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利用大吨位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夯落的作用加固土层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施工工艺、操作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加固效果显著;工效高,施工速度快;施工费用低,节省投资。
更多“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施工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其他条件相同时,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砂土场地大于黏性土场地
    B. 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砂土场地大于黏性土场地
    C. 强夯处理深度相同时,要求强夯超出建筑物基础外缘的宽度,砂土场地大于黏性土场地
    D. 强夯地基承载力检测与强夯施工结束的时间间隔,砂土场地大于黏性土场地

    答案:B,C,D
    解析:
    A项正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3条表6.3.3-1规定,相同单击夯击能情况下,砂土的有效加固深度大于粉土、粘性土;B项错误,第4款规定,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则砂土场地小于粘性土场地;C项错误,第6款,规范并没有规定强夯加固地基时,超出建筑物基础外缘的宽度砂土场地须大于粘性土场地;D项错误,第6.3.14条第2款规定,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7~14d,粉土和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14~28d。

  • 第2题:

    关于夯实地基说法错误的是( )。

    A. 强夯置换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等地基上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工程
    B. 一般有效加固深度为6~8m
    C. 强夯置换处理地基每个实验区面积不宜小于20m*20m
    D. 强夯处理地基夯锤质量宜为10~60t

    答案:B
    解析:
    P93

  • 第3题:

    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与加固,施工完毕之后,应当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 A、夯击范围
    • B、地基承载力
    • C、夯击遍数
    • D、排水设施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泥质土不宜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不正确。()

    • A、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 B、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 C、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 D、强夯过的土层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为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地基处理的方法比较适宜的是()。

    • A、堆载预压法
    • B、开挖置换法、强夯法
    • C、化学灌浆法、强夯法
    • D、树根法、垫层法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以下属于地基处理方法的有()。

    • A、换填垫层法
    • B、孔内深层强夯法
    • C、强夯法
    • D、水泥土搅拌法
    • E、高压喷射注浆法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
    A

    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

    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

    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条文说明第6.3.3条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地基处理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换土垫层时的施工前都要试验确定夯压遍数

    B

    强夯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C

    土桩和灰土桩都只能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

    D

    深层搅拌法的原理是采用固化剂与软土拌合硬化成复合地基

    E

    砂石桩对淤泥质黏土的短期效果相当明显,后期更高


    正确答案: C,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施工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机具设备较多

    B

    施工工艺复杂

    C

    费用较高

    D

    施工速度快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为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地基处理的方法比较适宜的是()。
    A

    堆载预压法

    B

    开挖置换法、强夯法

    C

    化学灌浆法、强夯法

    D

    树根法、垫层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强夯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机具设备较多 

    B

    施工工艺复杂 

    C

    费用较高 

    D

    施工速度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第6.3.3条条文说明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 第14题:

    关于强夯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机具设备较多
    B.施工工艺复杂
    C.费用较高
    D.施工速度快

    答案:D
    解析:
    强夯地基具有设备简单,施工工艺及操作简单。优点是工效高、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故选D。

  • 第15题:

    土基上水闸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强夯法、旋喷法。


    正确答案:预压加固法;换土垫层法;桩基础;沉井基础;振冲沙桩法

  • 第16题:

    地基处理的排水固结法包括石灰桩法,深层搅拌法,强夯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称为()。

    • A、震冲法
    • B、强夯置换法
    • C、强夯密实法
    • D、柱锤冲扩法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孔内深层强夯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单选题
    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与加固,施工完毕之后,应当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A

    夯击范围

    B

    地基承载力

    C

    夯击遍数

    D

    排水设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C

    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

    强夯过的土层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 D,B
    解析:
    B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6.3.1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10%~22%且平均含水量低于塑限含水量1%~3%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强夯施工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评估采用强夯法的适宜性。A项,根据第6.3.11条规定,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应根据初步设计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场地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并应根据试夯测试结果调整设计参数,或修改地基处理方案。C项,根据第6.3.10条规定,强夯地基宜在基底下设置灰土垫层。垫层厚度可取300mm~500mm或根据计算确定。D项,根据第8.2.2条第4款规定,强夯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宜在地基强夯结束28d后进行,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J的规定。取样检测宜在地基强夯结束14d后进行。

  • 第21题:

    单选题
    不宜在城市中心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
    A

    挤密桩施工法

    B

    重锤夯实法

    C

    强夯法

    D

    深层密实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不正确。()
    A

    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C

    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

    强夯过的土层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称为()。
    A

    震冲法

    B

    强夯置换法

    C

    强夯密实法

    D

    柱锤冲扩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