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投入气象业务运行的探测设备需要加贴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印发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标识。
第2题: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中指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包括: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决策气象服务、()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第3题:
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分为()、()和()三种。
第4题:
执行专机任务的海军、空军飞机,航线气象保障由()气象部门负责、执行专机任务的民航飞机,航线气象保障由()气象部门负责。
第5题:
民航气象地面观测的观测顺序应遵守(),()的原则。
第6题:
民航气象中心、民航华东地区气象中心、()应当接收世界区域预报中心WAFC发送的飞行气象情报,并存入民航气象数据库。
第7题: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办法》规定投入业务使用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应当遵照气象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方法,定期开展检定或校准。禁止使用未经检定、或()、超检的仪器。
第8题:
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的BSB数据类型包括IN、FILE、OUT、()、SUB等五种。
第9题:
技术装备运行工作状态远程监控系统
技术装备处理信息反馈系统
技术装备技术保障业务指导网
观测资料质量自动检测体系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自动情报广播
卫星云图接收设备
卫星传真广播及接收设备
对空广播设备
雷达探测设备
第13题:
降水、蒸发、气象要素观测场属于水文技术装备。
第14题:
民航气象观测
第15题:
下面哪些是民航北京气象中心对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分发的资料。()
第16题:
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应当将收到的境内机场和境外有关机场天气报告METAR和SPECI,立即通过()向本地区配备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的机场气象台广播。
第17题:
民航气象中心和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只能通过()向其他用户提供民用航空气象数据库系统内的气象资料。
第18题: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研制应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对于重大或急需并且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招标方式确定研制单位。
第19题:
目前,我国民航国际航线的气象保障主要由()航空气象中心提供,为此民航每年需支付大量外汇(约占伦敦航空气象中心总收入的1/5);而国际航空气象服务也正在形成被()和()两大航空气象中心垄断的格局。
第20题:
农业气象服务
民航气象服务
公众气象服务
预报预测气象服务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气象探测设施
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
气象无线电频率
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