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发现1947年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1题:
A.中等收入陷阱
B.刘易斯拐点
C.囚徒困境
D.里昂惕夫之谜
第2题:
在“里昂惕夫之谜”进行解释时,()理论认为里昂惕夫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分析,若美国严重依赖某几种自然资源的进口,而国外开采这类资源的产业中消耗的资本一劳动比例大于其他输往美国的产品的同一比例,就会出现输入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现象。
第3题:
里昂惕夫悖论的经验研究结果是()。
第4题:
“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的,为验证()。
第5题:
里昂惕夫之谜是指实证检验发现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俄林-赫克歇尔资源禀赋理论一致。
第6题:
列昂惕夫反论包括以下解释,除了()。
第7题:
里昂惕夫之谜是对()理论的实证检验。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美国虽然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更高
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
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贸易
第10题:
“人力资本理论”
“要素密集倒转理论”
“自然资源特殊依赖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资本充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源于()。
第14题:
里昂惕夫之谜发现资本充裕的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第15题:
俄林认为,贸易的流向应该是()
第16题:
里昂剔夫之谜指的是里昂剔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1947年美国部分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分析后所得出的与()相反的结论,即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裕、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际上出口的却是()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密集型产品。
第17题:
用里昂惕夫反论的经验研究的结果是()。
第18题: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发现美国实际上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有悖于直觉的现象被称为“()”。
第19题:
里昂惕夫在1953年对美国进出口产品类型的经验研究中发现()
第20题:
虽然美国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
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
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
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NP的增长速度
第21题:
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美国实际上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第22题:
使用的是均衡分析方法
使用的是投入产出方法
结论支持了赫—俄—萨模型
结论是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具体计算的是美国对外贸易情况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