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题目

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相似考题
更多“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用3m直尺检测的合格率为96%,该段高速公路混凝土面层平整度合格。( )


    答案:错
    解析: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采用平整度仪,不用3m直尺测定。

  • 第2题:

    某道路工程属城市次干路,路长4 100 m,宽15 m,位于城市五环路以内,设计结构为:28 cm厚10%石灰土处理土基,13%石灰土底基层,33 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1 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后,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经技术交底后开始道路施工。受城市交通管制和环境保护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拌和站设在该城市的郊区,采用夜间运输、白天摊铺方式,碾压成型后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局部表面松散。由于拆迁延期,工程中有一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延至11月下旬摊铺,项目部选择白天气温较高,约在7?10℃时段,釆取提高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到190℃,运输中覆盖保温等措施,摊铺碾压沥青混凝土成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查,沥青表面平整,没有推挤、裂缝、烂边、脱落等现象,经过检测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等项目,合格率达到97%,施工单位认为工程质量检验合格。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资料编制了进度控制总结,并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问题】
    1.水泥稳定碎石表面松散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冬季铺油做法是否妥当?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写出正确作法。
    3.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是否齐全?判断为合格的依据包括哪些项目?
    4.编制进度控制总结的依据是否齐全?如不全,请补充。


    答案:
    解析:
    1.水泥稳定碎石松散的原因可能是:
    (1)水泥稳定材料夜间运输、白天摊铺、堆放时间可能过长,要求不得超过6 h;
    (2)项目部的施工做法超过了水泥初终凝时间,没按规定时间进行摊铺、碾压和成型。
    2.冬季铺油做法不妥当。本工程中出厂油温不正确。沥青混凝土应尽量避免冬期施工,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出厂温度,但不超过170℃,运输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碾压的最低温度要求。施工中要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成型”的方针。
    3.沥青面层检测项目不齐全。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8项。其中压实度和厚度是主要检査项目,合格率应达到100%。缺少主要检査项目的检测不符合验收规定。
    4.编制进度控制总结的依据不全,缺少2项。应当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执 行情况、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进度计划的调整资料。

  • 第3题:

    市政工程公司甲承建一道路工程,基层为200 mm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沥青混凝土。项目经理亲自参加了技术准备会议,并强调:“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尽快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亲自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就工程特点、概况、设计要求向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施工温度不低于5 ℃)。经现场实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合格值均超过98. 5%,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问题】
    1.本工程应由谁下达开工令?
    2.项目经理强调内容中是否有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内容是否全面?如不全面予以补充。
    4.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请补充。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本工程应当由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
    2. “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尽快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不妥,应是“项目经理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不全面。补充的内容包括:
    (1)相关技术规范、规程要求及获准的施工方案;
    (2)强调工程难点及解决办法,使人人把好技术、质量关。
    4.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不充分。路面检测项目中的压实度、厚度和弯沉是主控项目,必须100%合格。

  • 第4题:

    沥青混凝土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下面层常用()。

    A、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B、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C、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D、 砂粒式沥青混凝土

    答案:A
    解析:
    2018新教材P3页 表2k311012.特粗式沥青混凝土和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适宜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下面层。

