3>、
    工序E延迟了1个月的时间,工序F延迟了2个月的时间,工序D延迟1个月的时间。从时标网络图中可以看出关键线路为A→B→E→H→I,由于EFD工作都有了延误,E工作在关键线路上延误了1个月时间;F延误了两个月时间,但总时差是1个月,那么F工作影响总工期1个月;D工作的紧后工作的自由时差为1个月,D工作延误1个月,对总工期没有影响,综上所述,若后续工作依旧按照原进度施工,那么则总工期延长1个月,即13个月完成。
    <4>、
    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的,且在关键线路上,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延期,所以工期索赔成立。
    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的,而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延期,所以可以索赔1个月的工期。
    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导致的。非建设方的因素导致的,承包人索赔不成立。

  • 第5题: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项目开工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导致。根据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问题】
      3.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4.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答案:
    解析:
     3.(1)工序E:滞后1个月;工序F:滞后2个月;工序D:滞后1个月;
      (2)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13个月。
      4.
      (1)工序E索赔:成立;理由:工序E滞后1个月,影响总工期1个月,且因建设单位供应材料所导致,属建设单位责任范围,故索赔成立。
      (2)工序F索赔:成立;理由:工序F滞后2个月,影响总工期1个月,故索赔1个月。
      (3)工序D索赔:不成立;理由:工序D滞后的原因是工人返乡农忙,属施工单位责任范围,故索赔不成立。

  • 第6题:

    (2017年)
    【背景资料】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2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 8 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 E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 F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 D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问题】
    (1)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2)针对工序 E、工序 F、工序 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答案:
    解析:
    (1)(P181)
    1)工序 E:拖后 1 个月;工序 F:拖后 2 个月(1 分);工序 D:拖后 1 个月。
    2)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 13 个月。
    (2)(P181、151)
    1)工序 E 工期索赔成立(1 分)。
    理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属于非承包方原因(0.5 分),且工序 E 是关键工作(或总时差为 0),所以 E 延误 1 个月影响工期 1 个月(0.5 分),所以索赔成立,可以索赔 1 个月。
    2)工序 F 工期索赔成立(1 分)。
    理由: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属于非承包方原因(0.5 分),另外 F 属于非关键工作,有 1 个月的总时差,所以延误的 2 个月对工期产生了 2-1=1 个月的延误(0.5 分),所以索赔成立,可以索赔 1 个月。
    3)工序 D 工期索赔不成立(1 分)。
    理由: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属于承包方自身原因(0.5 分),且工序 D 属于非关键工作,有 1 个月的总时差,所以延误的 1 个月对工期没有影响(0.5 分),所以索赔不成立。

  • 第7题:

    背景:某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工期为20个月。在工程开工之前,总承包单位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各工作均匀进行(如图 4.1所示)。该计划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当工程进行到第7个月末时,进度检查绘出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4.1所示。
    E工作和F工作于第10个月末完成以后,业主决定对K工作进行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工程进行到第12个月末时,进度检查时发现:
    (1)H工作刚刚开始;
    (2)I工作仅完成了1个月的工作量:
    (3)J工作和G工作刚刚完成。

    <1>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建设工期,在施工总进度计划中应重点控制哪些工作?(关键工作)
    <2> 、根据第7个月末工程施工进度检查结果,分别分析E、C、D工作的进度情况及对其紧后工作和总工期产生的影响。
    <3> 、根据第12个月末进度检查结果,在图中绘出进度前锋线。此时总工期为多少个月?
    <4> 、由于E、F工作完成后K工作的施工图纸晚到1个月,K工作无法在第12个月末开始施工,总承包单位就此向业主提出了工期索赔。造价工程师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重点控制的工作为:A、C、F、J、K;因为它们都是关键工作。
    2.(1)E工作拖后2个月,影响H、I、J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H=10,ESI=10,ESJ=10,TFE=1且影响总工期1个月。
    (2)C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不影响F、G的最早开始时间,不影响总工期。
    (3)D工作拖后1个月,影响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G=8,TFD=2,但不影响总工期。
    3. 此时总工期为19个月(如图4.2)。

    4.不予批准,理由:K工作设计变更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对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进度计划(20个月)并未造成影响,故不予批准。

  • 第8题:

    某公路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期为20个月。在工程开工之前,承包人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工作均匀速进行。

    该计划已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当工程进行到第7个月末时,进度检查绘出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E工作和F工作于第10个月末完成以后,业主决定对K工作进行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工程进行到第12个月末时,进度检查时发现:(1)H工作刚刚开始。(2)1工作仅完成了1个月的工作量。(3)J工作和G工作刚刚完成。
    【问题】3.根据第12个月末进度检查结果,在下图中绘出进度前锋线。此时总工期为多少个月?


