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照明弹中的铝、镁、硝酸钠和硝酸钡等物质各起什么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明胶

    空胶囊组成中各物质起什么作用A、成型材料

    B、增塑剂

    C、遮光剂

    D、防腐剂

    E、增稠剂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什么叫酸溶铝和酸不溶铝?铝在钢中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铝在钢中主要以金属固溶体存在,少部分以氧化铝、氮化铝和硅酸铝等化合物形式存在。所谓酸溶铝系指金属铝和氮化铝而言。酸不溶铝主要指氧化铝和硅酸铝。但是当氮化铝与氮化硅形成复杂氮化物ALN·Si3N4时,在稀硝酸、稀硫酸、王水中就不能溶解完全。特别是硅酸铀钢样中硅含量高时(Si>2.5%),试样必须经高氯酸冒烟处理,硅含量高时要冒烟5min,以使氮化铝溶解完全。铝是钢的良好脱氧剂、去气剂和致密剂。铝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可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改善钢的电磁性能,提高渗氮钢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铜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铝,可增强其抗蚀性。铝不溶于极稀的和很浓的硝酸和硫酸中,易溶于盐酸。

  • 第3题:

    在球磨机结构中,衬板和隔仓板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衬板的作用是保护筒体、改变研磨体运动状态(改善粉磨效率);隔仓板的作用是分割研磨体、筛析物料、控制物料流速。

  • 第4题:

    闪光弹、燃烧弹等能发出强光的特种弹的肚子里装了哪种金属元素:()

    • A、钠和镁
    • B、镁和铝
    • C、钠和铝
    • D、钾和铝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简述耐热合金中元素碳,钒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碳的作用:耐热钢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碳元素,碳对钢的强度影响很大,但在高温和长期运行的条件下,碳元素又是造成组织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而且随着含碳量增加,钢的组织不稳定性也增大,也使钢的可焊性和冷变形等工艺性能变坏。钒的作用:钒是强碳化物形成的元素,在钢中能够形成细小均匀,高度分散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微粒,可以阻碍碳化物的聚集长大以及减小铬,钼等元素在固溶体里贫化的趋势,从而使钢的组织稳定性和抗蠕变能力提高,耐热钢的钒含量,一般均小于0.4%,这是因为,含钒量更大时,所形成的碳化物将要粗化,对钢的热强性反而有害。

  • 第6题:

    试述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导致强度减弱,四种效应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四种效应(即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汤姆逊效应)的发生几率与入射光子能量及物质原子序数有关。一般说来,对低能量射线和原子序数高的物质,光电效应占优势,对中等能量射线和原子序数低的物质,康普顿效应占优势,对高能量射线和原子序数高的物质,电子对效应占优势,汤姆逊效应的影响大大低于上述叁个效应。
    在钢铁中,当光子能量在10keV时,光电效应占优势;随着光子能量的增大,光电效应比率逐渐减小,康普顿效应比率逐渐增大;在稍过100keV后两相等,此时汤姆逊效应趋于最大,但其发生率也不到10%,1MeV附近射线的衰减基本上都是康普顿效应造成的;电子对效应自1.02MeV以后开始发生,并随能量的增大发生几率逐渐增加,在10MeV附近,电子对效应与康普顿效应作用大致相等;超过10MeV以后,电子对效应对射线强度衰减起主要作用。

  • 第7题: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其主要物质成分依次为()

    • A、硅镁—硅铝—铁镍—铁镁
    • B、硅铝—硅镁—铁镁—铁镍
    • C、硅铝—铁镁—硅镁—铁镍
    • D、铁镍—铁镁—硅镁—硅铝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植物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太阳的光能,把简单的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其过程可简单写成:CO2+H2O——→[CH2O]+O2
    光合作用的意义:1.把简单的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3.释放出氧气。
    2.矿化作用:复杂的有机物,经过非绿色植物(菌类)的作用,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矿物质)的过程。
    矿化作用意义:1.将有机物分解简单的无机物。2.使大气中的碳素、氮素得到平衡。3.维持植物体内磷、钾、铁、镁、钙及各种微量元素和土壤之间的循环。

  • 第9题:

    高科技产品常使用铝、钛、镁等轻金属及其合金作为制造材料,简述其特点和应用。


    正确答案:这些材料最大的特点在于轻巧坚固,特别适合于那些科技含量高、并要求便于携带的现代数字设备,例如电脑机箱、笔记本电脑以及手机等,这些材料表面泛优雅的白光、质地细腻,这另它成为了金属中最具时代感的一类。当设计师试图表现未来、太空、宇航、数码技术等主题时,常使设计物呈现出这些金属的典型质感。

  • 第10题:

    察氏培养基的组成为:蔗糖:30克,磷酸氢二钾:1.0克,硝酸钠:2克,硫酸镁0.5克,氯化钾:0.5克,硫酸亚铁:0.01克,蒸馏水:1000ml.试述: 该培养基的C源,N源各是什么物质。 除C源和N源外的其它物质起什么作用: 该培养基为什么不加生长因子?


