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复合脱氧剂可提高元素的脱氧能力,而且易于形成低熔点的脱氧产物,有利于脱氧产物从钢液中排除出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题:
扩散脱氧方式容易导致脱氧产物残留在钢液中形成非金属夹杂物,影响钢水的质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锰的脱氧能力较弱,但几乎所有的钢种都用它脱氧,是因为它能提高其它元素的脱氧能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复合脱氧能够得到更好的脱氧效果,主要是因为()
第4题:
脱氧产物在钢液中的溶解度应尽可能(),熔点和比重应()钢液,与钢液的界面张力较大以利于脱氧产物的顺利上浮。
第5题:
为什么脱氧剂的脱氧能力越强,加入数量越多,生成的二次、三次脱氧产物越少?
第6题:
锰作为脱氧剂虽然脱氧能力低,但在钢的脱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第7题:
镇静钢中氧是一种有害元素,应尽量去除钢中的氧,而钢中氧的总浓度决定于()。
第8题:
在对钢液内部进行脱氧时,一般采用复合脱氧剂,既可以提高这些元素脱氧能力,而且对提高()有利。
第9题:
一般来说,炼钢的脱氧产过程求脱氧产物密度大于钢液的密度且熔点要低。
第10题:
使用复合脱氧剂使脱氧元素的能力()。
第11题:
脱氧产物在钢液中的溶解度应尽可能小,熔点和比重应低于钢液,与钢液的界面张力较大以利于脱氧产物的顺利上浮。
第12题:
锰与硅、铝共同进行脱氧时,因锰的脱氧产物MnO可与硅、铝的脱氧产物SiO2、Al2O3形成熔点较低的复合氧化物,使之活度降低,因而增强了硅、铝脱氧能力,同时脱氧产物为液态容易上浮。
第13题:
Mn本身没有脱氧能力,但加入钢液后,它能显著提高钢液中的Al和Si的脱氧能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是一定温度下与溶于钢中一定脱氧元素相平衡的钢液中的氧浓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对脱氧剂的要求有()。
第16题:
钢中氧的总浓度决定于()。
第17题:
脱氧产物与钢液间界面张力大有利于()
第18题:
关于脱氧产物的上浮速度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钢中的脱氧产物以()状态上浮排除更为彻底。
第20题:
作为脱氧元素应满足()要求
第21题:
对脱氧元素的要求,下列()说法不对。
第22题:
复合脱氧剂的脱氧能力大于单一元素的脱氧能力。
第23题:
复合脱氧剂使脱氧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