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设j为int型变量,则下面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结果是 for(j=10;j>3;j--) { if(j%3)j--; --j; --j; printf("%d ",j);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以下程序:main(){int x[]={1,3,5,7,2,4,6,0},i,j,k; for(i=0;i<3;i++) for (j=2;j>=i;j--)if (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x[]={1,3,5,7,2,4,6,0},i,j,k; for(i=0;i<3;i++) for (j=2;j>=i;j--) if (x[j+1)>x[j]){k=x[j];x[j];x[j+1);x[j+1]=k;} for (i=0;i<3;i++) for (j=4;j<7-i;j++) if (x[j]>x[j+1]){k=x [j];x[j]=x[j+1];x[j+1)=k;} for(i=0;i<8;i++)printf("%d",x[i]); printf("\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______。

    A.75310246

    B.1234567

    C.76310462

    D.13570246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中第一次执行for循环后,数组x中的前四个元素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序,即x[0]=7、x[1]=5、x[2]=3、 x[3]=1、x[4]=2、x[5]=4、x[6]=6、x[7]=0;第二次执行for循环后,数组x中的后4个元素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序,即此时x[0]=7、x[1]=5、x[2]=3、x[3]=1、x[4]=0、x[5]=2、x[6]=4、x[7]=6。故正确答案为A。

  • 第2题:

    下面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结果是( )。 for(intj=10;j>3;j--) { if(j%3!=0) j--; --j; --j; System.out.println(j); }

    A.63

    B.74

    C.62

    D.73


    正确答案:B
    解析: 该题考查对for循环的理解。①当j=10时,满足条件j>3,由于for循环中j--执行了1次,j的值为9,执行 if浯句,j%3=0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2次--j,j的值为7:②当j=7时,满足条件j>3,由于for循环中j--执行了1次,的佰为6,执行if[语句,i%3=0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2次--jj的值为4。

  • 第3题:

    下列循环体的执行次数是()。include main(){int i,j;for(i=0,j=1;i

    下列循环体的执行次数是( )。

    #include<stdio.h>

    main()

    {int i,j;

    for(i=0,j=1;i<j+1;i+=1,j--)

    printf("%d\n",j);

    }

    A.3

    B.2

    C.1

    D.0


    正确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for循环。第一次循环前先判断循环条件,此时i=0,j=1,ij+1成立,循环第一次;第二次循环前先判断循环条件,此时i=1,j=0,(j--是先使用j的值再减1),ij+1不成立,结束循环。

  • 第4题:

    阅读下面程序

    int i=3.j;

    outer:while(i>0) {

    j=3;

    inner:while(j>0) {

    if(j<2)break outer;

    System.out.println(j+"and"+i);

    j--;

    }

    i--;

    }

    被输出到屏幕的第一行结果是______。


    正确答案:3 and 3
    3 and 3 解析:第一次执行外层循环时,为j赋初值3,然后开始执行内层循环。j=3显然满足j>0的条件,进入内层循环体执行if语句。由于不满足j2的条件,因此执行System.out.println(j+"and"+i);语句,输出屏幕的第一行结果即3 and 3。

  • 第5题:

    假设变量sum=0和j=80都是int类型,则下列语句中的正确的是( ).

    A.if (true) System. out. println("true"); else;

    B.if (5<>1) System. out. println( "not equal" );

    C.for (iht j=20;j<<50;j--) System. out. println (j);

    D.while (j>>=50) sum +=j; j--;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B中,不等于关系运算符不是>,而是!=;选项C中,for循环里第二个语句 j20的结果不是布尔型;选项D中,条件表达式的结果也不是布尔型,而且循环体应该包括两条语句,这时需要加{}将j--;也包含在循环体内。

  • 第6题:

    下面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结果是( )。 for(int j=10;j>3;j--) { if(j%3!=0) j--; --j; --j; System.out.println(j); }

    A.63

    B.74

    C.62

    D.73


    正确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对for循环的理解。①当j=10时,满足条件j>3,由于for循环中j--执行了 1次,j的值为9,执行if语句,j%3=0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2次--j,j的值为7;②当j=7时,满足条件j>3,由于for循环中j--执行了1次,j的值为6,执行if语句,j%3=0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2次--j,j的值为 4。

  • 第7题: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main(){int i=010,j=10;Printf(“%d,%d”,++i,j--);}A.11,1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stdio.h> main() {int i=010,j=10; Printf(“%d,%d”,++i,j--); }

    A.11,10

    B.9,10

    C.010,9

    D.10,9


    正确答案:B
    解析:程序中i的值用八进制表示(十进制为8),++i是在变量使用前自身先加1,而j--是在变量使用后自身减1。

  • 第8题:

    下面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结果是( )。

    for(int j=10;j>3;j--)

    if(j%3 !=O)

    j--;

    --j;

    --j;

    System.out.println(j);

    }

    A.63

    B.74

    C.62

    D.73


    正确答案:B
    B。【解析】该题考查对for循环的理解。①当j=10时,满足条件j>3,由于for循环中j--执行了1次,j的值为9,执行if语句,j%3=0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2次--j,j的值为7:②当j=7时,满足条件j>3,由于for循环中J一一执行了1次,j的值为6,执行if语句,i%3=0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2次--j,j的值为4。

  • 第9题:

    以下程序输出的结果是()。includemain(){int i=010,j=10;printf("%d,%d\n:,++i,j--);}A

    以下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010,j=10; printf("%d,%d\n:,++i,j--); }

    A.11,10

    B.9,10

    C.010,9

    D.10,9


    正确答案:B
    解析:程序中i的值用八进制表示(十进制为8),++i是在变量使用前自身先加1,而j--是在变量使用后自身减1。所以,4个选项中B符合题意。

  • 第10题:

    设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for(i=0,j=10;i<=j;i++,j--) k=i+j;语句后,k的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10
    10 解析:该for语句以i为0、j为10初始化,循环条件是i=j,每次循环后i增1、j减1,循环体是将i与j的和赋给k。这样变量k将保存的是最后一次赋给它的值。一次循环后i为1、j为9,二次循环后i为2、j为 8,……,五次循环后i为5、j为5,继续第六次循环,将i与j的和10存于k后,i为6、j为4,结束循环。所以循环执行后k为10。

  • 第11题:

    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for循环 for(i=0,j=10;i<=j;i++,j--) k=i+j; 后,k的值为()


    正确答案:10

  • 第12题:

    填空题
    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for循环 for(i=0,j=10;i<=j;i++,j--) k=i+j; 后,k的值为()

    正确答案: 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设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for(i=0,j=10;i<=j;i++,j-- k=i+j;语句后,k的值为【8】 。


    正确答案:
    10

  • 第14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19】。

    #define PR(ar)printf("%d,",ar)

    main()

    { int j, a[]={1, 3, 5, 7, 9, 11, 15}, *p=a+5;

    for(j=3; j; j--)

    switch(j)

    { case 1:

    case 2: PR(*p++); break;

    case 3:PR(*(--p));

    }

    printf("\n");

    }


    正确答案:
    9,9,11

  • 第15题:

    设j为Int型变量,则下面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结果是( )。

    for(j=10;j>3;j--)

    { if(j%3)j--;

    --j;--j;

    printf("%d",j);

    }

    A.6 3

    B.7 4

    C.6 2

    D.7 3


    正确答案:B
    当j=10时,for循环成立,j%3为1,if条件也为真,当执行完j--后,j为9,再执行“--j;--J;”后,j的值为7,因此输出7,继续循环执行j--后j为6,当j=6时for循环成立,j%3为0,if条件为假,此时执行“--j;--j;”后,j为4,输出4,再继续循环执行j--后j为3,当j=3时,for循环不成立,退出循环,故选择8选项。

  • 第16题:

    下列for循环执行的次数为( )。 for(int i=0,j=10;i=j=10;i++,j--)

    A.0

    B.11

    C.10

    D.无数次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for循环。for语句的循环条件部分为“i=j=10”,这是一个赋值表达式,永远为真,即for循环是死循环,将执行无数次。

  • 第17题:

    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define P(A)printf("%d",A)main() {int j,a[]={1,2,3,4,5,6,7},i=5; for(j=3;j>1;j--) {switch(j) {case 1: case 2:P(a[i++]);break; case 3:P(a[--i]); } } }


    正确答案:5 5
    5 5 解析:分析程序执行过程,第一次循环时,j=3,i=5,因为switch(3),所以执行case 3,调用P(a[--i])=P(a[4])=P(5),输出5;第二次循环时,j=2,i=4,因为switch(2),所以执行case 2,调用P(a[i++])=P(a[4])=P(5),输出5,之后i自加等于5。

  • 第18题:

    在执行完下面的程序后,变量k的值为【 】。

    int i, j, k;

    for(i=0, j=10; i<:j; i++,j--) k=i+j;


    正确答案:10
    10

  • 第19题:

    下面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结果是( )。 for(int j=10;j>3;j--) if(j%3 1=O) j--; --j; --j; System.OUt.println(j); }

    A.63

    B.74

    C.62

    D.73


    正确答案:B
    B。【解析】该题考查对for循环的理解。①当j=10时,满足条件j>3,由于for循环中j--执行了1次,j的值为9,执行if语句,j%3=0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2次--j,j的值为7:②当j=7时,满足条件j>3,由于for循环中J一一执行了1次,j的值为6,执行if语句,i%3=0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2次--j,j的值为4。

  • 第20题:

    以下循环体的执行次数是______。 main() { int i,j; for(i=0, j=1;i<=j+1; i+=2,j--) printf("%d\n",i) }

    A.3

    B.2

    C.1

    D.0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有以下程序:main(){int x[]={1,3,5,7,2,4,6,0},i,j,k;for(i=0;i<3;i++)for(j=2;j>=i;j--)if(x[j+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x[]={1,3,5,7,2,4,6,0},i,j,k; for(i=0;i<3;i++) for(j=2;j>=i;j--) if(x[j+1]>x[j]) { k=x[j]; x[j]=x[j+1]; x[j+1]=k; } for(i=0;i<3;i++) for(j=4;j<7-i;j++) if(x[j]>x[j+1]) { k=x[j]; x[j]=x[j+1]; x[j+1]=k; } for(i=0;i<8;i++) printf("%d",x[i]); printf("\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75310246

    B.1234567

    C.76310462

    D.13570246


    正确答案:A
    解析:主函数中定义了一个整型数组x,并初始化。接着执行了一个二重for循环,在该二重循环的作用是将数组的前4个元素按从大到小排序,接着用了一个二重循环(也是冒泡算法)将数组的后4个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故最后依次输出数组的个元素的值为75310246,所以,4个选项中选项A符合题意。

  • 第22题:

    若有如下程序段    int j=10;   while(j=0)  j--;  则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

    • A、while循环执行10次
    • B、循环是无限循环
    • C、循环体语句执行一次
    • D、循环体语句一次也不执行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设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for循环 for(i=0,j=10;i<=j;i++,j--) k=i+j;     后,k的值为()


    正确答案:10

  • 第24题:

    单选题
    若有如下程序段    int j=10;   while(j=0)  j--;  则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
    A

    while循环执行10次

    B

    循环是无限循环

    C

    循环体语句执行一次

    D

    循环体语句一次也不执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