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投入是2。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劳动投入是1。假定世界相对需求满足:对苹果的需求/对香蕉的需求=香蕉价格/苹果。 (1)描述两国的贸易模式。 (2)通过PPF的移动,说明两国能从贸易中获利。
第1题:
A、贸易发生,本国出口B产品,进口A产品
B、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产品,进口B产品
C、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B两种产品,外国进口两种产品
D、贸易不能发生
第2题:
A.大于0
B.大于1
C.等于1
D.等于0
第3题:
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10单位劳动与8单位资本,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12单位劳动与6单位资本,如果本国有100单位劳动与50单位土地,外国有80单位劳动与6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A.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B. 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C.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X产品
D. 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Y产品
第4题:
小明要去买苹果、香蕉、梨三种水果,如果他买4斤苹果、1斤香蕉和7斤梨需花费37元,如果买5斤苹果、1斤香蕉和9斤梨,那么要花费45元,买苹果、香蕉、梨各1斤需花多少钱?( )
A.8元
B.13元
C.14元
D.20元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一株“国光”苹果树,于开花前去雄,并授予“黄香蕉”品种苹果的花粉,所结果实的口味应是()
第8题:
某人消费苹果与香蕉,而且处于消费者均衡。最后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最后一根香蕉的边际效用为5。如果苹果的价格为0.5元,我们就知道,香蕉的价格应为()
第9题:
本国生产A、B、C、D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2、4、8、30,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
第10题:
假设要素(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完全竞争,商品价格为10,工资率为50。某企业投入1,2,3,4,5单位劳动所得到的产出为12,20,26,30,32。那么该企业应该投入多少单位的劳动?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A、不能发生
B、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B两种产品,外国进口
C、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产品,进口B产品
D、贸易发生,本国出口B产品,进口A产品
第14题:
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20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与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0单位劳动与5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B.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C.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X产品
D.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Y产品
第15题:
关于准则Like"[!香蕉,菠萝,土豆]",以下满足准则的是( )。
A.香蕉
B.菠萝
C.苹果
D.土豆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指()
第19题:
“香蕉苹果”这个概念组配为“带有香蕉味的水果+苹果”,其组配采用的是叙词语言。
第20题:
某人消费苹果和香蕉。假定他的收入增加了一倍,苹果与香蕉的价格也上升了一倍。那么,他的预算线将()。
第21题: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第22题:
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20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与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0单位劳动与5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第23题: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收入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品价值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工资投入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