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在连续梁合拢段浇筑完毕后,在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应该先进行()张拉和压浆施工。
第3题:
关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模板拆除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4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孔道压浆宜在预应力筋终张拉完成后()内进行。
第5题:
预应力箱梁应在()达到要求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终张拉。
第6题:
关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粱模板拆除的说法,正确的有( )。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砼达到设计强度
砼弹模达到设计
张拉
张拉和压浆
第11题:
梁体混凝土强度
梁体混凝土弹性模量
梁体混凝土龄期
梁体混凝土收缩徐变
梁体刚度和稳定性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预应力筋张拉工艺,除设计有特别规定外,宜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带模预张拉时内模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
第15题:
后张法预应力筋预张拉或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后张法预应力筋终张拉或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等级、龄期和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第16题:
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梁施工时,预应力筋的张拉应按设计要求的张拉孔号顺序,由()张拉(两端张拉千斤顶升、降压速度应接近相等)。箱形梁、π形梁为()对称张拉。
第17题: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作业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进行。
第18题:
梁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梁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后拆除
混凝土强度达到侧模拆除条件即可拆除侧模
梁底模应在预应jJ张拉前拆除
梁底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后拆除
第19题:
梁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梁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后拆除
混凝土强度达到侧模拆除条件即可拆除侧模
梁底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梁底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后拆除
第20题:
预张拉
张拉准备
张拉设计
第21题:
第22题:
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
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
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
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安装内摸→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孔道压浆、封端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