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民用建筑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宜布置在()。”相关问题
  • 第1题: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要求均匀布置,观测点之间距离一般为( )。

    A.5~10
    B.10~15
    C.10~20
    D.15~20

    答案:C
    解析: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要求均匀布置,观测点之间距离一般为10~20

  • 第2题:

    沉降观测点宜选在()位置布置。

    • A、建筑四角
    • B、每根柱基上
    • C、高低层建筑交接处
    • D、沉降缝两侧
    • E、沿外墙每10-20m处

    正确答案:A,C,D,E

  • 第3题:

    建筑场地沉降沉降观测应提交的图表有()。

    • A、场地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 B、场地沉降观测成果表
    • C、相邻地基沉降的距离-沉降曲线图
    • D、场地地面等沉降曲线图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轴向抗压静荷载试验的沉降观测平面宜设在桩顶下0.2-1.0m,同时在桩顶钢垫块上设置沉降观测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沉降观测点布置的原则有()。

    • A、布置在变形不明显的部位
    • B、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
    • C、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
    • D、观测点的埋设应符合《施工测量规程》的要求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高耸构筑物沉降观测点应布置在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个构筑物应不少于()个观测点。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建筑物沉降观测如何布置基准点以及观测点?


    正确答案: 基准点的布置(1)基岩(2)深埋基准点(3)混凝土桩观测点的布置
    (1)建筑物四角墙柱基
    (2)拐角、净高是特殊处,新旧建筑物接处、沉降缝两侧;
    (3)基础类型不同或埋深改变处,地基土层变化处;
    (4)受邻近建筑影响处;
    (5)烟囱、高炉、塔顶;

  • 第8题:

    问答题
    建筑物沉降观测如何布置基准点以及观测点?

    正确答案: 基准点的布置(1)基岩(2)深埋基准点(3)混凝土桩观测点的布置
    (1)建筑物四角墙柱基
    (2)拐角、净高是特殊处,新旧建筑物接处、沉降缝两侧;
    (3)基础类型不同或埋深改变处,地基土层变化处;
    (4)受邻近建筑影响处;
    (5)烟囱、高炉、塔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轴向抗压静荷载试验的沉降观测平面宜设在桩顶下0.2-1.0m,同时在桩顶钢垫块上设置沉降观测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民用建筑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宜布置在(   )。
    A

    建筑四角

    B

    核心筒四角

    C

    大转角处

    D

    基础梁上

    E

    高低层交接处


    正确答案: E,A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沉降观测点宜选在()位置布置。
    A

    建筑四角

    B

    每根柱基上

    C

    高低层建筑交接处

    D

    沉降缝两侧

    E

    沿外墙每10-20m处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正确答案: 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载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确定。高层建筑物应沿其周围隔15~30米设置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以及变形缝两侧。独立的构筑物,如烟囱、水塔等,应对称设置观测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砌体结构纵墙等距离布置了8个沉降观测点,测点布置、砌体纵墙可能出现裂缝的形态等如题图所示。



    各点的沉降量见下表:



    试问,根据沉降量的分布规律,砌体结构纵墙最可能出现的裂缝形态,为下列何项(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答案:C
    解析:
    砌体结构,在地基不均匀变形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裂缝。裂缝的方向与地基的变形是有规律的。
    A项,当地基基础沉降中部大,两端小时,砌体结构一般会出现正八字缝。
    B项,当地基基础沉降中部小,两端大时,砌体结构一般会出现倒八字缝。
    C项,当地基基础沉降右端大,左端小,砌体结构一般会出现向右上方向发展的裂缝。
    D项,当地基基础沉降左端大,右端小,砌体结构一般会出现向左上方向发展的裂缝。根据砌体结构沉降的实测值,地基基础沉降右端沉降大,左端小,故C项正确。

  • 第14题:

    在进行民用建筑物沉降观测时,通常在它的()布设观测点。

    • A、主要设备基础处
    • B、四角点
    • C、承重墙上
    • D、中点
    • E、转角处

    正确答案:B,D,E

  • 第15题: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正确答案: 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载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确定。高层建筑物应沿其周围隔15~30米设置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以及变形缝两侧。独立的构筑物,如烟囱、水塔等,应对称设置观测点。

  • 第16题:

    JGJ8-2007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的沉降测量.位移测量和特殊变形测量。

    • A、地基
    • B、基础
    • C、上部结构
    • D、场地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论述建筑沉降观测点宜设置的位置。


    正确答案: (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对于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

  • 第18题: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布置时,框架结构应在()上设置沉降观测点。

    • A、柱基
    • B、桩基
    • C、横梁
    • D、底层地板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路基变形沉降观测点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间距为()

    • A、≤50m
    • B、≤80m
    • C、≤100m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论述建筑沉降观测点宜设置的位置。

    正确答案: (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对于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路基变形沉降观测点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间距为()
    A

    ≤50m

    B

    ≤80m

    C

    ≤100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应在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布设线路之外的地面上()。
    A

    布置;

    B

    集中设置;

    C

    分散布设;

    D

    均匀布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游泳池的灯具布置,按下列哪种方式为宜?()
    A

    在池顶上部均匀布置

    B

    在池顶上一侧布置

    C

    在池顶上双侧布置

    D

    在池顶上部及池顶上侧面布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