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

题目

(一)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统计组数 锚固力/kN 锚固力/kN

分组 ≤69.9 70~73.9 74~77.9 78~81.9 82~85.9 86~90.9 ≥9l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分组排序 l 2 3 4 5 6 7 西大巷 l 4 3 4 2 4 2 68 104 83 6 东大巷 0 0 3 6 8 2 1 74 90 82 2

第31题:根据直观检查结果,指出西大巷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验收要求的具体内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基本项目的托板安装不合格(1分),允许偏差项目的表面平整度超出界限(50mm)要求(1分)。巷道有严重变形,且非地压因素造成(1分)。光爆不好,巷道表面严重凹凸不平(1分)。
更多“(一)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 ”相关问题
  • 第1题:

    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施工总承包某新建铁路某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时速160km/h,为有砟轨道的客货共线。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隧道工程,不包括轨道、铺架、“四电”和站房工程。隧道为单线隧道。岐山1号隧道为Ⅲ级围岩,岐山2号隧道为Ⅳ级围岩。主要结构物位置及隧道中心里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的施工工区并给出施工范围。
    2.根据背景资料,合理配备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的施工队伍。
    3.根据背景资料,分别给出岐山1号、2号隧道的掘进方案。
    4.岐山2号隧道施工需要投入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岐山1号隧道施工流程。


    答案:
    解析:
    1. 应划分为三个工区;
    一工区施工范围为:DK04-000~DK19+400;
    二工区施工范围为:DK19+400~DK40+050;
    三工区施工范围为:DK40+050~DK59+800。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任务分解相关知识的应用。施工任务的分解原则是: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工区安排的施工范围要便于管理,工区的多少要与整体工程相协调,工区的大小应有利于资源配置和劳动组织,各区段的工程任务量要尽量均衡,使整体施工进度均衡。针对本工程项目,由于中间有两座隧道,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应以隧道中心为分界进行工区划分。
    2.
    该工区应配备的施工队伍为:1个隧道队;1个桥涵队;2个路基队。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如何合理配置施工队伍资源。根据背景资料可知,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座688m的特大桥,两段路基和岐山1号隧道进口工程。688m的特大桥最多配置1个队伍,隧道只有一个口,只能配置一个队伍,路基有两段按精干高效的原则最多配置两个队伍。
    3.
    岐山1号隧道采用全断面掘进施工方案;
    岐山2号隧道采用台阶法掘进施工方案。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开挖方法的选用。隧道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应选用不同的开挖工法,对于单线隧道Ⅱ、Ⅲ级围岩地段可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Ⅳ级围岩地段可采用台阶法施工。岐山1号隧道为Ⅲ级围岩可以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岐山2号隧道为Ⅳ级围岩,可采用台阶法施工。
    4.
    主要机械设备应有:风钻、空压机、通风机、装载机、汽车(或有轨矿车)、混凝土喷射机、衬砌台车、混凝土拌合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工程机械设备的选用和配置。隧道工程机械设备可划分为开挖机械设备、锚喷支护机械设备和衬砌机械设备。开挖机械主要有:风钻、空压机、通风机、装载机、汽车(或有轨矿车);锚喷机械主要有:混凝土喷射机;衬砌机械主要有:衬砌台车、混凝土拌合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
    5.
    施工流程为:钻眼—装药放炮—通风—出碴—支护—衬砌。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隧道施工工序及施工顺序的掌握。隧道施工是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作业。由多种作业构成,开挖、支护、出砟运输、通风胶打赌尘、防水及排水、供电、供风、供水等作业缺一不可。总的来说按照开挖、支护两条主线施工。
    开挖为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碴的作业循环。
    支护为打锚杆—立钢拱架—喷射混凝土—衬砌作业循环。

