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电子信号在(0,T)时间内随机地出现。设0<s<t<T,则若已知信号在s时刻前不出现,求在(s,t)内出现的概率。”相关问题
  • 第1题:

    电路如题6-16图所示,开关S断开已很久,在t=0时开关S转换,求t≥0时电流i(t)。


    答:
    当开关闭合后,开关将电路分制成两个独立的闭合回路,每个闭合回路构成一个一阶电路。所以此题仍然是一个一阶电路问题。
    计算初始值。在换路前稳态电路如题解6-16图(a)中,求得iL(0_)=0A.uc(0_)=40-4=36V。根据换路定则,有
    iL(0+)=iL(0_)=0A      uc(0+)=uc(0_)=36V
    换路后电路如题解6-16图(b)所示。分别计算各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电感所处电路的

  • 第2题:

    电路如题6-17图所示,在t<0时.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开关S由1端接至2端,求t>0时的电容电压uc(t)。


    答:

  • 第3题:

    在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t=0时闭合开关,求换路后iL(t)。


    参考答案:

  • 第4题:

    在执行以下程序时,为了使输出结果为t=4,给a和b输入的值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main() { int s,t,a,b; scanf("%d%d",&a,&B) ; s=1;t=1; if(a>0)s=s+1; if(a>B) t=s+t; else if(a==B) t=5; else t=2*s; printf("t=%d\n",t); }

    A.a>b

    B.a<b<0

    C.0<a<b

    D.0>a>b


    正确答案:C
    解析:要使输出结果为t=4,必须要执行elset=2*s;和if(a>b)t=s+t;语句。如果执行if(a>b)t=s+t;语句,则条件为a>b,要求s=3,在该语句前面的语句中没有条件可以满足s=3;如果孰行elset=2*s;语句,则条件为ab,要求s=2,需要执行if(a>0)s=s+1;语句,所以应满足条件0ab。

  • 第5题:

    动点A和B在同一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分别为


    其中x、y以cm计,t以s计,则两点相遇的时刻为(  )。

    A、 t=1s
    B、 t=0、5s
    C、 t=2s
    D、 t=1、5s

    答案:A
    解析:
    相遇时有

    联立方程组,解得t=1s。所以A、B两点在t=1s时相遇。

  • 第6题:

    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时打开,在t≥0+后电容电压UC(t)为(  )。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已知开关闭合前电容两端电压Uc(0-)=6V,t=0时刻将开关S闭合,t≥0时,电流i(t)为(  )。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该电路图为一阶电路,没有独立电源,在t≥0时由电容进行放电,故所求i(t)为零输入响应。对于R、C电路,时间常数,故需要求出该电路的等效电阻。把电容两端断开,对左侧剩余电路进行等效,根据诺顿定理,并上一独立电流源,其电流大小和方向均与图中I相同,设流过2kΩ电阻电流为I1由KVL得电流源两端电压:

  • 第8题:

    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

    A.ΔH-TΔS>0,ΔS<0
    B.ΔH-TΔS<0,ΔS>0 ? ? ? ?
    C.ΔH-TΔS>0,ΔS>0
    D.ΔH-TΔS<0,ΔS<0?

    答案:A
    解析:
    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成的复合判据适合于所有过程,该条件下,蔗糖溶于水能够自发进行,故ΔH-TΔS<0;蔗糖分子由规则的晶体状态变为能自由移动的“无序”状态,为熵增加的过程。

  • 第9题:

    在298K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6g。如将1molNaCl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AS和熵如何变化( )。

    A.△H-T△S>0,△S<0
    B.△H-T△S<0,△S>0
    C.△H-T△S>0,△S>0
    D.△H-T△S<0,△S<0

    答案:B
    解析:
    NaCl(S)溶解于水中是自发进行的过程,故△H-TAS<0;NaCl(S)=NaCl(aq),体系的混乱度增大,△S>0。

  • 第10题:

    求串T在主串S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操作是()。


    正确答案:Index(S,T,pos)

  • 第11题:

    对于一阶环节,当输入信号X(t)=A时,输出信号Y(t)若以()的速度恒速上升,当达到稳态值Y(∞)=KA时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 A、在t任意时刻
    • B、在t=0时刻
    • C、在t=∞时刻
    • D、在t>0时刻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质点的位矢为r,速度为v,速率为v,t 至(t +Δt)时间内的位移为Δr,路程为Δs,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或称Δ|r|),平均速度为v,平均速率为v。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Δr|=Δs=Δr
    • B、|Δr|≠Δs≠Δr,当Δt→0时有|dr|=ds≠dr
    • C、|Δr|≠Δr≠Δs,当Δt→0时有|dr|=dr≠ds
    • D、|Δr|≠Δs≠Δr,当Δt→0时有|dr|=dr=ds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电路如题6-18图所示(图中r=5Ω),开关S断开已很久,在t=0时开关S闭合,求t≥0时电感电流il(t)。