    答案:
    解析:
    3.绘制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此时总工期为19个月。

  • 第9题:

    某公路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该施工合同采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匀速进行。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准备完毕后,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后认为,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征地拆迁工作满足工程进度需要,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但其他开工条件尚不具备,总监理工程师不予批准“工程开工报审表”。事件2:施工单位按合同进度计划,向监理机构提交了工程开工报审表,经监理机构审批后,总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5天前向施工单位发出开工通知。事件3:工程开工后第20天下班时刻,项目监理机构确认,A、B工作已完成;C工作已完成6天的工作量;D工作已完成5天的工作量;B工作未经监理人员验收的情况下,F工作已进行1天。
    【问题】2.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2.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不妥。理由:总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7天前向施工单位发出开工通知。

  • 第10题:

    某公路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期为20个月。在工程开工之前,承包人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工作均匀速进行。

    该计划已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当工程进行到第7个月末时,进度检查绘出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E工作和F工作于第10个月末完成以后,业主决定对K工作进行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工程进行到第12个月末时,进度检查时发现:(1)H工作刚刚开始。(2)1工作仅完成了1个月的工作量。(3)J工作和G工作刚刚完成。
    【问题】4.由于J、G工作完成后K工作的施工图纸未到,K工作无法在第12个月末开始施工,承包人就此向业主提出了费用索赔。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4.不予批准。理由:K工作设计变更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对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进度计划并未造成影响,故不予批准。

  • 第11题:

    某公路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该施工合同采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匀速进行。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准备完毕后,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后认为,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征地拆迁工作满足工程进度需要,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但其他开工条件尚不具备,总监理工程师不予批准“工程开工报审表”。事件2:施工单位按合同进度计划,向监理机构提交了工程开工报审表,经监理机构审批后,总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5天前向施工单位发出开工通知。事件3:工程开工后第20天下班时刻,项目监理机构确认,A、B工作已完成;C工作已完成6天的工作量;D工作已完成5天的工作量;B工作未经监理人员验收的情况下,F工作已进行1天。
    【问题】3.针对监理机构所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施工进度计划的工期和关键工作。分别计算C工作、D工作、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答案:
    解析:
    3.该施工进度计划的工期为75天,关键工作为A、D、E、H、K。C工作自由时差=9+15+24-9-12=27(天),总时差=75-9-12-9-8=37(天)。D工作为关键工作,因此自由时差为0,总时差为0。F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总时差=75-9-9-9-15-12=21(天)。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问题】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哪些基本内容2.施工单位哪些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背景:某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工期为20个月。在工程开工之前,总承包单位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各工作均匀进行(如图 5.1所示)。该计划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当工程进行到第7个月末时,进度检查绘出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4.1所示。
    E工作和F工作于第10个月末完成以后,业主决定对K工作进行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工程进行到第12个月末时,进度检查时发现:
    (1)H工作刚刚开始;
    (2)I工作仅完成了1个月的工作量:
    (3)J工作和G工作刚刚完成。

    图5.1 施工总进度计划图(单位:月)

    <1>?、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建设工期,在施工总进度计划中应重点控制哪些工作?(关键工作)
    <2>?、根据第7个月末工程施工进度检查结果,分别分析E、C、D工作的进度情况及对其紧后工作和总工期产生的影响。
    <4>?、根据第12个月末进度检查结果,在图中绘出进度前锋线。此时总工期为多少个月?