  • 第2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矿井采区巷道的施工任务,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为15个月,施工单位根据该矿井采区巷道的关系,编制了采区巷道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安排了4个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各施工队伍的施工内容分别为:甲队(A、C、J)、乙队(B、G、K)、丙队(D、H)、丁队(E)。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编制的原网络进度计划计算工期是15个月。为确保工期施工中应重点控制A、C、J工程(或①→②、②→⑤、⑤→⑦)。2.监理单位建议只安排3个施工队伍,将丁队的施工任务交由丙队去完成,故丙队施工任务是D、E、H。施工顺序为D→E→H。
    3.针对乙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突出水事故,如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已明确,则施工单位不能索赔费用和工期。如在建设单位提供了地质资料中没有明确,则可索赔。可索赔内容包括工期和费用。
    原因是突出水事故不是施工单位的原因,所以给施工单位造成费用的增加和工期的损失是可以索赔的。
    4.乙队在12月末完成G工作,施工进度拖延2个月,乙队独立完成K工作(4个月),需工期16个月,比要求工期增加1个月。因甲队可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且K工作可对头掘进。甲队用1个月时问施工K工程。这样乙队用3个月完成K工程。总工期15个月不变。可满足建设单位的施工工期要求。

  • 第3题:

    背景资料来源:神州考试网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东、西两大巷锚杆锚固力试验结果的直方图。

    答案:
    解析:
    (本小题2分)(分组序号可对应写成锚固力分组)

  • 第4题:

    背景资料来源:神州考试网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根据直方图或工序能力指标,比较两施工队施工能力的差异,说明西大巷施工队锚杆施工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至少两项)。

    答案:
    解析:
    (本小题6分)西大巷锚固力施工的工序能力指数低于东大巷(或答西大巷的标准差、极差大于东大巷),因此东大巷工序能力强于西大巷(2分)。 工序能力低说明该队施工操作技术水平不稳定(2分),操作水平差异大(2分),操作不规范(2分)(上述三项最多计两项,共4分)。

  • 第5题:

    下列巷道为一个水平或一个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并按煤层走向布置的是:()。

    • A、运输大巷
    • B、主要石门
    • C、平硐
    • D、采区石门
    • E、回风大巷

    正确答案:A,E

  • 第6题:

    背景资料:某工程合同商谈中 业主提出,工程的结算以施工图预算 为 基础,单项工程变更量在 5% 以内时不 作调整,当超过 5% 时对超过部分按实 结 算。 施工单位在合同评审和洽谈过 程中同意了业主的要求,按此意见签订 了正式 合同。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 不断发出小量的变更,使施工单位花费 大量的人 力、财力,当施工单位要求监 理、业主单位办理签证时,监理、业主 单位总是以 合同该条款规定为由,拒绝 签字。施工单位只能自己留下记录。 请 根据背景资料完成以下题目对于合同条款中可能产生歧义的内容应该通过评审,在商谈过程中争取取得一致意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在保修期内供水管线破裂,业主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多次催促未果,业主指定一施工队完成,由此发生的费用应由()承担。

    • A、业主
    • B、施工单位
    • C、施工队
    • D、业主与施工单位共同承担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填空题
    有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要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施工队或班组进行()的安全技术交底

    正确答案: 交叉作业施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正确答案: 解析:由于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条件较差,围岩不稳定,作为施工单位,对支护方式的修改应征得业主的同意。施工中,放炮通风后不进行安全检测,没有进行“敲帮问顶”,直接进行钻眼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通过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围岩很不稳定,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冒顶事故。
    解析: 解析:由于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条件较差,围岩不稳定,作为施工单位,对支护方式的修改应征得业主的同意。施工中,放炮通风后不进行安全检测,没有进行“敲帮问顶”,直接进行钻眼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通过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围岩很不稳定,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冒顶事故。

  • 第10题:

    问答题
    根据背景资料,土建施工单位施工有无过失?可向建设单位提出哪些索赔要求?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根据直方图或工序能力指标。比较两施工队施工能力的差异,说明西大巷施工队锚杆施工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至少两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问题:1、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2、该石门巷道的施工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背景资料来源:神州考试网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计算两队锚固力施工的工序能力指标。

    答案:
    解析:
    (本小题2分) ,西大巷Cp=1,东大巷Cp=33(2分)

  • 第14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采区巷道的施工任务,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为15个月,施工单位根据该矿井采区巷道的关系,编制了采区巷道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安排了4个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各施工队伍的施工内容分别为:甲队A、C、J,乙队:B、G、K,丙队D、H,丁队:E。