    答:

  • 第14题:

    在题6-13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于1端已经很久,t=0时开关S由1端接至2端,求t>0的电容电压uc(t)和电流i(t)。


    答:

  • 第15题:

    在执行以下程序时,为了使输出结果为t=4,则给a和b输入的值应当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a=InputBox(“a=”) b=InputBox(“b=”) s=1 t=1 If a>0 Then s=s+1 End If If a>b Then t=s+1 Else If a=b Then t=5 Else t=2*s End If End If Print t

    A.a>b

    B.a<b<0

    C.0<a<b

    D.0>a>b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注意掌握If语句的使用。如果a>O,执行s=s+1,使s的值为2;当ab时,执行t=2*s,即t=2*2=4。所以,为了使输出结果为t=4,则给a和b输入的值应当满足的条件是0ab。

  • 第16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函数,填补C函数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案纸的对应栏目内。 【说明】 字符串是程序中常见的一种处理对象,在字符串中进行子串的定位、插入和删除是常见的运算。 设存储字符串时不设置结束标志,而是另行说明串的长度,因此串类型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 Char *str; //字符串存储空间的起始地址 int length; //字符串长 int capacity; //存储空间的容量 ﹜SString;

    【函数1说明】 函数indexStr(S,T,pos)的功能是:在S 所表示的字符串中,从下标pos开始查找T所表示字符串首次出现的位置。方法是:第一趟从S中下标为pos、T中下标伟0的字符开始,从左往右逐个对于来比较S和T的字符,直到遇到不同的字符或者到达T的末尾。若到达T的末尾,则本趟匹配的起始下标pos为T出现的位置,结束查找;若遇到了不同的字符,则本趟匹配失效。下一趟从S中下标pos+1处的字符开始,重复以上过程。若在S中找到T,则返回其首次出现的位置,否则返回-1。 例如,若S中的字符为伟”students ents”,T中的字符串伟”ent",pos=0,则T在S中首次出现的位置为4。 【C函数1】 int index Str(SString S ,SString T,int pos) ﹛ int i,j: i (S.length<1||T.length<1||pos+T.length-1) return-1; for(i=pos,j=0;i<S.length &&j<T.length;)﹛ if (S.str[i]==T.str[j])﹛ i++;j++; ﹜ else﹛ i=( 1 );j=0 ﹜ ﹜ if ( 2 )return i -T.length; return-1; ﹜ 【函数2说明】 函数 eraseStr(S,T}的功能是删除字符串S中所有与T相同的子串,其处理过程为: 首先从字符串 S 的第一个字符(下标为0)开始查找子串T,若找到〈得到子串在S中的起始位置),则将串 S 中子串T之后的所有字符向前移动,将子串T覆盖,从而将其删除,然后重新开始查找下一个子串T,若找到就用后面的宇符序列进行覆盖,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将S中所有的子串T删除。 例如,若字符串 S为 “12ab345abab678”、T为“ab”。第一次找到“ab”时(位置为2),将“345abab678”前移,S 中的串改为“12345abab678” ,第二次找到“ab”时(位置为 5);将“ab678”前移,S中的串改为“12345ab678”,第三次找到“ab”时(位置为5);将“678”前移 ,S中的串改为“12345678 ”。 【C函数2】 Void eraseStr(SString*S,SStringT) ﹛ int i; int pos; if (S->length<1||T.length<1||S->length<T.length) return; Pos=0; for(;;)﹛ //调用indexStr在S所表示串的pos开始查找T的位置 Pos=indexStr( 3 ); if(pos=-1) //S所表示串中不存在子串T return; for(i=pos+T.length;i<S->length;i++) //通过覆盖来删除自串T S->str[( 4 )]=S->str[i]; S->length=( 5 ); //更新S所表示串的长度 ﹜ ﹜


    正确答案:
    (1)i+1
    (2)j==T.length
    (3)S,T,pos
    (4)i-T.length
    (5)S ->length -T.length

  • 第17题:

