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穿营运线的涵洞顶进施工,须在列车( )期间进行。”相关问题
  • 第1题:

    涵洞可分为明涵和暗涵,暗涵是指涵洞( )。

    A、洞体为箱形
    B、洞顶填土厚0.5~1.0m之间
    C、洞顶填土深度小于1m
    D、洞顶填土大于或等于0.5m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涵洞工程。暗涵是指洞顶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或等于0.5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

  • 第2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顶进时不得欠挖
    C.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做出有效防护
    D.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答案:B,C
    解析:
    箱涵两侧应欠挖到50mm,钢刃脚切土顶进,所以B 选项不得欠挖的说法错误。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所以C 选项说法错误。

  • 第3题:

    箱涵顶进挖运土方应在()时间进行。

    A、列车正常运行
    B、列车减速运行
    C、列车低速运行
    D、列车运行间隙

    答案:D
    解析:
    在列车运行间隙或避开交通高峰期开挖和顶进;列车通过时,严禁挖土作业,人员应撤离开挖面。

  • 第4题:

    箱涵顶进挖土施工,应在()时间进行。

    A.列车低速运行时
    B.列车运行间隙
    C.列车运行时
    D.列车减速运行时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321
    (3)在列车运行间隙或避开交通高峰期开挖和顶进;列车通过时,严禁挖土作业,人员应撤离开挖面。

  • 第5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施工现场(工作坑、顶进作业区)及路基附近不得积水浸泡
    • B、按规定设立施工现场围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隔离施工现场和社会活动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非施工人员人内
    • C、尽量在列车运行间隙或避开交通高峰期开挖和顶进;列车通过时,顶进应连续平稳
    • D、箱涵顶进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在顶铁、顶柱布置区内停留
    • E、箱涵顶进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作状态下检查和调整

    正确答案:A,B,D,E

  • 第6题:

    单选题
    下列()项施工不属于邻近营业线施工
    A

    修建上跨营业线铁路桥梁

    B

    修建下穿营业线公路顶进涵

    C

    在铁路线桥梁外侧800-1000米内,从事爆破作业

    D

    在高速铁路线路路堤坡脚外侧300米处抽取地下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施工现场(工作坑、顶进作业区)及路基附近不得积水浸泡

    B

    按规定设立施工现场围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隔离施工现场和社会活动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非施工人员人内

    C

    尽量在列车运行间隙或避开交通高峰期开挖和顶进;列车通过时,顶进应连续平稳

    D

    箱涵顶进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在顶铁、顶柱布置区内停留

    E

    箱涵顶进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作状态下检查和调整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

    箱涵顶进时不得欠挖

    C

    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作出有效防护

    D

    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

    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正确答案: D,C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水位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行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正确答案: 根据背景资料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1分),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封闭状态布置(1分),距坡线1~2m(1分)。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1分)进行,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1分)排水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铁路营业线桥涵顶进按结构分主要有( )两种类型。
    A

    浅埋涵洞顶进和深埋涵洞顶进

    B

    深基础涵洞顶进和浅基础涵洞顶进

    C

    框架式桥涵顶进和圆形涵洞顶进

    D

    过水涵洞顶进和过人涵洞顶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项目部应制定月、旬(周)施工进度实施性计划,逐级落实施工进度计划,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组实施;应监督进度计划的实施,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采取调度措施;实施进度计划中出现偏差时应及时调整。
    解析: 本小题是道简答题,涉及的考点:施工进度调控措施。背景资料中提供的进度失控的信息是“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只提供了进度严重拖后的原因是工作坑施工缓慢,没有看见工作坑施工缓慢的原因,及加快其进度的调控措施,因此,只能背诵考试用书内容作答。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经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行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作。  4)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6)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涵洞可分为明涵和暗涵,暗涵是指涵洞( )。

    A.洞体为箱形
    B.洞顶填土厚0.5~1.0m 之间
    C.洞顶填土深度小于1m
    D.洞顶填土大于或等于0.5m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涵洞工程。暗涵是指洞顶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或等于 0.5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

  • 第14题:

    1.背景:某市主干道下穿铁路站场线采用顶进箱涵施工,箱涵设计:单节箱涵四孔道,总宽32m,高5m,总长度38.5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箱涵前端设斜面钢刃角。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4m,基坑采用放坡明挖和轻型井点降水,并设置了防雨排水设施,计划6 月10 日雨期开始前实现顶进就位。项目部编制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铁路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箱涵结构的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开工后,由于降水措施不利,工作坑开挖进度缓慢,进度计划滞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完成顶进后背的制作时,顶进施工进入雨期。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条件每次开挖进尺0.5m,并在列车运营时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第一条线路时,夜间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时,开挖面土方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2.问题及解答:见精选案例9 分析表中内容: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箱涵顶进施工中,完成浇筑后背梁工作底板工序后,紧接着应进行( )工序。

