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的条件,错误的是:( )A.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入口 B.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邻接城市道路 C.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 D.基地所邻接的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

题目
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的条件,错误的是:( )

A.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入口
B.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邻接城市道路
C.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
D.基地所邻接的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

相似考题
更多“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的条件,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中型电影院建筑的基地应符合的条件,错误的是( )。

    A.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不应小于12m
    B.一面临街时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不应小于3.5m
    C.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应按每座0.2㎡计
    D.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答案:A
    解析: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4.1.6条规定,大型、特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第2.0.1条2款规定,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第3款规定,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第2.0.2条2款规定,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

  • 第2题:

    关于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布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连接城市道路
    B.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10
    C.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
    D.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答案:B
    解析: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2.1.6条规定: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保持下列原则: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连接城市道路。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绿化不应影响集散用地的使用。

  • 第3题:

    烟花爆竹运输中途确需短暂停靠的应远离村镇和人员密集场所及重要单位和高层建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性质重要、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伤亡大的公共建筑物,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以下关于场地出入口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车流量较多的基地,距公园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
    • B、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基地至少有1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通道出口
    • C、车流量较多的基地,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
    • D、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学校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 E、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其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4

    正确答案:B,E

  • 第6题: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布局以下不符合规定是:()

    • A、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 B、建筑间距应满足建筑用房天然采光的要求,不考虑视线干扰。
    • C、建筑布局应使建筑基地内的人流、车流与物流合理分流,防止干扰,并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员集散。
    • D、建筑与各种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卫生防护的标准。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建筑劳务基地企业使用的劳务作业人员中使用本地劳务基地的人员应达到总数的()以上。

    • A、60%
    • B、70%
    • C、80%
    • D、90%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社区服刑人员家庭符合申请宅基地、承包农村土地条件的,解除社区矫正以后按照规定办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判断题
    设有调压装置的公共建筑顶层的房间应靠建筑外墙,贴邻或楼下应无人员密集房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哪些建筑物属于人员密集的建筑。

    正确答案: 关于人员密集建筑物,请见:(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之P244最后一段内容如下:“本条规定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主要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证券交易厅、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等”。(2)《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第
    4.5.4条及第4.5.7条的条文说明:4.5.4宿舍属于居住建筑,但又有公共建筑人员密集、人流交通量大和使用集中的特点;4.5.7由于宿舍人员密集,其安全出口以及门的设置,应按照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求进行设计;(3)新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的相关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是指如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建筑劳务基地企业使用的劳务作业人员中使用本地劳务基地的人员应达到总数的()以上。
    A

    60%

    B

    70%

    C

    80%

    D

    9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社区服刑人员家庭符合申请宅基地、承包农村土地条件的,解除社区矫正以后按照规定办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人员密集的建筑基地,下列哪一项是与规范要求不符?( )

    A.基地应至少两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
    B.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C.基地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D.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答案:A
    解析:
    《民建通则》第4.1.6条2款规定: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第3款规定,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基地道路连接的)出口。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

  • 第14题:

    城市规划对建筑基地有严格的要求,下列哪项要求错误?( )

    A.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经当地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人道路红线建造
    B.当建筑前后各自已留有空地或通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线两边的建筑可毗邻建造
    C.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1/4
    D.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答案:C
    解析: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第4.2.4条属于公益上有需要而不影响交通及消防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公共电话亭、公共交通候车亭、治安岗等公共设施及临时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第4.1.4条相邻基地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按建筑防火等要求留出空地和道路。当建筑前后各自已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防火规范有关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两边的建筑可毗邻建造。第4.1.6条大型、特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②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基地道路连接的)出口。

  • 第15题:

    设有调压装置的公共建筑顶层的房间应靠建筑外墙,贴邻或楼下应无人员密集房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申请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应符合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申请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产地生态环境达到相应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
    (2)集中连片、具有一定的规模且有明确的界址;
    (3)有相应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
    (4)有相应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5)基地内农产品质量达到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
    (6)基地内农产品有注册商标;
    (7)有完善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 第17题: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大型、特大型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以下符合规定的是()

    • A、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减少人员疏散时对城市正常交通的影响;
    • B、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4;
    • C、基地应至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 D、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可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设备房间需要与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应符合以下条件()

    • A、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内
    • B、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内
    • C、应采用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
    • D、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哪些建筑物属于人员密集的建筑。


    正确答案: 关于人员密集建筑物,请见:(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之P244最后一段内容如下:“本条规定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主要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证券交易厅、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等”。(2)《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第
    4.5.4条及第4.5.7条的条文说明:4.5.4宿舍属于居住建筑,但又有公共建筑人员密集、人流交通量大和使用集中的特点;4.5.7由于宿舍人员密集,其安全出口以及门的设置,应按照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求进行设计;(3)新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的相关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是指如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 第20题: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布局以下不符合规定是:()

    • A、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 B、建筑间距应满足建筑用房天然采光的要求,不考虑视线干扰。
    • C、建筑布局应使建筑基地内的人流、车流与物流合理分流,防止干扰,并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员集散。
    • D、建筑与各种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卫生防护的标准。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高层建筑内设置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除应满足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对建筑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平方米。
    (2)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3)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档案馆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要求。
    A

    档案馆建筑宜独立建造。当确需与其他工程合建时,应自成体系并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

    B

    总平面布臵宜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进行一次规划、建设,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C

    基地内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或公路连接,并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D

    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和绿化用地等室外用地应统筹安排

    E

    基地内建筑及道路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大型、特大型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以下符合规定的是()
    A

    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减少人员疏散时对城市正常交通的影响;

    B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4;

    C

    基地应至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D

    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可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