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及时掌握围岩变形状态、合理选择支护时机和参数等角度来说, 是新奥法的要素
第1题:
A.自承
B.防止岩体
C.应力
D.平面变形
第2题:
第3题:
新奥法施工允许隧道围岩变形,直到变形稳定后才进行支护。
第4题:
在开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中,下列()说法体现了新奥法的技术原则。
第5题:
水工隧洞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作用。通过量测围岩变形,掌握围岩变形动态,对围岩稳定作出判断,验证施工程序,选择合理的支护时机和检验支护的实际效果,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第6题:
作为新奥法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之一,“早喷锚”是指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可使围岩变形进入受控制状态,其主要目的是()
第7题:
新奥法是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的支护手段,通过监控量测围岩的变形,便于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一种施工方法。
第8题:
采用喷锚支护主动加固围岩
采用喷锚支护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
不允许围岩变形
允许围岩“卸压”变形的同时限制围岩产生有害变形
第9题:
充分利用岩体强度,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利用支护结构承担全部围岩压力
及时进行初期锚喷支护,控制围岩变形,使支护和围岩共同协调作用
及早进行衬砌支护,使衬砌结构尽早承担围岩压力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限制围岩变形
超前支护后支点
承受部分松弛荷载
阻止围岩松动
形成“组合梁”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不符合新奥法的基本特点。
第16题:
新奥法作为一种开挖隧道的地下工程方法,()反映了其主要特点。
第17题:
新奥法设计施工中应遵守“紧封闭”原则,其主要内容是()
第18题:
新奥法隧道施工中钢拱架的作用是()。
第19题:
新奥法设计认为,围岩是三位一体的,即()、()和(),支护结构承受的荷载是变形压力。
第20题:
井巷工程位置的布置应选择在围岩强度条件相对弱的岩层
施工中尽量避免围岩破坏,采用合理的破岩和掘进方法
及时并合理采用支护方式、方法
采用柔性支护使围岩有适当的变形而发挥其自承能力
采用可缩性支护使围岩有适当的变形而发挥其自承能力
第21题:
第22题:
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
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二次衬砌紧跟初期支护施工,阻止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支护结构断面及早闭合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支护体系设计时不考虑围岩的自承能力
新奥法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围岩充分松动变形后再衬砌支护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围岩压力充分释放后再衬砌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