  • 第5题: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城市现况主干道拓宽改造工程,加宽段道路基层为510m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面层为150mm厚沥青混凝土。
    项目部在施工准备阶段组建了项目部,进行了图纸学习,形成了图纸会审记录。开工前,项目部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施工能力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包含了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质量保证计划。为保证现况交通不断行,项目部编制了交通导行方案,以减少施工对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因为工期紧,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拟定分两层施工,在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条件具备并请示公司领导后,项目经理立即下达了开工令。沥青混合料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查,沥青表面平整,没有脱落、推挤等现象,经过检测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等项目,合格率达到98%。
    问题:
    1.项目部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工作还应做哪几方面工作?
    2.项目部交通导行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3.施工组织设计还缺哪些方面的内容?
    4.项目经理的下达开工令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5.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应该分几次施工?检验项目有什么?
    6.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过程应做的质量检查项目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还包括技术交底与培训、物资准备和现场准备。 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五个方面内容:组织准备、技术管理准备、技术交底与培训、物资准备和现场准备。组建项目部是组织准备工作之一,图纸会审是技术管理工作之一。
    2.(1)交通导行应纳入施工现场管理,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设计交通导行方案。
    (2)交通导行方案需得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3)统一设置各种交通标志、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
    (4)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和范围。
    (5)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应与作业队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
    (6)依据现场变化,及时引导交通车辆,为行人提供方便。
    交通导行方案必须经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的批准,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和范围,
    并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设计交通导行方案。
    3.施工组织设计还缺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部属与管理体系、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环保节能降耗保证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总体部署、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准备、施工技术方案、主要施工保证措施等基本内容。
    主要保证措施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成本控制、季节性施工、交通组织、构(建)筑物及文物保护和应急措施等9类。
    4.项目经理的下达开工令的做法不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需编制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监理单位批准,并在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开工令后方可开工。
    5.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应分三次施工。检验项目有:集料级配,配合比、含水量、拌合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0mm,510mm应分三次施工。
    6.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过程应做的质量检查有: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试验,合格率应不小于90%。

  • 第6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北方某城市主干道工程。该道路结构为200mm厚二灰稳定土底基层、35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0mm厚沥青混合料面层分为三层施工。底面层厚80mm,中面层厚60mm,表面层厚40mm。底面层和中面层采用普通AC型沥青混凝土。表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玛碲脂混合料SMA。建设单位要求5月1日开始施工,11月30日完工。
    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项目部在城市郊区建立了二灰稳定土与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合站。二灰稳定土与水泥稳定碎石均在夜间拌合、运输,白天碾压。铺筑一段时间后,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出现了松散、强度偏低的问题。项目部调整了碾压的时间。由于拆迁的影响,工期延误,部分路段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进入了冬期,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项目部选择在气温较高的时间段施工。在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中,项目部采用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被监理制止。摊铺碾压完成后.现场实测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度达到了96%,沥青混合料的平均厚度为182mm。个别路段的平整度为1.3mm,平均值为1.15mm。项目部自检结论为合格。
    问题:
    1.本工程施工应做哪些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
    2.为何水泥稳定碎石会出现质量问题?
    3.沥青混合料冬期施工要采取哪些措施?
    4.监理为何制止施工单位用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沥青混凝土?
    5.本工程能达到合格标准吗?
    6.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资料依据是否全面?还应补充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问题1. 本工程施工应做哪些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 答:项目部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有:及时索取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熟悉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重要)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计划;确定各阶段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确认质量检验与验收程序、内容及标准等。
    确定质量目标、保证措施和检验标准也是开工前应做的技术工作。
    问题2.为何水泥稳定碎石会出现质量问题?
    答: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会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夜晚拌制、运输,白天铺筑,间隔的时间过长,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同时含水量的损失也很大,造成水泥的强度降低。
    水泥稳定碎石应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稳定碎石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型。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损失。水泥初凝、水泥稳定碎石含水量偏低都会造成强度达不到要求的现象。
    问题3.沥青混合料冬期施工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必须进行施工时,除选择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段施工外,还应该适当提高沥青混合料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运输中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和碾压的温度要求。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霜等。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主要是沥青混合料施工稳定性低,混合料的降温速度快,碾压时达不到密实度,平整度受影响。一般铺筑底面层和中面层,保证通车。第二年春季再统一铺筑表面层。冬期粘层、透层、封层严禁施工。
    问题4.监理为何制止施工单位用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沥青混凝土?
    答:为增加密集配(AC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不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复压优先选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不宜使用光轮振动压路机。
    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使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问题5.本工程达能到合格标准吗?
    答:就目前的资料看不一定。沥青混合料面层的主控项目有原材料、混合料、压实度、面层厚度、弯沉值。一般原材料、混合料都可以达到合格标准,不合格不能施工。96%压实度与182mm的厚度也达到了合格标准。但缺少弯沉值。平整度是关键实测项目,不是主控项目。
    主控项目必须达到100%合格。不能缺项。关键实测项目允许有个别的超差点。
    问题6.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依据的资料是否全面?还应补充哪些内容?
    答: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依据的资料不全面。还应补充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
    编制施工进度总结时应依据的资料有:
    (1)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
    (3)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
    (4)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资料。

