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员均马上开始疏散。根据研究,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RSET)一般简化为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问题:请分析说明这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及其含义。

题目

火灾发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员均马上开始疏散。根据研究,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RSET)一般简化为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问题:请分析说明这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及其含义。


相似考题
更多“火灾发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员均马上开始疏散。根据研究,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RSET)一般简化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市音乐厅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530m2,主体建筑高度为23.10m,台塔建筑高度为29.20m。该工程分为音乐厅主体和室外看台2部分。音乐厅主体为乙等剧场,中型规模,耐火极限一级,地上5层,地上主要使用性质为观众厅(通高1层)、大堂、舞台及相关附属设施、观景平台,地下主要使用性质为舞台机械、升降乐池用房及设备用房。室外看台下为办公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为1481m2)和汽车库(建筑面积为1695m2)。
    音乐厅四周的疏散广场可形成环形消防车道,且其北、东北、南及东南部分均可作为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音乐厅按水平、竖向主要分为6个防火分区。第1~3防火分区为竖向分区,其余为水平分区。音乐厅主体部分的观众厅的前厅、休息厅为第3防火分区,也是本项目研究的对象,其建筑面积为4383.64m2。音乐厅剖面图如图3—4所示。
    由于建筑设计风格的特殊性能要求,音乐厅核心区内人员需要通过相邻防火分区(首层前厅、休息厅)才能疏散到室外安全区域,设计上难以做到各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直通室外。除上述疏散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借用疏散、疏散距离过长的问题,通过隔离前厅、休息厅中的商业火灾荷载,限制前厅、休息厅内部的火灾荷载,设置有效的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排烟等消防措施,将前厅、休息厅设置为“临时安全区”,以解决借用前厅、休息厅疏散以及疏散距离过长等问题。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安全疏散的设计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2.火灾发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员均马上开始疏散。根据研究,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RSET一般包括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为了能方便、统一地描述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消防安全工程大致将必需疏散时间简化为哪三段
    3.影响人员行走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叫疏散通道的有效宽度 剧场座椅与墙壁间的通道的边界层宽度为多少厘米 5.根据分析,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失效,机械排烟系统均有效时,当音乐厅发生火灾,建筑内的人员不能够在危险来临之前通过疏散楼梯或相邻防火分区疏散到安全区域,而音乐厅的消防安全既是相对的,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总体性能的反映。为此,请对本工程的消防安全设计及业主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建议。


    答案:
    解析:
    1.安全疏散的设计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如下: 1)设计目标:建筑内应具有足够的安全疏散设施以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2)功能目标:安全疏散设施应确保发生火灾时,建筑内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安全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
    3)性能要求:
    ①应有足够的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每个房间均应有与该房间使用人数相适应的疏散出口。
    ②安全出口宽度应与建筑内使用人数相适应,并考虑不同用途建筑中疏散人流的宽度和疏散速度,避免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在安全出口发生拥挤、堵塞。
    ③建筑内的疏散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均应与其所在场所相适应。
    ④安全疏散距离应与建筑内的人员行动能力相适应,确保人员疏散所用时间满足安全疏散所允许的限度。
    ⑤疏散设施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要求,不会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受到火灾烟气或辐射热的危害。
    【知识点】《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第346页。
    2.火灾发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员均马上开始疏散。根据研究,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RSET一般包括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建筑内人员必需疏散时间的基本公式:tRSET=tdet+twarn+(tpre+ttrav)
    式中tRsET——必须疏散时间;
    tdet——探测时间;
    twarn——报警时间;
    tpre——预动作时间;
    ttrav——运动时间。
    【知识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538页。
    3.人员自身的条件、人员密度和建筑的情况均对人员行走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知识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542页。
    4.1)对于大多数通道来说,通道宽度是指通道的两侧墙壁之问的宽度。但是大量的火灾演练试验表明,人群的流动依赖于通道的有效宽度而不是实际宽度,也就是说在人群和侧墙之间存在一个“边界层”。在工程计算中,应从实际通道宽度中减去边界层的厚度,再用得到的有效宽度进行计算。
    2)剧场座椅与墙壁间的通道的边界层宽度为0 cm。
    【知识点】《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第362页。
    5.对本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如下:
    1)加强火灾危险源管理,音乐厅内严禁吸烟,并注意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
    2)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禁止在疏散通道上堆放可燃物等杂物。疏散出口在疏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日常的消防管理,从而确保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3)建立完善的疏散诱导系统,在各层疏散出口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保证疏散路线上的应急照明有足够的照度。
    4)应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加强维护、保养,以保证火灾时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对建筑内的使用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和疏散演习,使他们能在火灾情况下迅速、准确地找到出口,并协助其他人员安全撤离。
    【知识点】《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教材第174~175页。

  • 第2题:

    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计算可用疏散时间和必需疏散时间,从而判定人员在建筑物内的疏散过程是否安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疏散开始时间的是( )。

    A.探测时间
    B.运动时间
    C.报警时间
    D.识别时间

    答案:B
    解析:
    根据《技术实务》(2019 版)教材 P632 可知,疏散开始时间包括探测时间、 报警时间、预动作时间。其中预动作时间包括识别时间和反应时间。本题的答案为 B 选项。

  • 第3题:

    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标准可用可用疏散时间和必需疏散时间表示,下面有关可用疏散时间和必需疏散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需疏散时间包含可用疏散时间
    B.可用疏散时间大于必需疏散时间
    C.可用疏散时间等于必需疏散时间
    D.从起火到疏散结束是可用疏散时间

    答案:B
    解析:
    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标准为:可用疏散时间(ASET)必须大于必需疏散时间(RSET)。P630-645

  • 第4题:

    下列关于人员安全疏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疏散开始时间可分为探测时间、报警时间和人员的疏散预动时间
    B.探测时间包括识别时间和反应时间
    C.可用疏散时间必须大于必需疏散时间
    D.疏散时间包括疏散开始时间和疏散行动时间

    答案:B
    解析:
    人员的疏散预动时间包括识别时间和反应时间。

  • 第5题:

    人员疏散分析是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计算可用疏散时间和必需疏散时间,从而判断人员在建筑物内的疏散过程是否安全。其中,必需疏散时间由以下哪些时间构成()

    A.探测时间
    B.报警时间
    C.预动作时间
    D.运动时间
    E.安全裕量

    答案:A,B,C,D
    解析:
    可用疏散时间=必需疏散时间+安全裕量;
    必需疏散时间=疏散开始时间+运动时间;
    疏散开始时间=探测时间+报警时间+预动作时间;预动作时间=识别时间+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