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认为作为一个统治者必须有更博大的胸襟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以下思想与之相通的是()
A.“仁、恕”
B.“兼爱,非攻”
C.人性本善
D.人性本恶
第1题: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送孟东野序(唐) 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犹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洗?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将“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句译为白话文。
第2题:
“信者信之,不信这亦信之,得信也”语出以下哪一经典?()
第3题: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说的。
第4题: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出自()。
第5题: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病,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的“良知”内涵是()
第6题:
()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7题:
《老子》
《论语》
《孟子》
第8题:
臣之所好者,道也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内外之称,在心为德
用财不费,民德不劳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德胜不狎侮
第13题:
翻译: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垣墉两字都是墙的意思),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第14题:
吾人应亲近贤师益友,古人云,道吾善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夫维摩诘能道人错,正是善知识,佛之十大弟子,当该常去亲近,况有师命使其问疾,为何都不肯去?
第15题:
请用斜线“/”为下面的古文断句。博爱之谓仁行而宣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第16题:
孟子的学说中:我们诚心修炼的时候要做到()。
第17题:
关于道德价值观,《尚书》提出()。
第18题:
下面各句,“所”字结构作主语的有()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从之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