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引水隧洞直径6m,采用钻爆法施工,经施工地质判别围岩为Ⅲ类,支护类型选择( )是合适的。 A.不支护 B.局部杆或喷薄层混凝土 C.喷混凝上,系统锚杆加钢筋网 D.系统锚杆加钢筋网,浇筑混凝土衬砌

题目
某引水隧洞直径6m,采用钻爆法施工,经施工地质判别围岩为Ⅲ类,支护类型选择( )是合适的。

A.不支护
B.局部杆或喷薄层混凝土
C.喷混凝上,系统锚杆加钢筋网
D.系统锚杆加钢筋网,浇筑混凝土衬砌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根据分类结果,评价围岩的稳定性,并作为确定支护类型的依据。
更多“某引水隧洞直径6m,采用钻爆法施工,经施工地质判别围岩为Ⅲ类,支护类型选择( )是合适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钻爆法开挖隧洞炮眼类型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①掏槽眼:为崩落孔爆破时创造临空面;
    ②崩落孔:承担开挖面上主要石方炸除任务;
    ③周边孔:控制开挖边线满足尺寸要求,保证保留围岩平整度及稳定性。

  • 第2题:

    背景资料:
    弯山隧道是某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6车道,宽2×14m。左线ZK44+300~ZK45+700,长度1400m,右线YK44+310~YK45+722.3,长度1412.3m,洞身围岩为Ⅲ级~Ⅳ级,施工单位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隧道立面示意图见下图。

    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进出口主要各配备1台凿岩台车钻眼,1台挖掘机配合1台侧卸式装载机装碴。6台15t自卸汽车出碴。洞口I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及超前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支护,Ⅲ级围岩采用组合锚杆、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
    支护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挖;②超前支护;③初喷;④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⑤复喷至设计厚度。超前支护在开挖前施工,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
    该隧道洞内Ⅲ、Ⅳ类围岩采用HBCφ22组合式锚杆,超前砂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Ⅳ级围岩地段锚杆孔均采用手工手持YT28风钻钻眼;Ⅲ级围岩锚杆孔均采用台车钻眼,采用高压注浆泵注浆。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施作。
    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不出现坍塌事故。隧道监测项目见下表。

    问题:
    1.该隧道内的施工排水用什么方法
    2.该隧道的监测项目表中哪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哪个项目
    3.写出正确的支护施工工序。
    4.指出初期支护中的错误做法。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该隧道的上坡施工段(右洞),施工排水采用两侧挖排水沟、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采用顺坡自然排水的方法排水;下坡施工段(左洞),施工排水采用挖集水井汇水、抽水机接力抽水、单侧挖排水沟的方法排水。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1B414034隧道防水与排水一目,此题考查施工中的排水措施。
    隧道两端洞口及辅助坑道洞(井)口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排水系统;覆盖层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地表积水应及早处理。洞内顺坡排水,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洞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水泵抽水。
    2.【参考答案】
    洞内外观察、拱项下沉量测、洞内围岩收敛量测、围岩内收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地表下沉。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1B414022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一目,此题考查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位于Ⅳ~Ⅵ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3.【参考答案】
    ②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①开挖→③初喷→⑤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④复喷至设计厚度。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1B414033隧道支护与衬砌一目,此题考查支护施工工序。
    支护施工工序: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开挖→初喷→锚杆、钢筋网、钢拱架→复喷至设计厚度。
    4.【参考答案】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潮喷或湿喷工艺施作。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1B414033隧道支护与衬砌一目,此题考查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工艺流程有干喷、潮喷、湿喷和混合喷。干喷法是将水泥、砂、石在干燥状态下拌和均匀.用压缩空气送至喷嘴并与压力水混合后进行喷射的方法。因喷射速度大,粉尘污染及回弹情况较严重,隧道内喷射混凝土施工不得采用干喷工艺。潮喷法是将骨料预加少量水,使之呈潮湿状,再加水泥拌和,送至喷嘴处并与压力水混合后进行喷射的方法。与干喷相比,上料、拌和及喷射时的粉尘少。目前,施工现场较多使用的是潮喷工艺。湿喷法是将水泥、砂、石和水在按比例拌和均匀,用湿喷机压送至啧嘴进行喷射的方法。湿喷法的粉尘和回弹量少,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容易控制,但对喷射机械要求较高,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较麻烦。软弱围岩(特别是黄土隧道以及渗水隧道)不宜使用潮喷,而改用湿喷较好。

  • 第3题:

    适用深埋于软岩的长隧洞施工的方法是( )。

    A.顶管法
    B.钻爆法
    C.盾构法
    D.明挖法

    答案:C
    解析:
    盾构施工是一种在软土或软岩中修建地下隧道的特殊施工方法。

  • 第4题:

    关于新奥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控制爆破、锚喷支护即为新奥法
    • B、施工中实施了监测就可称为新奥法
    • C、充分保护并利用围岩承载能力的施工方法
    • D、设计、施工、监测三位一体的动态的设计施工模式
    • E、采用钻爆法开挖就可称为新奥法

    正确答案:C,D

  • 第5题:

    水工隧洞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作用。通过量测围岩变形,掌握围岩变形动态,对围岩稳定作出判断,验证施工程序,选择合理的支护时机和检验支护的实际效果,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软弱围岩、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或浅埋、偏压、滑坡地段隧道,()。

    • A、应组织技术论证,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
    • B、可不组织技术论证
    • C、应组织技术论证,不需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在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时,当采用构件支撑作施工临时支护,如围岩极为松软破碎,应采用(),暴露面应用支撑封闭严密。


    正确答案:先护后挖

  • 第8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隧道工程里程桩号为K6+900~K8+100,全长为1200m。其中,K6+900~K7+280为Ⅳ级围岩,K7+280~K7+860为Ⅴ级类围岩,其余为Ⅲ级围岩。根据设计要求Ⅴ级围岩掘进时,应进行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在圆心夹角120。扇形弧长范围内按0.4m间隔分布钻眼打入),超前锚杆每根长度5m,超前支护的每一循环,要求在纵向每根搭接1m。经监理批准,施工单位对刚进入Ⅴ级围岩这一段较好岩层的钻爆掘进进尺采用2m一循环,而且初期支护的跟进能满足超前支护的要求。当施工到K7+360处时,发现Ⅴ级围岩的岩层状况较差,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研究决定调整掘进进尺为每一掘进循环不超过1.5m,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进度尽量少受影响采用最大进尺1.5m,即每一钻爆进尺为1.5m,在3个1.5m掘进循环完成后进行一次超前支护。 从施工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评价施工单位在K7+360处以后的Ⅴ级围岩施工中所采取的掘进进尺方案合理性,为什么?

    正确答案: Ⅴ级围岩较好的一般情况下取2m是可以的,而且经监理同意。但是在K7+360以后的开挖掘进,都按1.5m的循环是不正确的,3个1.5m是4.5m,就不能保证超前锚杆至少搭接1m的要求,所以为了加快进度最多采用两个1.5m再加上一个1.0m来完成一次超前锚杆的支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用钻爆法开挖隧洞时,施工方法应根据(),并进行经济比较后选定,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用全断面开挖,圆形隧洞选用分部开挖时,应尽量避免扩挖底角。
    A

    断面尺寸

    B

    围岩类别

    C

    设备性能

    D

    施工技术水平


    正确答案: C,A
    解析: 用钻爆法开挖隧洞时,施工方法应根据断面尺寸、围岩类别、设备性能、施工技术水平,并进行经济比较后选定。

  • 第10题:

    单选题
    渠道隧洞遇到地质条件差的围岩,施工中隧洞易出现大面积塌方和大量的渗水和涌水,施工极为困难,甚至出现冒顶塌方。要有效地解决了冒顶塌方问题,可采用()
    A

    双液灌浆

    B

    先双液灌浆、再进行管棚法施工

    C

    管棚法

    D

    顶管施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隧道工程里程桩号为K6+900-K8+100,全长为1200m。其中,K6+900-K7+280为Ⅲ类围岩,K7+280-K7+860为Ⅱ类围岩,其余为Ⅳ类围岩。根据设计要求Ⅱ类围岩掘进时,应进行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在圆心夹角120º扇形弧长范围内按0.4m间隔分部钻眼打入),超前锚杆每根长度5m,超前支护的每一循环,要求在纵向每根搭接1m。 经监理批准,施工单位对刚进入Ⅱ类围岩这一段较好岩层的钻爆掘进进尺采用2m一循环,而且初期支护的跟进能满足超前支护的要求。当施工到K7+360处时,发现Ⅱ类围岩的岩层状况较差,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研究调整掘进进尺为每一掘进循环不超过1.5m,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进度尽量少受影响采用最大进尺1.5m,即每一钻爆进尺为1.5m,在3个1.5m掘进循环完成后进行一次超前支护。 从施工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评价施工单位在K7+360处以后的Ⅱ类围岩施工中采取的掘进进尺方案合理性,为什么?