    A.预制箱涵
    B.安装顶进设备
    C.顶进
    D.挖运土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箱涵涵背回填必须在涵节安装完成、涵身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以上,并且涵身防水层施工完毕经检查合格后进行。


    正确答案:80

  • 第17题:

    箱涵顶进挖土应在()时间进行。

    • A、列车运行时
    • B、列车减速运行时
    • C、列车低速运行时
    • D、列车运行间隙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某涵洞顶上面直接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按洞顶填土情况划分,该涵洞为()。
    A

    明涵

    B

    暗涵

    C

    无压涵

    D

    压力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按洞顶填土情况涵洞可分为洞顶不填土的明涵和洞顶填土厚度大于50cm的暗涵两类。按水力性能涵洞分为无压涵、半压力涵和压力涵。选项CD错误。涵洞顶上面直接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洞顶不填土,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明涵”。

  • 第19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正确答案: 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有:
    (1)线路加固方案不满足安全要求;
    (2)加固方案中没限制列车速度;
    (3)列车通过时,箱涵继续顶进。
    解析: 本小题是道分析简答题,涉及的考点: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要求。回答本小题应从背景资料中找答案。本小题的指向明确:从线路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过程中找原因。不要超出范围不着边际地找原因,同时要避免与下道题的答案重叠。

  • 第20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开挖坍塌的原因可能有:
    (1)开挖面坡度大于1:0.75,放坡过陡;
    (2)采用铲车逆坡挖土;
    (3)钢刃脚进土小于100mm,超前挖土;
    (4)雨水减小了开挖面稳定性;
    (5)列车行驶增加了坡顶荷载。
    解析: 本小题是道分析简答题,涉及的考点:箱涵顸进施工技术要求。
    本小题的指向明确: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到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按《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CJJ74―19996.9.3.1规定:“挖土应在列车运行的间隙时间内进行,每米工作面上宜布置1~2人;按照侧刃脚坡度及规定的进尺应由上往下开挖,侧刃脚进土应在0.1m以上。开挖面的坡度不得大于1:0.75,并严禁逆坡挖土,不得超前挖土,应设专人监护。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根据土质确定,宜为0.5m;当土质较差时,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项防止路基塌方”。将规范规定与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相比较,得出了上述答案。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箱涵顶进施工适用于带水作业,可在汛期施工

    B

    实施前应按施工方案要求完成后对施工和线路加固

    C

    在铁路路基下吃土顶进,不宜对箱涵做较大的轴线、高程调整动作

    D

    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同时进行

    E

    顶进过程中应重点监测底板、顶板、中边墙、中继间牛腿和顶板前、后悬臂板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 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 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 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 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 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 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 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正确答案: 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暴露管线和加强施工监测的保护法。
    解析: 本小题是道简答题,涉及的考点: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前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正确答案: 根据背景资料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型布置,在箱涵顸进方向留出缺口,降水井应距坡线1~2m;为保证降水深度达到(5+0.6+0.5+滑板厚度)6.5m以上,宜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或者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基坑的方法,第一级过渡平台设在离地面2m的地方,将轻型井点布置在第一级过渡平台上。
    在顶进作业前应做的降排水工作:基坑周边筑挡水围堰,基坑底部边缘设排水沟、集水井,准备好抽水设备,随时排除地表水。
    解析: 本小题是道分析简答题,涉及的考点是基坑降排水技术要求。要答好本小题,既要熟悉工程降水方法,又要对背景资料给出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出简明扼要的答案。背景资料给出的信息: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为三节;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计算出第一节预制箱涵的平面尺寸是22m×11.22m;该尺寸加上立模的空间尺寸、排水沟的尺寸和人的工作位置的尺寸以后,基坑底的平面形状即是一个矩形。另外,经过计算可以得出,箱涵预制工作坑的硕面标高是地面以下5.6m(因为箱涵高5m,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再加上滑板厚度(含碎石垫层),工作坑的开挖深度至少要6m,所以降水深度要达到6.5m以上。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规定,本基坑降水应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又因为是矩形基坑,且靠近铁路站场线的基坑边要穿越箱涵,不能打设轻型井点,所以井点要布置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