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密度指景园环境中景物要素在一定空间容积中的占比。
第1题:
货舱容积中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占整个货舱容积数的百分比,称为()。
第2题:
()为了突出优美景色,常将视线两侧的较贫乏的景观,利用树丛、树列、山石、建筑等加以隐蔽,形成了较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的景物。
第3题:
将景物引入本景空间,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的造景手法称为()。
第4题:
中国园林艺术善于在流动中造景,其空间景观具有明显的()的艺术效果。
第5题:
在园林绿地中凡是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均为(),又称抑景。
第6题:
汇集所有外围环境的风景要素并纳入造园空间景观体系,从而极大扩展园林空间景观内容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特点,被叫做()。
第7题:
园路的基本功能有()。
第8题:
光与影在风景摄影中的作用是()。
第9题:
第10题:
抑景
对景
借景
框景
第11题:
表现景物的质感、轮库、形状、色彩和影调
表现景物的立体感
表现景物的环境氛围
表现景物的空间深度
第12题:
渲染气氛,创造意境
影响空间的比例
参与造景
协调空间环境
组织排水
第13题:
园路的造景功能体现在()。
第14题:
园路的功能有划分空间、组织空间、构成园景和组织排水。
第15题:
下列关于不同环境的栏杆形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16题:
景观设计中,为突出前方主景,把视线两侧的景物进行遮挡,如用建筑、山体、树木等形成狭长的空间的设计手法称为()。
第17题:
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所占的空间体积称为()
第18题:
园林中将视线两侧较为贫乏的景观,利用树丛、树列、山石、建筑等加以隐蔽,形成较为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的景物,这种左右两侧起隐蔽作用的前景称为()。
第19题:
城市设计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研究城市空间的构成及其要素,所谓城市空间的“质”是指城市空间的()(function);“量”则指其()(intensity),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单价、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开发速度等。
第20题:
在风景园林构成要素中,()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是景观中最富有变化的因素,可使园林空间变得有生机和美感。
第21题:
在狭长的环境中,宜采用贴边布置,以充分利用空间;
在宽敞的环境中,可采用展示性栏杆围合空间,构成一定可视范围的环境;
在背景景物优美的环境中,可采用轻巧、通透的造型,便于视景连续;
在背景景观不太良好的环境中,宜采用通透的造型。
第22题:
借景
障景
夹景
框景
第23题:
因地制宜
构园得体
巧于因借
统筹全局
第24题:
抑景
夹景
借景
对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