    【试题三】阅读下列说明和 C 函数,填补 C 函数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案纸的对应栏目内。【说明】字符串是程序中常见的一种处理对象,在字符串中进行子串的定位、插入和删除是常见的运算。设存储字符串时不设置结束标志,而是另行说明串的长度,因此串类型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char*str //字符串存储空间的起始地址int length //字符串长int capacity //存储空间的容量﹜SString;【函数 1 说明】函数 indexStr(S,T,pos)的功能是:在 S 所表示的字符串中,从下标 pos 开始查找 T 所表示字符串首次出现的位置。方法是:第一趟从 S 中下标为 pos、T 中下标伟 0 的字符开始,从左往右逐个对于来比较 S 和 T 的字符,直到遇到不同的字符或者到达 T 的末尾。若到达 T 的末尾,则本趟匹配的起始下标 pos 为 T 出现的位置,结束查找;若遇到了不同的字符,则本趟匹配失效。下一趟从 S 中下标 pos+1 处的字符开始,重复以上过程。若在 S 中找到 T,则返回其首次出现的位置,否则返回-1。例如,若 S 中的字符串伟″students ents″,T 中的字符串伟″ent″,pos=0,则 T 在 S 中首次出现的位置为 4。【C 函数 1】int indexStr(SString S ,SString T,int pos)﹛int i,j:if(S.length<1||S.lengthleght<1||T.length<1||S->lengthlength;i++) //通过覆盖来删除自串 TS->str[()]=S->str[i];S->length=(); //更新 S所表示串的长度﹜﹜


    答案:
    解析:
    (1)i+1(2)j==T.length(3)S,T,pos(4)i-T.length(5)S ->length -T.length
    【解析】

    函数1为字符串匹配,算法为:先判断字符串S和T的长度,如果为空则不用循环,另外,如果字符串S的长度<字符串T的长度,那字符串S中也不能含有字符串T,也无需进行匹配。那当上述情况都不存在时,即需要进行循环。即从S的第一个字符开始,与T的第一个字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S的第二个字符和T的第二字符进行比较,再相等就再往后移动一位进行比较,依次直到字符串T的结尾,也就是说j=T,.length。当某一个字符与T的字符不相等时,那么字符串S就往下移一位,再次进行与T的第一个字符进行比较,此时j恢复初始值,j=0。函数2为字符串的删除运算。首先,要调用函数 indexStr,需要三个参数,字符串S、字符串T和pos。然后删除的字符串的位置为删除初始点的位置到其位置点+字符串T的长度,并将后面的字符串前移。而删除T字符串后,字符串S的总长度变化,需减去字符串T的长度。

  • 第18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经处于稳态,在t = 0时开关S闭合。开关S闭合后的uc(t)为( )。



    答案:B
    解析:
    解(1)求 uc(0+)。如图 a)所示,uc(0+)=uc(0-)=10V。

    (2)求uc(∞)。t=∞时的电路如图b)所示,由KVL得:i(4+6) + 10=20,则i=1X10-3A,所以 Uc(∞) = 1 X 10-3 X 6 X 103 + 10=16V。

    答案:B

  • 第19题:

    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

    A.ΔH-TΔS>0,ΔS<0
    B.ΔH-TΔS<0,ΔS>0
    C.ΔH-TΔS>0,ΔS>0
    D.ΔH-TΔS<0,ΔS<0

    答案:D
    解析:
    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成的复合判据适合于所有过程,该条件下,蔗糖溶于水能够自发进行,故ΔH-TΔS<0;蔗糖分子由规则的晶体状态变为能自由移动的“无序”状态,为熵增加的过程。

  • 第20题:

    一质点沿半径R=1.6m的圆周运动,t=0时刻质点的位置为θ=0,质点的角速度w0=3.14s-1.若质点角加速度a=1.24t s-2。求:t=2.00 s时质点的速率、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答案:
    解析:
    角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根据角速度公式,质点在t=2s时的角速度为:

  • 第21题:

    已知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路程函数S(t)是二次函数,当时间t=0、1、2时,S(t)的值分别是0、3、8。路程函数是()

    • A、S(t)=∫083t2dt
    • B、S(t)=ds/dt+t2
    • C、S(t)=t3+3t
    • D、S(t)= t2+2t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若INDEX(S,T)表示求T在S中的位置的操作,则对于S=“Beijing&Nanjing”,T=“jing”,INDEX(S,T)=()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若f(t)<----->F(s),Re[s]>s0,且有实常数t0>0,则()

    • A、f(t-t0)e(t-t0)<----->e-st0F(s)
    • B、f(t-t0)e(t-t0)<----->e-st0F(s),Re[s]>s0
    • C、f(t-t0)e(t-t0)<----->est0F(s),Re[s]>s0
    • D、f(t-t0)e(t-t0)<----->e-st0F(s),Re[s]>0

    正确答案:B

  • 第24题:

    单选题
    若INDEX(S,T)表示求T在S中的位置的操作,则对于S=“Beijing&Nanjing”,T=“jing”,INDEX(S,T)=()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