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32m,内走廊为“一”字形,设置两座防烟楼梯间,楼前室内入口的中心线间距为15m。走廊两端的袋型走道长度为3m,走廊两侧房的×均为6m。该办公楼每层设置的室内消火栓竖管数量不应少于( )。A.1B.2C.3D.4

题目

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32m,内走廊为“一”字形,设置两座防烟楼梯间,楼前室内入口的中心线间距为15m。走廊两端的袋型走道长度为3m,走廊两侧房的×均为6m。该办公楼每层设置的室内消火栓竖管数量不应少于( )。

A.1

B.2

C.3

D.4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A
更多“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32m,内走廊为“一”字形,设置两座防烟楼梯间,楼前室内入口的中心线间距为1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 32m,内走廊为“一”字形,设置两座防烟楼梯间,其前室内入口的中心线间距为 15m。走廊两端的袋型走道长度为 3m,走廊两侧房间进深均为 6m。该办公楼每层设置的室内消火栓竖管数量不应少于(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注意本题问的是消火栓竖管,并不是消火栓。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8.1.2 下列消防给水应采用环状给水管网:
    ①向两栋或两座及以上建筑供水时;
    ②向两种及以上水灭火系统供水时;
    ③采用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
    ④向两个及以上报警阀控制的自动水灭火系统供水时;本条规定是为了保证消防给水的可靠性。
    8.1.5 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大于 20L/s,且室内消火栓不超过 10 个时,除本规范第 8.1.2 条情况外,可布置成枝状

  • 第2题:

    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32m,内走廊为“一”字形,设置两座防烟楼梯间,其前室入口的中心线间距为15m,走廊两端的袋形走道长度为3m,走廊两侧房间进深均为6m,该办公楼每层设置的室内消防栓竖管数量不应少于()支。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下列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是( )。


    A.—类高层建筑
    B.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C.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D.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超过33m的住宅建筑
    E.建筑地下3层,室内地面与出入口高差为9.6m

    答案:A,B,C,E
    解析:
    防烟楼梯间指在楼梯间入口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气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由于防烟楼梯间设有两道防火门和防烟设施,安全性高。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其疏散楼梯均应设置为防烟楼梯间。当建筑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疏散楼梯也应设施为防烟楼梯间。

  • 第4题:

    (2015真题)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32m,内走廊为“一”字形,设置两座防烟楼梯间,其前室入口的中心线间距为15m,走廊两端的袋形走道长度为3m,走廊两侧房间进深均为6m。该办公楼每层设置的室内消火栓竖管数量不应少于()。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表3.5.2规定,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见表1.3-9。

    {图}

    由表1.3-9可知,该办公楼每层设置的消火栓竖管数量不应少于2个,同时使用的消防水枪不少于4支,每个消火栓配置2支消防水枪。对于本题,配置2个消火栓后,按照最不利考虑;任一一个消火栓到房间最远点行走距离为27m,可满足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5题:

    下列关于防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综合办公楼,建筑高度为60m,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B.某底部为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为60m,防烟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C.某丙类厂房,建筑高度为60m,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D.某公寓,建筑高度为60m,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3.1.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ACD建筑高度均为60m,防烟楼梯间内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ACD选项错误;根据3.1.3—2,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B选项正确。P37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