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真空中碳的实际脱氧能力比理论计算低很多。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常压下碳的脱氧能力不大,但在真空条件下,CO的分压降低极大的提高脱氧能力,碳的脱氧能力在真空条件下没有硅和铝的脱氧能力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真空下碳的脱氧能力为什么远没有热力学计算的那样强?


    正确答案: (1)碳氧反应没有达到平衡;
    (2)反应区的压力远高于真空精炼时的工作压力;
    (3)用[C]还原钢中的氧化物夹杂,反应的动力学条件较差;
    (4)炉衬和炉渣的供氧。

  • 第3题:

    真空下,为什么碳的实际脱氧能力远没有热力学计算的大?


    正确答案: (1)碳氧反应未达到平衡;
    (2)反应区的压力大于真空度;
    (3)真空下,碳脱化合物中的氧困难;
    (4)耐材、炉渣、夹杂中氧化物可能向钢液供氧。

  • 第4题:

    锰作为脱氧剂虽然脱氧能力低,但在钢的脱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脱氧常数值越低,元素脱氧能力越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扩散脱氧比沉淀脱氧所能够达到的氧平衡浓度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真空下碳的脱氧能力随着真空度的提高而降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在真空处理常用的工作压力下,碳的脱氧能力超过了硅和铝的脱氧能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当气相压力降低到0.1atm,碳的脱氧能力大于硅的脱氧能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真空下碳的脱氧能力比常压下()。

    • A、强
    • B、弱
    • C、差不多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碳氮共渗层承受冲击的能力比渗碳层低但比渗氮层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2题:

    单选题
    采用多层绝热的管线其实际散热量比理论计算散热量()。
    A

    B

    C

    一样

    D

    不一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实际操作真空精炼时碳的脱氧能力远没有热力学计算的那么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在常压下碳的脱氧能力不大,但在真空条件下,CO的分压降低极大的提高脱氧能力,但是碳的脱氧能力在真空条件下没有硅和铝的脱氧能力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当气相压力降低到0.1大气压时,碳的脱氧能力大于硅的脱氧能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下列元素脱氧能力最强的是( )。

    • A、铝
    • B、碳
    • C、钛
    • D、钙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作为脱氧元素应满足()要求

    • A、脱氧元素与氧的亲和力比铁和碳小
    • B、脱氧剂熔点比钢水温度低,以保证合金熔化,均匀分布,均匀脱氧
    • C、脱氧产物易于从钢水中排出
    • D、残留于钢中的脱氧元素对钢性能无害
    • E、都不对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真空碳脱氧能力提高的同时,真空脱碳的能力也随之()。

    • A、提高
    • B、下降
    • C、不变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碳在常压与真空下的脱氧能力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在实际真空处理过程中,碳的实际脱氧能力比理论值低很多,C—O反应远未达到平衡,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钢水静压力远大于真空精炼时的工作压力
    2)钢中的氧在多数情况下以夹杂物形态存在,而钢中的碳对夹杂物的还原能力较弱
    3)钢中合金元素影响碳的活度
    4)炉衬和炉渣不断向钢中传质

  • 第21题:

    为什么实际生产中真空碳脱氧远没有热力学计算那么强?


    正确答案: 1实际操作过程中,真空室内的压力通常低于碳氧反应的真实压力。
    2真空条件下,罐衬和钢渣中氧化物的稳定性差,氧化物分解可向熔池供氧。
    3真空条件下,钢中的氧大部分以氧化物夹杂物形式存在,真空状态下只有粘附在气泡上的氧化物才能被碳还原。
    4钢液真空处理后还要被二次氧化,而且钢中其它元素对碳脱氧的能力有影响。

  • 第22题:

    在真空处理常用的工作压力下,碳的脱氧能力超过了()和()的脱氧能力。


    正确答案:硅;铝

  • 第23题:

    判断题
    碳氮共渗层承受冲击的能力比渗碳层低但比渗氮层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