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儒家“五常之道”。单选题()
A.恭宽信敏惠
B.温良恭俭让
C.忠孝勇恭廉
D.仁义礼智信
第1题:
A、五常说
B、四端说
C、三达德之说
D、六道之说
第2题:
述评儒家的“穷独达兼”的为人处世之道。
第3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普世性,体现了儒家的()。
第4题: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其中"五常"不包括()。
第5题:
儒家重视“三纲五常”以及出世的思想。
第6题:
儒家认为,事鬼之道与事人之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第7题:
西汉董仲舒所提出的“五常之道”是指()。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仁
义
信
智
第11题:
第12题:
儒家之道
道家之道
法家之道
墨家之道
第13题:
下列不属于儒家“五常”的是()。
第14题:
董仲舒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
第15题:
“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的主要思想,它是孔子首创的。
第16题:
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第17题:
《中庸》讲的道是什么?()
第18题:
道家推崇“无为”之道,反对儒家的“有为”之作。
第19题:
孟子
董仲舒
孔子
韩非
第20题:
道家
儒家
法家
墨家
第21题:
礼
义
智
德
第22题:
春
夏
秋
冬
第23题:
仁
义
礼
智
信
第24题:
仁
礼
法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