    <5>?、由于E、F工作完成后K工作的施工图纸晚到1个月,K工作无法在第12个月末开始施工,总承包单位就此向业主提出了工期索赔。造价工程师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


    答案:
    解析:
    【正确答案】 重点控制的工作为:A、C、F、J、K;因为它们都是关键工作。
    【正确答案】 (1)E工作拖后2个月,影响H、I、J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H=10,ESI=10,ESJ=10,TFE=1且影响总工期1个月。
    (2)C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不影响F、G的最早开始时间,不影响总工期。
    (3)D工作拖后1个月,影响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G=8,TFD=2,但不影响总工期。
    【正确答案】 第7个月末:
    拟完工作计划投资=A+B+C+3/4D+3/5E=40+45+27+3/4×16+3/5×25=139(万元)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A+B+C+1/2D+1/5E=40+45+27+1/2×16+1/5×25=125(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作计划投资=125-139=-14(万元)
    说明:进度拖延了14万元
    费用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125-150=-25(万元)
    说明:费用超支了25万元
    【正确答案】 此时总工期为19个月(如下图)。

    【正确答案】 不予批准,理由:K工作设计变更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对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进度计划(20个月)并未造成影响,故不予批准。

  • 第14题: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合同工期15个月,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20所示。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对A工作进行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
      事件2: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至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表2-10。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3: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快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见表2-10。

    问题: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和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事件1中,对于A工作出现的质量问题,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
      3.事件2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多少?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什么?相应增加的费用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有:A、B、D、E、G、I。非关键工作有:C、F、H。其中,C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自由时差为3个月;F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自由时差为2个月。
      2.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发现A工作出现质量问题后的处理程序如下:
      (1)发出《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
      (2)跟踪、检查施工单位返工整改情况;
      (3)签收施工单位在自检后填报的《监理通知回复单》;
      (4)重新验收A工作。
      3.事件2中:
      (1)C工作拖后3个月,由于其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均为3个月,故不影响总工期和后续工作。
      (2)E工作拖后2个月,由于其为关键工作,故其后续工作G、H和I的最早开始时间将推迟2个月,影响总工期2个月。
      (3)F工作拖后2个月,由于其自由时差为2个月,故不影响总工期和后续工作。
      4.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批准工程延期2个月,因为总工期的延长是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而造成(或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
      5.事件3中,最佳调整方案是:缩短I工作1个月,缩短E工作1个月,由此增加的费用为14+18=32(万元)。

  • 第15题: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合同工期15个月,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1所示。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对A工作进行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
    事件2: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止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表5-1。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3: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快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见表5-1。

    <1> 、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和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 、事件1中,对于A工作出现的质量问题,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
    <3> 、事件2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4> 、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多少?说明理由。
    <5> 、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什么?相应增加的费用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有:A、B、D、E、G、I。非关键工作有:C、F、H。其中,C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自由时差为3个月;F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自由时差为2个月。
    2.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发现A工作出现质量问题后的处理程序如下:
    (1)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
    (2)跟踪、检查施工单位返工整改情况;
    (3)签收施工单位在自检后填报的《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4)重新验收A工作。
    3.事件2中:
    (1)C工作拖后3个月,由于其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均为3个月,故不影响总工期和后续工作。
    (2)E工作拖后2个月,由于其为关键工作,故其后续工作G、H和I的最早开始时间将推迟2个月,影响总工期2个月。
    (3)F工作拖后2个月,由于其自由时差为2个月,故不影响总工期和后续工作。
    4.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批准工程延期2个月,因为总工期的延长是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而造成(或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
    5.事件3中,最佳调整方案是:缩短I工作1个月,缩短E工作1个月,由此增加的费用为14+18=32(万元)。

  • 第16题:

    (2017年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2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问题】
    (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2)施工单位哪些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答案:
    解析:
    (1)(P157)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2)(P157)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

  • 第17题:

    (2017年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2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问题】
    (1)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2)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答案:
    解析:
    (1)
    1)工序E:拖后1个月;工序F:拖后2个月(1分);工序D:拖后1个月。
    2)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13个月。
    (2)
    1)工序E工期索赔成立(1分),索赔1个月。
    理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1分)且工序E是关键工作(或总时差
    为0)(1分)影响工期1个月;
    2)工序F工期索赔成立(1分),索赔1个月。
    理由: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且影响工期1个月(总时差1个月,拖后2个
    月,影响工期1个月);
    3)工序D工期索赔不成立。
    理由: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施工单位的责任(1分)。

  • 第18题:

