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以下脊髓损伤的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浴缸转移
第1题:
A.此项技术对患者功能水平要求较高
B.是由患者独立完成转移活动,不需他人辅助
C.床、轮椅等转移用具在构造、位置上要利于患者完成转移活动
D.有多种独立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法为首选
E.转移过程要注意患者安全。
第2题:
A.轮椅到马桶的转移
B.轮椅到椅子的转移
C.轮椅到浴盆的转移
D.轮椅到地板的转移
E.轮椅到床的转移
第3题:
A.C6及以下
B.C7及以下
C.C8及以下
D.T1及以下
E.T2及以下
第4题:
第5题:
肱三头肌有神经支配的四肢瘫患者可完成()。
第6题:
关于脊髓损伤患者轮椅与马桶之间转移的条件,错误的是()。
第7题:
关于脊髓损伤患者轮椅与马桶之间转移的条件,正确的是()。
第8题:
轮椅到马桶的转移
轮椅到椅子的转移
轮椅到浴盆的转移
轮椅到地板的转移
轮椅到床的转移
第9题:
C6及以下
C7及以下
C8及以下
T1及以下
T2及以下
第10题:
榀独立完成床-轮椅、卫生间转移
轮椅独立,用连腰带的支具扶拐短距离步行
独立穿上衣,基本独立完成转移
生活能力为大部自理
生活基本自理
第11题: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仅根据其运动损伤平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
C7~T5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在轮椅上独立
C1~C6脊髓损伤,患者不能步行,在轮椅上可独立
T6以下脊髓损伤,不可能恢复步行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仅根据其感觉损伤平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
第12题:
转移进浴盆后才能注满水
离开浴盆前要排空水
浴盆底部必须放置防滑垫
浴盆周围的墙上必须容易安装高度合适的安全扶手
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才能独立完成由轮椅向浴盆的转移
第13题:
A.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B.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C.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D.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E.以上均对
第14题:
A.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B.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C.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D.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E.仅T1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第15题:
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其不同的损伤平面与功能恢复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C~T
节段损伤借助轮椅可基本独立
B、C节段损伤为大部分依赖
C、T~T
节段损伤借助轮椅可完全独立
D、C节段损伤借助轮椅需小部分依赖
E、T~T
节段损伤可进行治疗性步行
第16题:
第17题:
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独立完成由轮椅向浴盆的转移,错误的是()。
第18题:
C7-8脊髓损伤的预后可达到的日常自理能力为().
第19题:
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其不同的损伤平面与功能恢复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20题:
转移前浴盆应注满水,离开前排空水
浴盆底部必须放置防滑垫
浴盆周围的墙上必须容易安装高度合适的安全扶手
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才能独立完成由轮椅向浴盆的转移
C8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才能独立完成由轮椅向浴盆的转移
第21题:
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轮椅与地之间的转移
轮椅与汽车之间的转移
轮椅与坐便器之间转移
轮椅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第22题:
C7~T1节段损伤借助轮椅可基本独立
C4节段损伤为大部分依赖
T2~T6节段损伤借助轮椅可完全独立
C5节段损伤借助轮椅需小部分依赖
T6~T12节段损伤可进行治疗性步行
第23题:
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以上均对
第24题:
偏瘫患者在独立由坐位进出浴盆时,患者驱动轮椅与浴盆成45度角
四肢瘫患者在床与轮椅之间转移时与床成20——30度角
截瘫患者在轮椅与座椅之间的转移训练时,两椅互成60度角
截瘫患者独立由轮椅到浴盆的侧方转移(从右侧转移)时,轮椅从右侧接近浴盆,与浴盆成60度角
截瘫患者从床到轮椅的转移时需卸下近侧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