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6岁,40天来皮肤黄染,瘙痒明显,尿如浓茶,大便色浅。食欲稍差,轻度乏力。化验:ALT250IU/L、AST160IU/L、TBIL290μmol/L、DBIL 200μmol/L、ALP380IU/L、γ-GT400IU/L,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黄疸型肝炎B、急性重型肝炎C、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D、急性淤胆型肝炎E、总胆管结石

题目

女性,26岁,40天来皮肤黄染,瘙痒明显,尿如浓茶,大便色浅。食欲稍差,轻度乏力。化验:ALT250IU/L、AST160IU/L、TBIL290μmol/L、DBIL 200μmol/L、ALP380IU/L、γ-GT400I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

D、急性淤胆型肝炎

E、总胆管结石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女性,26岁,40天来皮肤黄染,瘙痒明显,尿如浓茶,大便色浅。食欲稍差,轻度乏力。化验:ALT250IU/L、AST1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症状与体征哪项与甲型病毒性肝炎不相关

    A、起病发热、乏力、厌食、巩膜黄染

    B、乏力、厌食、恶心、尿色加深

    C、腹胀、肝质地硬、脾大

    D、皮肤黄染、轻度瘙痒

    E、腹软、肝大质软、轻度叩击痛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女性,50岁。长期乏力、食欲不振5年,皮肤瘙痒半年伴皮肤黄染,粗糙。查:巩黄(+),双眼睑内眦黄色扁平斑块;肝大肋下5cm,质硬,脾大肋下5cm;化验: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本例中与诊断无关的是()。

    A长期乏力、食欲不振

    B皮肤瘙痒

    C皮肤黄染

    D黄斑瘤

    E中年女性


    A

  • 第3题:

    9、下列症状与体征哪项与甲型病毒性肝炎不相关:

    A.起病发热,乏力、厌食、巩膜黄染

    B.乏力、厌食、恶心、尿色加深

    C.肝质地硬、脾大

    D.皮肤黄染、轻度瘙痒


    C

  • 第4题:

    下列症状与体征哪项与甲型病毒性肝炎不相关

    A.起病发热、乏力、厌食、巩膜黄染
    B.乏力、厌食、恶心、尿色加深
    C.腹胀、肝质地硬、脾大
    D.皮肤黄染、轻度瘙痒
    E.腹软、肝大质软、轻度叩击痛

    答案:C
    解析:
    考点:甲型肝炎;精析:甲型病毒性肝炎起病急,主要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腹痛、肝区痛及肝功能异常。黄疸期,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随后眼黄,尿黄如浓茶。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故A、B、D、E均符合甲肝的临床表现,C.肝质地硬属于肝脏严重损害后症状,甲型病毒性肝炎肝肿大质地软,排除之。故本题答案为C。避错:本题容易误选E,一般理解腹软、肝大质软、轻度叩击痛和甲型病毒性肝炎没有直接联系,应该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掌握。

  • 第5题:

    男性,25岁,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1周来诊。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偶尔呕吐,曾按上感和胃病治疗无好转。1周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瘙痒,大便正常,睡眠稍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5℃,P80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刚及,腹水征(-),下肢不肿。化验:血Hb126g/L,WBC5.2×10/L,N65%,L30%,M5%,PLT200×10/L,网织红细胞1.0%,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大便颜色加深,隐血(-),问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并请说明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计划。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
    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
    1.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
    2.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验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
    二、鉴别诊断
    1.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类型
    2.溶血性黄疸
    3.肝外阻塞性黄疸
    三、进一步检查
    1.肝功能(包括血胆红素)
    2.肝炎病毒学指标
    3.腹部B超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
    2.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拉咪夫定等
    3.护肝药物、退黄治疗
    4.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