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当αY(H) = 1时,表示没有配位剂的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
第1题: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 )。 .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曲线(林旁曲线)表示的是各金属离子能准确滴定的最高pH值;
E.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第2题:
当M与Y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种络合剂L存在,若αM(L)=1,则表示()
第3题:
EDTA酸效应系数αY(H)随溶液中pH值变化而变化;pH值低,则αY(H)值高,对配位滴定有利。
第4题:
称量分析中,在加入过量沉淀剂的同时,除了同离子效应之外,还必须注意过量沉淀剂的混合效应和()。
第5题:
在配位反应中,对络合剂Y的副反应主要是()。
第6题:
EDTA的副反应有()。
第7题:
当溶液中存在其它配位剂时,表现稳定常数不仅要考虑酸效应的影响,而且要考虑配位效应的影响。()
第8题:
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通常有哪些副反应()
第9题:
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何种正确()
第10题:
配位物稳定常数
酸效应系数
配位效应系数
金属指示剂
掩蔽剂
第11题:
K’MY=C’MY/C’M•C’Y
K’MY=[MY]/C’M•C’Y
K’MY=[MY]/[M][Y]
K’MY=KMY/αM(L)•αY(H)
第12题:
酸效应系数αY(H)
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αY(H)
酸效应系数αY(H)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αY(H)
配合物稳定常数KMY和KNY之比值
第13题:
第14题:
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
第15题:
当M与Y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配位剂L存在,aM(L)=l时表示()。
第16题: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
第17题:
与配位滴定所需控制的酸度无关的因素为()
第18题:
表观稳定常数是利用()进行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第19题:
在配位滴定中EDTA通常有哪些副反应()
第20题:
αY=αY(H)(),说明()
第21题:
在一定酸度下,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时,影响络合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第22题:
M与L没有副反应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M的副反应较小
C’’M=[M]
第23题:
酸效应与配位效应
酸效应与共存离子效应
水解效应与配位效应
配位效应与共存离子效应
第24题:
无酸效应
无共存离子效应
共存离子效应严重
无配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