  • 第7题:

    市政道路工程中铺砌式面层子分部工程可划为()和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分项工程。

    • A、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 B、沥青贯入式面层
    • C、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 D、料石面层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问答题
    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是否齐全?判断为合格的依据包括哪些项目?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公路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当天进行了四次沥青含量自检试验,合格率为100%,按《标准》规定,当天施工的沥青路面质量为()。
    A

    优良

    B

    合格

    C

    不合格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模拟题2】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 5 月份完成拆迁,11 月底完成施工。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实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问题】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资料依据是否全面?还应补充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背景:某道路工程属城市次干路,长3800m,路宽16. 5m,位于城市环路以内,设计 结构为:30cm厚9%石灰土处理土基,12%石灰土庳基层,3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2cm沥青混凝土面层。
    施工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后,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经技术交底后开始 道路施工。
    受城市交通管制和环境保护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拌合站设在郊区,采用夜间运输、 白天摊铺方式,碾压成型后发现水泥稳定基层局部表面松散。
    由于拆迁延期,有一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延至十二月上旬摊铺,项目部选择白天气温较 高时进行,运输中覆盖保温等措施,下承层表面潮湿,有部分雪、霜。施工中来用“三快二 及时”方式进行摊铺碾压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査,沥青表面平整,没有脱落、推挤 等现象,经过检测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等项目,合格率达到98%,施工单位 认为工程质检验合格。
    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资料编制了进 度控制总结,并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1.项目部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请指出背景资料中冬季铺油中的一处错误做法并改正。并指出摊铺时采用的“三快 二及时”具体指的是什么?
    3.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是否正确?判断为合格的依据包括哪些项目?
    4.编制进度控制总结的依据是否齐全?如不全,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
    1.施工技术准备包括:熟悉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测量放样。
    2. “下承层表面潮湿,有部分雪、霜”错误,应为“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 雪、霜”,“三块二及时”是指“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
    3.不正确。压实度、弯沉值两项是主控项目,必须达到100%。
    4.不全,缺少2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情况、施工进度计划检査结果。

  • 第14题:

    甲工程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5月份完成拆迁工作,11月底完成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和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
    事件2:施工单位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
    事件3:项目部经现场试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事件4: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
    【问题】
    1.事件1中,项目部进行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2中,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 铺碾压施工,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事件3中,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应补充哪些内容?
    4.事件4中,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予以补充。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熟悉设计文件;
    (3)技术交底;
    (4)测量放样。
    2.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应适当提高出厂温度。运输中应覆盖保温,摊铺时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成型”的方针。
    3.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不充分。路面检验项目还应包括弯沉值、宽度、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中线高程。
    4.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不全面。施工进度总结的依据资料还应包括:
    (1)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
    (2)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

  • 第15题:

    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6月份完成拆迁,12月底完成施工。
    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
    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试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
    【问题】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
    3.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4.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予以补充。


    答案:
    解析: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和测量放样。
    2.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应适当提高出厂温度。但不超过175°C。运输中应覆盖保温,摊铺时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3.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不充分。路面检验项目还应包括:弯沉值、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
    4.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不全面。施工进度总结的依据资料还应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和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

  • 第16题:

    某城镇道路扩建工程属城市次干路,长3800m,路宽16.5m,位于城市环路以内,设计结构为:30cm厚9%石灰土处理土基,12%石灰土底基层,3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cm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项目部入场后依据开工指令和施工合同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工作,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道路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经招标选定一家材料公司供应。受城市交通管制和环境保护要求,项目部采用夜间运输基层材料,白天摊铺碾压,成型后发现水泥稳定基层局部表面松散。由于拆迁延期,有一段沥青混合料路面延至12月中旬摊铺;项目部选择白天气温较高(6~8℃)时段,采取提高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到180℃,运输中覆盖保温等保证措施,集中施工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竣工后,施工方进行了道路外观检查,并检测了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项目,合格率达到98%,施工方认为工程质量自检合格。在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项目部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计划调整资料编制了进度控制总结,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问题】
    1.开工前技术准备工作是否充分,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试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松散的原因
    3.沥青混合料施工是否妥当给出正确施工措施。
    4.沥青道路路面检测项目是否齐全判断为合格的依据包括哪些项目
    5.编制进度控制总结的依据是否齐全如不全,请予补充


