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材料中钢筋的目标消耗量1OOt,单价4000元,损耗率5%。实际消耗量11Ot,单价4200元,损耗率3%。运用因素分析法,则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 )。A.23100元B.42000元C.55860元D.65100元

题目

某工程材料中钢筋的目标消耗量1OOt,单价4000元,损耗率5%。实际消耗量11Ot,单价4200元,损耗率3%。运用因素分析法,则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 )。

A.23100元

B.42000元

C.55860元

D.65100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1OO×4000×1.05为目标数;

消耗量为第一替代因素,以110替代100,则:110×4000×1.05=462000

单价为第二替代因素,以4200替代4000,则:110×4200×1.05=485100

所以,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485100-462000=23100

更多“某工程材料中钢筋的目标消耗量1OOt,单价4000元,损耗率5%。实际消耗量11Ot,单价4200元,损耗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元(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是:产量、单价、损耗率),则由于损耗率降低减少的成本是( )元。

    A.4920
    B.12600
    C.84000
    D.91280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20页
    题型一致,可对照原文进行学习。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以目标数420000元(=500×800×1.05)为分析替代的基础。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00替代500:600×800×1.05=504000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820替代80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600×820×1.05=516600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4替代1.05,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600×820×1.04=511680元。计算差额: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504000-420000=84000元;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516600-504000=12600元;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511680-516600=-4920元。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8400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2600元,而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920元。因此,正确选项是A。

  • 第2题:

    某项目计划使用钢筋的目标消耗量为200t,单价4000元,损耗率5%。若实际消耗量为220t,损耗率4%,运用因素分析法计算得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为23100元,则实际单价为()元。

    A.4100
    B.4139
    C.4400
    D.4510

    答案:A
    解析:
    2020/2019教材P104
    (二)因素分析法(1 ) 确定分析对象,计算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2 ) 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3 )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4 )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已确定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5 )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6 ) 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本题:以目标数840000元(=200×4000×1.05)为分析替代的基础,消耗量、单价、损耗率分别为第一、第二及第三替代因素。第一次替代消耗量因素,以220替代200,得:220×4000×l.05=92400。第二次替代后的值-第一次替代后的值=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947100-924000-23100,而第二次替代后的值947100=220x实际单价X1.05,所以实际单价=947100/220/1.05=4100(元)

  • 第3题:

    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中材料费的基本要素是(  )。


    A. 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

    B. 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和检验试验费用

    C. 材料消耗量和定额单价

    D. 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和材料保管费

    答案:A
    解析:
    根据《计价与控制》第一章第三节,应选A项。 计算材料费的基本要素是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

  • 第4题:

    某工程材料中钢筋的目标消耗量1OOt,单价4000元,损耗率5%。实际消耗量11Ot,单价4200元,损耗率3%。运用因素分析法,则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

    • A、23100元
    • B、42000元
    • C、55860元
    • D、65100元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现行部颁概算定额中,混凝土材料的干缩、运输、浇筑和超填等损耗的消耗量包括在()中。

    • A、混凝土拌制直接费单价
    • B、混凝土水平运输直接费单价
    • C、混凝土材料定额中的“混凝土”消耗量
    • D、混凝土垂直运输直接费单价
    • E、混凝土材料预算价格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材料消耗定额中,实体消耗性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是指()。

    • A、材料的消耗量+损耗量
    • B、材料的净用量+消耗量
    • C、材料的消耗量+损耗率
    • D、材料的净用量+损耗量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加工及安装损耗费是在()中反映。

    • A、材料的单价
    • B、材料的消耗量
    • C、人工单价
    • D、机械单价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判断题
    材料消耗量可用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表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材料消耗定额中,实体消耗性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是指()。
    A

    材料的消耗量+损耗量

    B

    材料的净用量+消耗量

    C

    材料的消耗量+损耗率

    D

    材料的净用量+损耗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综合单价2008》中的材料消耗量均包含规定的材料施工损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的()是错误的。
    A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B

    材料净用量=材料消耗量+材料损耗量

    C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

    D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元(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产量、单价、损耗率),则由于产量提高增加的成本是()元。
    A

    4920

    B

    12600

    C

    84000

    D

    916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商品混凝土的目标产量为500立方米,单价为660元,损耗率为5%,实际产量为520立方米,单价为680元,损耗率为3%。受影响的程度依次为产量、单价及损耗率,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元。

    A.3848
    B.6864
    C.7072
    D.17784

    答案:C
    解析:
    2020/2019教材P105
    差值目标数为基础 500×660×1.05= 346500
    第一次变化产量 520×660×1.05= 360360
    346500-360360 =-13860
    第二次变化单价 520×680×1.05= 371280
    360360-371280= -10920
    第三次变化损耗率 520×680×1.03= 364208
    371280-364208 =7072

  • 第14题:

    某项目运用因素分析法对所用钢筋的成本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包括钢筋损耗率、钢筋消耗量及钢筋单价,则进行分析替代的顺序是()。

    A.损耗率一消耗量一单价
    B.消耗量一损耗率一单价
    C.单价一消耗量一损耗率
    D.消耗量一单价一损耗率

    答案:D
    解析:
    2020/2019教材P105
    (二)因素分析法(2 ) 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本题中,钢筋损耗率是相对值,钢筋消耗量是消耗的实物量,钢筋单价是价值量。

  • 第15题:

    某项目运用因素分析法对所用钢筋的成本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包括钢筋损耗率、钢筋消耗量及钢筋单价,则进行分析替代的顺序是( )。

    A、损耗率一消耗量一单价
    B、消耗量一损耗率一单价
    C、单价一消耗量一损耗率
    D、消耗量一单价一损耗率

    答案:D
    解析:
    2018版教材P106

    (二)因素分析法(2 ) 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本题中,钢筋损耗率是相对值,钢筋消耗量是消耗的实物量,钢筋单价是价值量。

  • 第16题:

    材料消耗量可用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某工程材料中钢筋的目标的消耗量100吨,单价4000元,损耗率5%。实际消耗量110吨,单价4200元,损耗率3%。运用因素分析法,则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

    • A、23100元
    • B、42000元
    • C、55860元
    • D、65100元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下列说法中的()是错误的。

    • A、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 B、材料净用量=材料消耗量+材料损耗量
    • C、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
    • D、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率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采用预算定额计价时,材料的加工及安装损耗费是在()中反映。

    • A、材料的单价
    • B、材料的消耗量
    • C、人工单价
    • D、机械单价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工程材料中钢筋的目标消耗量1OOt,单价4000元,损耗率5%。实际消耗量11Ot,单价4200元,损耗率3%。运用因素分析法,则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
    A

    23100元

    B

    42000元

    C

    55860元

    D

    65100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工程材料中钢筋的目标的消耗量100吨,单价4000元,损耗率5%。实际消耗量110吨,单价4200元,损耗率3%。运用因素分析法,则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
    A

    23100元

    B

    42000元

    C

    55860元

    D

    65100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加工及安装损耗费是在()中反映。
    A

    材料的单价

    B

    材料的消耗量

    C

    人工单价

    D

    机械单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按建标[2013]44号文的规定,下列()是正确的。
    A

    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

    B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C

    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

    D

    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原价)

    E

    仪器仪表使用费=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摊销费+维修费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