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语文和数学都属于工具性课程,所以这两门课程在体现工具性的作用是相同的。
第1题:
A、人文性与工具性
B、科学性与人文性
C、思想性与工具性
D、工具性与文化性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赵、钱、孙、李、周五位教师,要承担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五门课程。已知赵熟悉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程,钱熟悉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四门课程,孙、李、周三人都只熟悉数学和物理两门课程。问能否安排他们五人每人只上一门自己所熟悉的课程,使得每门课都有人教,说明理由。
第4题:
第5题: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第6题:
工具说的“工具性”推理是,“语文课是学语言的”,而“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所以“语文课具有工具性”。
第7题: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8题:
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观点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工具性
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11题:
第12题:
思想性
人文性
工具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A.认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B.认识语文课程的交际工具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认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的能力的关系,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强调结论。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还具有()性、()性和()。
第18题:
工具说的“思想性”推理是,“语文课是学语言”的,而“语言是工具”,所以“语文课有工具性”。
第19题:
小学语文课程性质()。
第20题:
经计算,数学与计算机这两门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是0.72,可见这两门课程( )。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中度相关
高度相关
极高相关
正常相关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