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以下确定居住区合理规模的数据中,哪项不准确?(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居住区规模通常以居住用地规模作为主要标志
    B.居住区的组成要素有住宅、道路和绿地三项
    C.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其他用地两大类
    D.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通常称居住区,其规模有用地规模、建筑规模、人口规模。B项,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C项,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D项,城市居住区根据居住户数或人数,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 第2题:

    下列居住区的合理规模值的论述中何者是正确的?( )Ⅰ.合理的服务半径为800~1000mⅡ.干道合理的间距一般在600~1000m之间Ⅲ.街道办事处管辖人口一般为1万~3万人Ⅳ.合理规模人口3万人,用地规模30~80h㎡

    A.Ⅰ、Ⅲ
    B.Ⅱ、Ⅳ
    C.Ⅰ、Ⅱ
    D.Ⅲ、Ⅳ

    答案:C
    解析:
    ①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距离最大为800~1000m;②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为600~1000m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h㎡;③大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人口一般在3万~5万人。

  • 第3题:

    当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确定为二级结构时,下列哪条较为合理:( )

    A.居住区、小区
    B.小区、组团
    C.居住区、组团
    D.小区、住宅楼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关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求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A.居住区配套公建的设置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
    B.居住区配套公建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交付
    C.可根据区位条件,适当调整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和面积
    D.配套公建应按照市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配置

    答案:D
    解析: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布局规划。

  • 第5题:

    建设合理居住区规模需要考虑功能、工程技术经济性和的便利性等方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居住区的合理人口规模为1万-5万人
    • B、居住区的合理用地规模为50-100公顷左右
    • C、居住行政管理体制是影响居住区规模的因素之一
    • D、居住区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700-1000m之间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一般以下列哪项为标准?

    • A、人口和户数
    • B、建筑规模
    • C、占地规模
    • D、投资规模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项目合理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包括()。


    正确答案:气候季节因素

  • 第8题:

    使居住区建设在技术上达到经济合理性的数据,在具体()工作中作为依据和控制的标准即为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问题。

    • A、规划
    • B、管理
    • C、调研
    • D、区域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

    • A、居住区的区位
    • B、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
    • C、居住区人口规模
    • D、上一层次规划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填空题
    项目合理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正确答案: 市场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分步法的步骤包括()。
    A

    准确的市场调研

    B

    确定起始生产规模

    C

    确定最大生产规模

    D

    确定合理生产规模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一般以下列哪项为标准?
    A

    人口和户数

    B

    建筑规模

    C

    占地规模

    D

    投资规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1.0.3条及表1.0.3。

  • 第13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居住区规模通常以居住用地规模作为主要标志
    B、居住区的组成要素有住宅、道路和绿地三项
    C、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其他用地两大类
    D、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通常称居住区,其规模有用地规模、建筑规模、人口规模。B项,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C项,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D项,城市居住区根据居住户数或人数,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 第14题:

    以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中,哪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

    A.托儿所8班≥1600㎡
    B.幼儿园8班≥2400㎡
    C.小学24班≥6000㎡
    D.中学30班≥14000㎡

    答案:C
    解析:
    《居住区规范》附表A.0.3,小学24班≥8000㎡。

  • 第15题:

    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一般以下列哪项为标准?( )

    A.人口和户数
    B.建筑规模
    C.占地规模
    D.投资规模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城市居住区的合理规模是多少人?


    正确答案:一般为5万人左右。

  • 第17题:

    以下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确定因素中,哪一条不符合规定?

    • A、所处地理纬度
    • B、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
    • C、所处气候特征
    • D、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II类地区)提示: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5.0.2.1条及表5.0.2-1。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项目合理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正确答案:市场因素

  • 第19题:

    以下哪项应用程序控制能够为库存数据完整、准确地输入提供合理保证?()

    • A、顺序检查。
    • B、批量总额。
    • C、限额检查。
    • D、检验数位。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确定建设规模分步法的步骤是()。

    • A、确定起始生产规模→确定最大生产规模→确定合理生产规模
    • B、确定最小生产规模→确定合理生产规模→确定最大生产规模
    • C、确定合理生产规模→确定最小生产规模→确定最大生产规模
    • D、确定起始生产规模→确定合理生产规模→确定最大生产规模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
    A

    居住区的区位

    B

    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

    C

    居住区人口规模

    D

    上一层次规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应用程序控制能够为库存数据完整、准确地输入提供合理保证?()
    A

    顺序检查。

    B

    批量总额。

    C

    限额检查。

    D

    检验数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确定因素中,哪一条不符合规定?
    A

    所处地理纬度

    B

    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

    C

    所处气候特征

    D

    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II类地区)提示: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5.0.2.1条及表5.0.2-1。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