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A、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箱涵顶进时不得欠挖 C、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作出有效防护 D、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题目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

A、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箱涵顶进时不得欠挖
C、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作出有效防护
D、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2 年真题)关于箱涵顶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
    B.当顶力达到0.9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
    C.箱涵顶进必须避开雨期
    D.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

    答案:D
    解析:
    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故A 选项错误。当顶力达到0.8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故B 选项错误。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水及防雨排水工作,故C 选项错误。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故D 选项正确。

  • 第2题:

    箱涵顶进施工中,完成浇筑后背梁工作底板工序后,紧接着应进行( )工序。

    A.预制箱涵
    B.安装顶进设备
    C.顶进
    D.挖运土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下列箱涵顶进的部分工艺流程中,正确的是()

    A、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吃土顶进→箱体就位
    B、工作坑开挖→工程降水→既有线加固→箱涵顶进→吃土顶进→箱体就位
    C、工程降水→既有线加固→工作坑开挖→箱涵试顶→吃土顶进→箱体就位
    D、既有线加固→工作坑开挖→工程降水→箱体就位→箱涵试顶→吃土顶进

    答案:A
    解析:
    (一)工艺流程
    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体就位→拆除加固设施→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工作坑恢复。

  • 第4题:

    箱涵顶进前应检查()。

    • A、测量器械
    • B、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
    • C、后背是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 D、顶进设备
    • E、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关于箱涵顶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 
    • B、当顶力达到0.9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 
    • C、箱涵顶进必须避开雨期 
    • D、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多选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施工现场(工作坑、顶进作业区)及路基附近不得积水浸泡

    B

    按规定设立施工现场围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隔离施工现场和社会活动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非施工人员人内

    C

    尽量在列车运行间隙或避开交通高峰期开挖和顶进;列车通过时,顶进应连续平稳

    D

    箱涵顶进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在顶铁、顶柱布置区内停留

    E

    箱涵顶进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作状态下检查和调整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

    箱涵顶进时不得欠挖

    C

    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作出有效防护

    D

    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

    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正确答案: D,C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水位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行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正确答案: 根据背景资料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1分),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封闭状态布置(1分),距坡线1~2m(1分)。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1分)进行,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1分)排水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箱涵顶进前应检查()。
    A

    测量器械

    B

    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

    C

    后背是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D

    顶进设备

    E

    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做法,错误的是()。
    A

    由上向下开挖 

    B

    不超前挖土 

    C

    逆坡挖土 

    D

    严禁扰动基底土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也是选出错误项。箱涵顶进时,开挖面是暴露的,所以,开挖面稳定是一个大问题。这样,能够保证开挖面稳定的做法都是正确的。选项中“A.由上向下开挖;B.不超前挖土;D.严禁扰动基底土壤”都能够保证开挖面稳定,而“C.逆坡挖土”扰动坡脚非常容易造成开挖面失稳,最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C。
    考点:管涵和箱涵施工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 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 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 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 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 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 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 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正确答案: 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暴露管线和加强施工监测的保护法。
    解析: 本小题是道简答题,涉及的考点: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 第12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顶进时不得欠挖
    C.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做出有效防护
    D.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答案:B,C
    解析:
    箱涵两侧应欠挖到50mm,钢刃脚切土顶进,所以B 选项不得欠挖的说法错误。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所以C 选项说法错误。

  • 第13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由上向下开挖
    B、不超前挖土
    C、逆坡挖土
    D、严禁扰动基地土壤

    答案:C
    解析:
    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内进行。在开挖面应设专人监护。应按照测刃脚坡度及规定的进尺由上往下开挖,侧刃脚进土应在0.1m以上。开挖面的坡度不得大于1:0.75,并严禁逆坡挖土,不得超前挖土。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根据土质确定,宜为0.5m;当土质较差时,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

  • 第14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施工现场(工作坑、顶进作业区)及路基附近不得积水浸泡
    • B、按规定设立施工现场围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隔离施工现场和社会活动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非施工人员人内
    • C、尽量在列车运行间隙或避开交通高峰期开挖和顶进;列车通过时,顶进应连续平稳
    • D、箱涵顶进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在顶铁、顶柱布置区内停留
    • E、箱涵顶进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作状态下检查和调整

