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主楼为框剪结构,高60m,裙房为框架结构,高21m,主楼与群房间设防震缝,缝宽至少为下列何值?(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试问,该防震缝的宽度δ(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A.110 B.140 C.150 D.180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第6.1.4条第1款,应按21m高的A栋框架结构确定防震缝的宽度,故有:
    δ=100+20 ×(21-15)/3 = 140(mm),故选B。

  • 第2题:

    在8度抗震区有一高21m的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裙房,与高12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之间,设防震缝一道。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应为(  )mm。

    A. 70
    B. 77
    C. 140
    D. 539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4条第1款第3项规定,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理论上应为缝两侧结构在地震时的最大水平位移之和。因此,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为:

  • 第3题: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电影院,大门与两侧附属门之间( )。

    A.应设防震缝
    B.不设防震缝
    C.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设防震缝
    D.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不设防震缝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防震缝的设置要求。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电影院,大门与两侧附属门之间,不设防震缝。

  • 第4题:

    某大底盘单塔楼高层建筑,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6-48所示;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为Ⅱ类。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某大底盘单塔楼高层建筑,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6-48所示;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为Ⅱ类。

    假定该房屋为乙类建筑,其中框架结构用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应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1条及3.9.3条规定,该房屋为A级高度的乙类建筑,则抗震设防烈度应提高1度,为8度;根据表3.9.3可知,主楼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应为一级;根据3.9.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即为一级。

  • 第6题:

    抗震设防烈度相同时,同一高度的下列各类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如需设防震缝,缝宽最大的是:( )

    A.框架结构
    B.抗震墙结构
    C.框架-抗震墙结构
    D.框架-核心筒结构

    答案:A
    解析:
    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最小。

  • 第7题:

    某15层框筒结构主楼,外围有2层裙房,地基土为均匀厚层的中等压缩性土。以下哪个选项的措施不利于减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 A、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房
    • B、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施工后浇带
    • C、减少裙房基底面积
    • D、加大裙房基础埋深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两幢相邻建筑,按8度设防,一幢为框架-筒体结构,高50米,另一幢为框架结构,高30米,若设沉降缝,缝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保证地下室墙之间有100mm宽的缝即可
    • B、170mm;
    • C、303mm
    • D、175mm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A、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 B、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 C、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 D、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其主楼结构高度为35m。裙楼结构高度为1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007年真题]设计时需要在主、裙楼间设置防震缝。试问,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A

    90

    B

    110

    C

    120

    D

    140


    正确答案: B
    解析: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4条,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故此处应按18m高的裙楼框架结构确定缝宽,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100+20×(18-15)/3=120mm。
    2.根据《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表11.1.3,主楼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按表11.4.16及其注1,主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二级框架柱轴压比限值[μ]=0.85,A=N/(μf)=7000×103/(0.85×23.1)=356506;经比较,取b×h=600×600=360000>356506。

  • 第11题:

    单选题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8度抗震区有一高21m的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裙房,与高12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之间,设防震缝一道。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应为(  )mm。
    A

    70

    B

    77

    C

    140

    D

    539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1.4条第1款第3项规定,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理论上应为缝两侧结构在地震时的最大水平位移之和。因此,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为:
    δ=100+(21-15)×20/3=140mm。

  • 第13题:

    在8度抗震区有一高21m的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裙房,与高12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楼之间,设防震缝一道。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02、J186-2002),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应为( )mm。

    A. 70
    B. 77
    C. 110
    D. 539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02、J186-2002)第4.3.10条,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按侧向刚度较小的结构类型确定;当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以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理论上应为缝两侧结构在地震时的最大水平位移之和。因此,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为:

  • 第14题: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影剧院建筑,大厅与两侧附属房间之间( )。

    A.应设防震缝
    B.不设防震缝
    C.当为砌体结构时,应设防震缝
    D.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不设防震缝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大底盘单塔楼高层建筑,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6-48所示;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为Ⅱ类。

    假定裙房的面积、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则该房屋主楼的高宽比取值应为(  )。

    A.1.4
    B.2.2
    C.3.4
    D.3.7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3.1条、表3.3.1-1注1及条文说明第3.3.2条规定,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水箱、机房;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则该房屋主楼的高宽比为58/26=2.23。

  • 第16题:

    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造一座4层商场,商场总建筑面积为16000m2,房屋高度为21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的最大跨度12m,不设缝。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均采用HRB400钢筋。试问,此框架角柱构造要求的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为下列何值?

    (A)0.8 (B)0.85 (C)0.9 (D)0.95


    答案:B
    解析:
    (B)

    解答: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第6.0.5条的条文说明,本商场未达到大型商场的标准,因此划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最大跨度12m,不属于大跨度框架。

    根据《抗规》表6.1.2,抗震等级为三级。根据《抗规》表6.3.7-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角柱的最小总配筋率为0.85%。

    因此选(B)。

  • 第17题:

    当高层剪力墙结构与多层裙房框架结构间要求设置防震缝时。下列关于防震缝要求的描述何项不正确?( )

    A.防震缝宽度应按剪力墙结构类型确定
    B.防震缝宽度应按框架结构高度确定
    C.防震缝最小宽度不宜小于70mm
    D.地下室和基础可不设置防震缝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4条第1款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①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②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③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第18题:

    在8度抗震区有一高21m的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裙房,与高12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之间,设防震缝一道。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应为()mm。

    • A、70
    • B、77
    • C、140
    • D、539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其主楼结构高度为35m。裙楼结构高度为1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007年真题]设计时需要在主、裙楼间设置防震缝。试问,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 A、90
    • B、110
    • C、120
    • D、140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某15层框筒结构主楼,外围有2层裙房,地基土为均匀厚层的中等压缩性土。()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 A、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房
    • B、主楼和裙房之间设置施工后浇带
    • C、减少裙房基底面积
    • D、加大裙房基础埋深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下列关于防震缝,表述错误的是()。

    • A、防震缝是防止由地震的影响而设置的变形缝
    • B、地震烈度6度以下地区的建筑必须设防
    • C、地震烈度9度以上的地区,一般避免进行工程建设
    • D、防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高度为24m的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为:()
    A

    70mm

    B

    130mm

    C

    90mm

    D

    110mm


    正确答案: B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时,抗震设防烈度分别为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宜加宽20mm。

  • 第23题:

    单选题
    两幢相邻建筑,按8度设防,一幢为框架—筒体结构,50m高,另一幢为框架结构,30m高。若设沉降缝,需设多大缝宽。()
    A

    保证地下室墙之间有100mm宽的缝即可

    B

    170mm

    C

    303mm

    D

    大于170m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