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运算的法则可概括为:有0得 ,全1得 ;类似地或运算的法则为: .
A.0;1;有1得1,全0得0
B.1;0;有1得1,全0得0
C.1;0;有0得0,全1得1
D.1;0;有0得1,全1得0
第1题:
第2题:
A、输入有“0”,输出为“0”
B、输入全1,输出为1
C、输入有1,输出为1
D、输入全0,输出为1
答案:B
解析:
与运算的规则:两个同时为1,结果为1,否则为0
第3题:
要判断字长为16 位的整数 a 的低四位是否全为 0,则( )
A.将 a 与 0x000F 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 0B.将 a 与 0x000F 进行"逻辑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 FC.将 a 与 0xFFF0 进行"逻辑弄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D.将 a 与 0xFFF0 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 F
第4题:
符合有“0”得“0”,全“1”得“1”逻辑关系的逻辑门是()
第5题:
符合有“1”得“1”,全“0”得“O”的逻辑关系的逻辑门是()。
第6题:
两个逻辑变量,只要有一个为0,其运算结果就为0,这是()。
第7题:
逻辑运算是最基本的基于“真/假”值的运算,也可以被看作是基于“1/0”的运算,1为真,0为假。关于基本逻辑运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8题: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第9题:
符合“1”得“0”,全“0”得“1”逻辑关系的逻辑门是()
第10题:
运算结果不为0,运算结果为负
运算结果不为0,运算结果为正
运算结果为0,运算结果为负
运算结果为0,运算结果为正
第11题:
感知运算
前运算
具体运算
形式运算
第12题:
A·1=A;A+1=A
A·1=A;A+1=1
A·0=A;A+0=A
A·0=A;A+0=A
第13题:
A、全0得1见1得0
B、全1得0见0得1
C、全1得1全0得0
第14题:
要判断宇长为 16 位的整数 a 的低四位是否全为 0,则( )。
A. 将 a 与0x000F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B. 将 a 与0x000F进行"逻辑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C. 将 a 与0x000F进行"逻辑异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D. 将 a 与 0x000F 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
第15题:
第16题:
符合有“0”得“0”,全“1”得“1”的逻辑关系的逻辑门是()。
第17题:
两个逻辑变量,要两个同时为1,其运算结果才为1,这是()。
第18题:
下列选项中,与成员变量共同构成一个类得是()
第19题: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第20题:
逻辑的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
第21题:
无进位,运算结果为0,运算结果为负
无进位,运算结果非0,运算结果为正
有进位,运算结果非0,运算结果为正
有进位,运算结果为0,运算结果为负
第22题:
“与”运算是“有0为0,全1为1”;
“或”运算是“有1为1,全0为0”;
“非”运算是“非0则1,非1则0”;
“异或”运算是“相同为1,不同为0”。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与运算
或运算
非运算
与非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