    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2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哪些内容?
    <2>、施工单位哪些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3>、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4>、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答案:
    解析:
    <1>、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4)施工进度计划;(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6)主要施工方法;(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8)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
    <2>、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3>、
    工序E延迟了1个月的时间,工序F延迟了2个月的时间,工序D延迟1个月的时间。从时标网络图中可以看出关键线路为A→B→E→H→I,由于EFD工作都有了延误,E工作在关键线路上延误了1个月时间;F延误了两个月时间,但总时差是1个月,那么F工作影响总工期1个月;D工作的紧后工作的自由时差为1个月,D工作延误1个月,对总工期没有影响,综上所述,若后续工作依旧按照原进度施工,那么则总工期延长1个月,即13个月完成。
    <4>、
    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的,且在关键线路上,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延期,所以工期索赔成立。
    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的,而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延期,所以可以索赔1个月的工期。
    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导致的。非建设方的因素导致的,承包人索赔不成立。

  • 第19题:

    某公路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期为20个月。在工程开工之前,承包人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工作均匀速进行。该计划已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当工程进行到第7个月末时,进度检查绘出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E工作和F工作于第10个月末完成以后,业主决定对K工作进行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工程进行到第12个月末时,进度检查时发现:
    (1)H工作刚刚开始。(2)1工作仅完成了1个月的工作量。(3)J工作和G工作刚刚完成。
    【问题】1.为了保证本工程按合同工期完成,在施工总进度计划中应重点控制哪些工作?


    答案:
    解析:
    1.重点控制的工作为:A、C、F、J、K。2.(1)E工作拖后2个月,影响H、I、J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且影响工期1个月。(2)C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或无进度偏差),不影响F、G的最早开始时间。(3)D工作拖后1个月,影响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但不影响总工期。3.绘制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 第20题:

    某公路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期为20个月。在工程开工之前,承包人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工作均匀速进行。

    该计划已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当工程进行到第7个月末时,进度检查绘出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E工作和F工作于第10个月末完成以后,业主决定对K工作进行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工程进行到第12个月末时,进度检查时发现:(1)H工作刚刚开始。(2)1工作仅完成了1个月的工作量。(3)J工作和G工作刚刚完成。
    【问题】2.根据第7个月末工程施工进度检查结果,分别分析E、C、D工作的进度情况及对其紧后工作和总工期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2.(1)E工作拖后2个月,影响H、I、J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且影响工期1个月。(2)C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或无进度偏差),不影响F、G的最早开始时间。(3)D工作拖后1个月,影响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但不影响总工期。

  • 第21题:

    某公路工程的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分别与某施工单位和某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工期为15个月,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1: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至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下表。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事件2: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以便加快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见下表。
    【问题】2.事件1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2.事件1中,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及理由。(1)C工作拖后时间为3个月,对工期和后续工作均无影响。理由:C工作应该在6月末完成,现在需要在9月末完成,因此,C工作拖后时间为3个月;C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不会影响工期;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个月,不会影响后续工作。(2)E工作拖后时间为2个月,使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2个月。理由:E工作应该在9月末完成,现在需要在11月末完成,因此,E工作拖后时间为2个月;由于E工作为关键工作,所以会使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2个月。(3)F工作拖后时间为2个月,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无影响。理由:F工作应该在7月末完成,现在需要在9月末完成,因此,F工作拖后时间为2个月;F工作总时差为3个月,拖后2个月不会影响总工期,自由时差为2个月,拖后2个月不影响后续工作。

  • 第22题:

    某公路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该施工合同采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匀速进行。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准备完毕后,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后认为,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征地拆迁工作满足工程进度需要,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但其他开工条件尚不具备,总监理工程师不予批准“工程开工报审表”。事件2:施工单位按合同进度计划,向监理机构提交了工程开工报审表,经监理机构审批后,总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5天前向施工单位发出开工通知。事件3:工程开工后第20天下班时刻,项目监理机构确认,A、B工作已完成;C工作已完成6天的工作量;D工作已完成5天的工作量;B工作未经监理人员验收的情况下,F工作已进行1天。
    【问题】5.针对事件3中F工作在B工作未经验收的情况下就开工的情形,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5.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为:(1)对F工作下达“工程暂停令”;(2)对B工作进行验收;(3)B工作验收合格后,指示施工单位进行F工作。

  • 第23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2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问题】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哪些内容?【问题】施工单位哪些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