    正确答案: Ⅱ类围岩较好的一般情况下取2m是可以的,而且经监理同意。但在K7+360以后的开挖掘进,都按1.5m的循环是不正确的,三个1.5m是4.5m,就不能保证超前锚杆至少搭接1m的要求,所以为了加快进度最多采用两个1.5m再加上一个1.0m来完成一次超前锚杆的支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在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时,当采用构件支撑作施工临时支护,如围岩极为松软破碎,应采用(),暴露面应用支撑封闭严密。

    正确答案: 先护后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隧道工程里程桩号为K6+900~K8+100,全长为1200m。其中,K6+900~K7+
    280为Ⅳ级围岩,K7+280~K7+860为Ⅴ级类围岩,其余为Ⅲ级围岩。根据设计要求Ⅴ级围岩掘进时,应进行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在圆心夹角120°扇形弧长范围内按0.4m间隔分布钻眼打入),超前锚杆每根长度5m,超前支护的每一循环,要求在纵向每根搭接1m。
    经监理批准,施工单位对刚进入Ⅴ级围岩这一段较好岩层的钻爆掘进进尺采用2m一循环,而且初期支护的跟进能满足超前支护的要求。当施工到K7+360处时,发现Ⅴ级围岩的岩层状况较差,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研究决定调整掘进进尺为每一掘进循环不超过1.5m,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进度尽量少受影响采用最大进尺1.5m,即每一钻爆进尺为1.5m,在3个1.5m掘进循环完成后进行一次超前支护。
    问题:
    从施工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评价施工单位在K7+360处以后的Ⅴ级围岩施工中所采取的掘进进尺方案合理性,为什么


    答案:
    解析:
    V级围岩较好的一般情况下取2m是可以的,而且经监理同意。但是在K7+360以后的开挖掘进,都按1.5m的循环是不正确的,3个1.5m是4.5m,就不能保证超前锚杆至少搭接1m的要求,所以为了加快进度最多采用两个1.5m再加上一个1.0m来完成一次超前锚杆的支护。

  • 第14题:

    隧洞施工时,地下工程明作业需要穿越公路时应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

    A.钻爆法
    B.TBM法
    C.盾构法
    D.盖挖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隧道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①钻爆法:一般短洞、地下大洞室、不是圆形的隧洞、地质条件变化大的地方常用;②TBM 法:随掘进,随安设预制钢筋混凝土片的衬圈;③盾构法:是一种在软土或软岩中修建隧道的特殊施工方法;④盖挖法:适用于松散的地质条件、隧道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上、地下工程明作业时需要穿越公路、建筑等障碍物的情况。

  • 第15题:

    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采用()或()。


    正确答案:全断面法;分部开挖法

  • 第16题:

    对不同类别的围岩,应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施工支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Ⅵ、Ⅴ类围岩支护时,宜采用局部喷射混凝土或局部锚入锚杆支护;为防止岩爆和局部落石,可局部加栓钢筋网
    • B、Ⅳ、Ⅲ类围岩可采用锚杆、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或锚喷联合支护,Ⅳ类围岩必要时可加设钢架
    • C、Ⅰ、Ⅱ类围岩宜采用锚喷挂网的联合支护形式,并可结合辅助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支护
    • D、当地质条件差、围岩不稳定时,可采用构件支护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等具体情况选择的几种施工方法:()。


    正确答案:全断面开挖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包括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

  • 第18题:

    隧道施工中,以()为中心布置施工场地。

    • A、钻爆
    • B、支护
    • C、洞口
    • D、项目部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作为施工方法,人们习惯上将采用钻爆开挖加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称为“传统的矿山法”;而将采用钻爆开挖加喷锚支护的施工方法称之为()。
    A

    盾构法

    B

    新奥法

    C

    浅埋暗挖法

    D

    掘进机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新奥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控制爆破、锚喷支护即为新奥法

    B

    施工中实施了监测就可称为新奥法

    C

    充分保护并利用围岩承载能力的施工方法

    D

    设计、施工、监测三位一体的动态的设计施工模式

    E

    采用钻爆法开挖就可称为新奥法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水工隧洞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作用。通过量测围岩变形,掌握围岩变形动态,对围岩稳定作出判断,验证施工程序,选择合理的支护时机和检验支护的实际效果,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少扰动、早锚喷、勤量测、紧封闭。少扰动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因此要求能用机械开采的就不用钻爆法开挖;采用钻爆法开挖时,要严格地进行控制爆破;尽量采用()断面开挖;根据围岩类别、开挖方法、支护条件选择合理的循环掘进进尺;自稳性差的围岩,掘进进尺应()一些;支护要尽量紧跟开挖面,缩短围岩应力松弛时间。

    正确答案: 大,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等具体情况选择的几种施工方法:()。

    正确答案: 全断面开挖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包括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