    正确答案: 该培养基的C源物质是蔗糖,N源物质是硝酸钠。
    1.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铁为该培养基提供矿质营养。蒸馏水提供水分。
    2.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能合成自身所需的全部生长因子,故无需添加生长因素,该培养基所培养的微生物为野生型。

  • 第11题:

    问答题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包括哪些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⑴mRNA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⑵tRNA携带转运氨基酸
    ⑶rRNA与蛋白质结合成的核蛋白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⑷原料二十种氨基酸
    ⑸酶氨基酸-tRNA合成酶(氨基酸的活化),转肽酶(肽链的延长)等。
    ⑹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长因子,终止因子,分别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延长和终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酶是一种什么物质,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耐高温的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特异性,一种酶只对一类或一种物质的反应产生催化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物质中,与盐酸,氯化铁溶液,碳酸钾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钠
    • B、硝酸钡
    • C、金属铝
    • D、氢氧化钡溶液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烷基铝在催化剂体系中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烷基铝是助催化剂,在配制过程中,它与Ti4+络合形成活性中心,并在之后的再混合过程中,起到保护催化剂的作用,用于杀死稀释剂中的微量杂质,防止主催化剂失活。

  • 第15题:

    简述园林道路有哪些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园林道路按其功能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小道。
    主干道供大量游人行走,必要时通行车辆,主干道要接通主要出入口,并贯通全园景区,形成全园的骨架。
    次干道主要把园林分成不同景区,它是各景区的骨架,同附近景区相通。小道为引导游人深入景点,探幽寻胜之路。布局。

  • 第16题:

    简述口腔有何防御机制?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口腔内的细菌种类繁多,但一般情况下口腔不发生疾病,原因是因为口腔有防御机制。口腔的防御机制包括口腔解剖和生理屏障作用,体液抗体和细胞中介反应,白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口腔解剖和生理屏障作用:具有生理屏障作用的有以下几方面:
    ①口腔粘膜:是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的。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上皮细胞不断更新,新生上皮组织代替角化上皮组织,口腔细菌可因角化上皮被替换而脱落到唾液中,随痰排出口腔。这个新陈代谢的作用起到了限制细菌数量和种类的作用。
    ②咀嚼和吞咽动作是口腔的一种保护功能。附着在牙齿咬合面的细菌,通过咀嚼食物,随同食物和唾液一起被吞咽下去。
    ③牙齿的保护功能是通过牙本质生长形成的,并起到保护牙髓的作用。
    ④唾液的防御功能是由于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而溶菌酶具有抗菌特性。
    ⑤龈沟液是炎症性分泌物,具有保护牙龈的作用。龈沟液携带脱落上皮向外移出口腔,阻碍微生物进入沟底,对预防牙龈疾病有密切关系。龈沟液中还含有尿素,而尿素能抑制牙菌斑形成。
    2.体液抗体和细胞中介反应:抗体是由抗原刺激产生的,抗原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口腔某种损伤物质。不同的抗原产生不同的抗体,医学上称为特异抗体。
    3.细胞中介反应:即细胞免疫反应。细胞特指T细胞,T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到中间介导作用。
    4.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吞噬细胞功能的胞主要是指白细胞。吞噬功能大小与细胞数量有关。白细胞的数量在清晨和夜间最低,白天增加。它有助于控制口腔微生物,是口腔的主要防御屏障。

  • 第17题:

    简述焊芯和药皮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焊芯:导电、填充金属。
    药皮:稳定电弧、隔离空气、添加合金元素。

  • 第18题:

    简述酶是一种什么物质,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耐高温的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特异性,一种酶只对一类或一种物质的反应产生催化作用。

  • 第19题:

    乙酸镁法测定灰分乙酸镁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乙酸镁法中样品灼烧前加入乙酸镁乙醇溶液,可润湿和分散样品,在高温下变为氧化镁,提高了灰分的熔点,可避免熔融现象,缩短灰化时间。

  • 第20题:

    简述决定电位和决定电位物质,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决定电位某个单体系的含量比其他体系高得多,则该单体系的pE几乎等于混合复杂体系的PE。此电位被视作决定电位,该体系称决定电位体系。
    一般天然水体溶解氧是“决定电位”,而有机污染物积累的厌氧体系中有机物是“决定电位”。

  • 第21题:

    简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 第22题: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包括哪些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⑴mRNA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⑵tRNA携带转运氨基酸
    ⑶rRNA与蛋白质结合成的核蛋白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⑷原料二十种氨基酸
    ⑸酶氨基酸-tRNA合成酶(氨基酸的活化),转肽酶(肽链的延长)等。
    ⑹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长因子,终止因子,分别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延长和终止。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导致强度减弱,四种效应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四种效应(即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汤姆逊效应)的发生几率与入射光子能量及物质原子序数有关。一般说来,对低能量射线和原子序数高的物质,光电效应占优势,对中等能量射线和原子序数低的物质,康普顿效应占优势,对高能量射线和原子序数高的物质,电子对效应占优势,汤姆逊效应的影响大大低于上述叁个效应。
    在钢铁中,当光子能量在10keV时,光电效应占优势;随着光子能量的增大,光电效应比率逐渐减小,康普顿效应比率逐渐增大;在稍过100keV后两相等,此时汤姆逊效应趋于最大,但其发生率也不到10%,1MeV附近射线的衰减基本上都是康普顿效应造成的;电子对效应自1.02MeV以后开始发生,并随能量的增大发生几率逐渐增加,在10MeV附近,电子对效应与康普顿效应作用大致相等;超过10MeV以后,电子对效应对射线强度衰减起主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