    正确答案:A,B,D,E

  • 第15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由上向下开挖
    • B、不超前挖土
    • C、逆坡挖土
    • D、严禁扰动基底土壤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箱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进→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体就位→拆除加固设施→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工作坑恢复。(掉水坑后滑润香倍佳试吃监味拆拆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正确答案: 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有:
    (1)线路加固方案不满足安全要求;
    (2)加固方案中没限制列车速度;
    (3)列车通过时,箱涵继续顶进。
    解析: 本小题是道分析简答题,涉及的考点: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要求。回答本小题应从背景资料中找答案。本小题的指向明确:从线路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过程中找原因。不要超出范围不着边际地找原因,同时要避免与下道题的答案重叠。

  • 第18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开挖坍塌的原因可能有:
    (1)开挖面坡度大于1:0.75,放坡过陡;
    (2)采用铲车逆坡挖土;
    (3)钢刃脚进土小于100mm,超前挖土;
    (4)雨水减小了开挖面稳定性;
    (5)列车行驶增加了坡顶荷载。
    解析: 本小题是道分析简答题,涉及的考点:箱涵顸进施工技术要求。
    本小题的指向明确: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到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按《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CJJ74―19996.9.3.1规定:“挖土应在列车运行的间隙时间内进行,每米工作面上宜布置1~2人;按照侧刃脚坡度及规定的进尺应由上往下开挖,侧刃脚进土应在0.1m以上。开挖面的坡度不得大于1:0.75,并严禁逆坡挖土,不得超前挖土,应设专人监护。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根据土质确定,宜为0.5m;当土质较差时,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项防止路基塌方”。将规范规定与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相比较,得出了上述答案。

  • 第19题:

    多选题
    箱涵顶进前应检查(   ),并进行预顶进试验。
    A

    测量器械

    B

    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

    C

    后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D

    顶进设备

    E

    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正确答案: E,A
    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箱涵顶进施工适用于带水作业,可在汛期施工

    B

    实施前应按施工方案要求完成后对施工和线路加固

    C

    在铁路路基下吃土顶进,不宜对箱涵做较大的轴线、高程调整动作

    D

    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同时进行

    E

    顶进过程中应重点监测底板、顶板、中边墙、中继间牛腿和顶板前、后悬臂板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箱涵顶进施工流程中,顶进设备安装的紧后工艺流程是()
    A

    既有线加固

    B

    箱涵试顶

    C

    吃土顶进

    D

    监控量测


    正确答案: C
    解析: 箱涵顶进施工的工艺流程: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体就位→拆除加固设施→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工作坑恢复。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前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正确答案: 根据背景资料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型布置,在箱涵顸进方向留出缺口,降水井应距坡线1~2m;为保证降水深度达到(5+0.6+0.5+滑板厚度)6.5m以上,宜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或者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基坑的方法,第一级过渡平台设在离地面2m的地方,将轻型井点布置在第一级过渡平台上。
    在顶进作业前应做的降排水工作:基坑周边筑挡水围堰,基坑底部边缘设排水沟、集水井,准备好抽水设备,随时排除地表水。
    解析: 本小题是道分析简答题,涉及的考点是基坑降排水技术要求。要答好本小题,既要熟悉工程降水方法,又要对背景资料给出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出简明扼要的答案。背景资料给出的信息: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为三节;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计算出第一节预制箱涵的平面尺寸是22m×11.22m;该尺寸加上立模的空间尺寸、排水沟的尺寸和人的工作位置的尺寸以后,基坑底的平面形状即是一个矩形。另外,经过计算可以得出,箱涵预制工作坑的硕面标高是地面以下5.6m(因为箱涵高5m,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再加上滑板厚度(含碎石垫层),工作坑的开挖深度至少要6m,所以降水深度要达到6.5m以上。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规定,本基坑降水应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又因为是矩形基坑,且靠近铁路站场线的基坑边要穿越箱涵,不能打设轻型井点,所以井点要布置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