    图1采区巷道施工网络进度计划
    监理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进度计划时发现其施工队伍安排不合理,建议只安排3个施工队伍,将J队的施工任务交由丙队去完成,施工单位通过研究,采纳了监理的意见。
    在施工进行到12个月末检查发现,甲队施工进度超前,C工程已完成,且J工程已施工1个月,乙队因遇含水地层施工进度拖延,G工程完成,K工程尚未开始,丙队施工进度正常。
    问题
    1、施工单位编制的原网络进度计划计算工期是多少为确保工期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哪些工程
    2、针对监理单位的建议,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丙队的施工任务安排
    3、针对G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突出水事故,说明施工单位可获得索赔的具体内容及理由。
    4、乙队施工进度发生拖延后,如果施工进度不变,考虑K工程可安排对头掘进,则应当如何安排方能确保建设单位的施工工期要求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编制的原网络进度计划计算工期是15天。为确保工期施工中应重点控制A、C、J工程或答成①--②、②--⑤、⑤--⑦。
    2、监理单位建议只安排3个施工队伍,将J队的施工任务交由丙队去完成,故丙队施工任务是D、E、H。施工顺序为D—E—H。
    3、针对G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突出水事故,如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已明确,则施工单位不能索赔费用和工期。如在建设单位提供了地质资料中没有明确,则可索赔。可索赔内容包括工期和费用。
    原因是此突出水事故不是施工单位原因,所以给施工单位造成费用增加和工期损失是可以索赔的。
    4、乙队在12月末完成G工作,施工进度拖延2个月,乙队独立完成K工作(4个月),需工期16个月,比要求工期增加1个月。因甲队可提前一个月完成任 务,且K工作可对头掘进。甲队用1个月时间施工K工程。这样乙队用3个月完成K工程。总工期15个月不变。可满足建设单位的施工工期要求。

  • 第15题:

    背景资料来源:神州考试网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根据直观检查结果,指出西大巷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验收要求的具体内容。

    答案:
    解析:
    (本小题4分)
    基本项目的托板安装不合格(1分),允许偏差项目的表面平整度超出界限(50mm)要求(1分)。巷道有严重变形,且非地压因素造成(1分)。光爆不好,巷道表面严重凹凸不平(1分)。

  • 第16题:

    背景资料来源:神州考试网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根据前面讨论,指出西大巷施工质量的问题(不少于三项)及其对巷道严重变形的影响。

    答案:
    解析:
    (本小题6分)①光爆不好(1分),造成爆破使围岩过大破坏(1分);②锚杆的锚固力不稳定(1分),表示锚杆支护能力不稳定(1分);③托板安装不合格(1分),锚杆不能发挥其支护能力(1分);④喷层脱离(1分),失去其封闭和支撑作用(1分)。(上述4项,最多计3项。笼统说明锚杆施工质量不好,则作一项考虑)

  • 第17题:

    有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要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施工队或班组进行()的安全技术交底


    正确答案:交叉作业施工

  • 第18题:

    某施工单位将自己的业务发包给不具备经营资质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队不注意施工安全防范导致在建工程基坑坍塌,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依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此次事故伤亡赔偿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施工队承担赔偿责任
    • B、由施工单位项目部承担赔偿责任
    • C、由施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 D、由施工单位与施工队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在保修期内供水管线破裂,业主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多次催促未果,业主指定一施工队完成,由此发生的费用应由()承担。
    A

    业主

    B

    施工单位

    C

    施工队

    D

    业主与施工单位共同承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掘进中利用凿岩机接长钎杆进行探水;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伴有小股突水,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部分巷道淹没,造成损失,影响工程进度。问题(1)该施工单位在掘进、支护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3)防治水存在哪些不妥?正确做法应该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该石门巷道的施工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放炮后首先应进行“敲帮问顶”;检查危石,同时实施临时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应采用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保证工作面的临时支护强度;如果工作面涌水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注浆封水、超前导水或引水等方法;对已架设的支架要进行稳定性处理,防止倾覆。
    解析: 解析: 放炮后首先应进行“敲帮问顶”;检查危石,同时实施临时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应采用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保证工作面的临时支护强度;如果工作面涌水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注浆封水、超前导水或引水等方法;对已架设的支架要进行稳定性处理,防止倾覆。

  • 第22题:

    问答题
    根据直观检查结果,指出西大巷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要求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巷道为一个水平或一个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并按煤层走向布置的是:()。
    A

    运输大巷

    B

    主要石门

    C

    平硐

    D

    采区石门

    E

    回风大巷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