    答案:
    解析:
    1.不充分,还包括:熟悉设计文件、现场测量放样;熟悉设计文件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前提,本题至少应补充:现场测量放样。
    2.主要原因:水泥稳定材料夜间运输、白天摊铺、堆放时间过长,超过了水泥初终凝时间进行摊铺、碾压和成型。
    3.不妥当,沥青混合料应尽量避免冬期施工。必须进行施工时可适当提高出厂温度,但不超过175℃。施工中还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成型”的方针。
    4.不齐全。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8项。其中压实度和厚度是主控项目,合格率应达到100%。缺少主控项目,检测是不符合验收规定的。
    5.不全,缺少2项。应当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计划进度的执行情况、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进度计划的调整资料。

  • 第17题:

    适宜于三层式面层的中面层或二层式的下面层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别是( )。

    A.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B.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D.砂粒式沥青混凝土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3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常用厚度及上衣层位表2K311012中的内容.


    @##

  • 第18题:

    某公路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当天进行了四次沥青含量自检试验,合格率为100%,按《标准》规定,当天施工的沥青路面质量为()。

    • A、优良
    • B、合格
    • C、不合格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中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压实度、平整度、弯沉、渗水系数、抗滑、厚度、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宽度、横坡。

  • 第20题:

    问答题
    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 5 月份完成拆迁,11 月底完成施工。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实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问题】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要求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用补充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背景 某道路工程属城市次干路,长3800m,路宽16.5m,位于城市环路以内,设计结构为:30cm厚9%石灰土处理土基,12%石灰土底基层,3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cm沥青混凝土面层。 施工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后,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经技术交底后开始道路施工。受城市交通管制和环境保护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拌合站设在郊区,采用夜间运输、白天摊铺方式,碾压成型后发现水泥稳定基层局部表面松散。 由于拆迁延期,有一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延至十二月上旬摊铺,项目部选择白天气温较高,约在5~8℃时段,采取提高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到180℃,运输中覆盖保温等措施,摊铺碾压沥青混凝土成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查,沥青表面平整,没有脱落、推挤等现象,经过检测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等项目,合格率达到98%,施工单位认为工程质量检验合格。 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资料编制了进度控制总结,并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问题: 1.项目部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试分析水泥稳定碎石表面松散的原因? 3.冬季铺油做法是否妥当?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写出正确做法。 4.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是否齐全?判断为合格的依据包括哪些项目?

    正确答案: 1.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包括:熟悉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测量放样。
    2.水泥稳定碎石松散的原因:水泥稳定材料夜间运输、白天摊铺、堆放时间过长,要求不得超过6h。项目部的施工做法超过了水泥初终凝时间,没按规定时间进行摊铺、碾压和成型。
    3.冬季铺油做法不妥当。出厂油温不正确。沥青混凝土应尽量避免冬期施工,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出厂温度,但不超过175℃,运输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碾压的最低温度要求。施工中要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成型的方针。
    4.沥青面层检测项目不齐全。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案例(四)【背景资料】某道路工程属城市次干路,长3800m,路宽16.5m,位于城市环路以内,设计结构为:750px厚9%石灰土处理土基,12%石灰土底基层,875px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0px厚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后,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经技术交底后开始道路施工。受城市交通管制和环境保护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拌合站设在郊区,采用夜间运输、白天摊铺方式,碾压成型后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局部表面松散。由于拆迁延期,有一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延至十二月上旬摊铺,项目部选择白天气温较高,约在5~8℃时段,采取提高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到180℃,运输中覆盖保温等措施,摊铺碾压沥青混凝土成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查,沥青表面平整,没有脱落、推挤等现象,经过检测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等项目,合格率达到98%,施工单位认为工程质量检验合格。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资料编制了进度控制总结,并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问题】1、项目部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2、试分析水泥稳定碎石表面松散的原因?3、冬季铺油作法是否妥当?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写出正确作法。4、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是否齐全?判断为合格的依据包括哪些项目?5、编制进度控制总结的依据是否齐全?如不全,补充完整。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