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神经-肌接头处,进入神经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成正比的离子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运动神经兴奋时,哪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

    A.Ca+

    B.Na+

    C.K+

    D.Mg2+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

    A.不释放ACh

    B.少量囊泡随机释放ACh

    C.大量囊泡量子式释放 ACh

    D.大量囊泡交替释放 ACh

    E.大量合成及储存ACh


    参考答案:B

  • 第3题:

    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1对1关系是因为( )。

    A.ACh囊泡的随机释放

    B.ACh囊泡的释放不足

    C.ACh囊泡的量子式释放

    D.一次神经冲动释放的ACh量足够多

    E.一次神经冲动引起的终板电位幅度较大


    正确答案:DE

  • 第4题:

    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的囊泡( )

    A.不释放ACh
    B.有少数囊泡随机释放
    C.有少数囊泡依次轮流随机释放
    D.每秒钟约有200~300个囊泡释放

    答案:B
    解析:
    运动神经末梢有大量直径约50 nm的囊泡,每个囊泡中贮存的ACh量是相当恒定的。一次动作电位的到达,能使大约200~300个囊泡的内容排放,这些囊泡中的ACh,可使运动终板产生约50~60mV的终板电位。一个囊泡中的ACh可引起终板膜上产生去极化电位(微终板电位,约0.4 mV)在安静时,无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有个别的囊泡自发排放,终板膜产生的去极化电位均为微终板电位的倍数,说明释放的ACh是以囊泡为单位的。目前认为,这些少数囊泡的自发排放是随机的,不是有规律地依次轮流进行的。

  • 第5题:

    在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对突触小泡内ACh的释放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A.接头前膜处Ca2+内流B.接头前膜处Ca2+外流C.接头前膜处Na+内流D.接头前膜处K +外流


    答案:A
    解析:
    在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Ca2 +通道开放—Ca2 + 内流—ACh囊泡破裂释放—ACh进入接头间隙—终板膜对Na +通透性增高—Na+内流—终板电位—当总 和达阈电位时产生肌细胞动作电位。可见对突触小泡内ACh释放至关重要的是接头前膜处Ca2 +的内流。

  • 第6题:

    引起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递质最关键的是

    A.神经末梢处K内流
    B.神经末梢处K外流
    C.神经末梢处Ca内流
    D.神经末梢处Na外流
    E.神经末梢处Ca外流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在骨骼肌神经一肌接头处,对突触小泡内ACh的释放至关重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突触由_________(神经末梢)、_________和_________(肌膜)组成。_________膨大无髓鞘,内含储存神经递质_________的许多囊泡,_________可释放到_________;_________有许多皱褶形凹陷,_________在皱褶隆起部存在。


    正确答案: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乙酰胆碱;乙酰胆碱;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

  • 第9题:

    可乐定的降压机制是()

    • A、阻止DA和NA进入囊泡,使囊泡中递质耗竭
    • B、在脑内转化成甲基NA,激动中枢的α2受体
    • C、兴奋中枢的α2受体和咪唑啉受体
    • D、对交感神经末梢有膜稳定作用,阻止NA的释放
    • E、激动交感神经末梢α2受体,阻止NA释放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甲基多巴的降压机制是()

    • A、阻止DA和NA进入囊泡,使囊泡中递质耗竭
    • B、在脑内转化成甲基NA,激动中枢的α2受体
    • C、兴奋中枢的α2受体和咪唑啉受体
    • D、对交感神经末梢有膜稳定作用,阻止NA的释放
    • E、激动交感神经末梢α2受体,阻止NA释放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
    A

    Ca2+

    B

    Mg2+

    C

    Na+

    D

    K+

    E

    Cl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  )
    A

    Ca2+

    B

    Mg2+

    C

    Na+

    D

    K+

    E

    C1-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交关系

    A.Ca2+

    B.Mg2+

    C.Na+

    D.K+

    E.Cl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微终板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A.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一个递质分子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B.肌接头后膜上单个受体离子通道开放

    C.单囊泡递质自发释放引起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D.神经末梢单个动作电位引起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下列因素中可使骨骼肌收缩加强的是

    A.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末梢上Ca2+的通道

    B.阻断神经末梢ACh的释放

    C.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胆碱酯酶

    D.阻断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门控通道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在突触传递中,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数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活化区面积的大小
    B.进入末梢的Ca2+量
    C.末梢内囊泡的大小
    D.囊泡内递质的含量

    答案:B
    解析:
    P278)“递质的释放量主要取决于进入末梢的Ca2+量,因此,凡能影响末梢处Ca2+内流的因素都能改变递质的释放量”(B对)。
    在突触传递中,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由Ca2+触发,递质的释放量与进入神经末梢的Ca2+量呈正相关(B对)。末梢内囊泡的大小与递质种类有关(P275)而与递质的释放量无关(C错)。

  • 第17题:

    影响突触前电位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质的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A.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B. 动作电位频率
      C. 进入神经末梢的Ca2+ 量
      D. 突触囊泡大小

    答案:B,C
    解析:

  • 第18题:

    在神经-肌接头处,进入神经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成正比的离子是

    A:Ca2+
    B:Mg2+
    C:Na+
    D:K+
    E:Cl-

    答案:A
    解析:
    当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造成接头前膜的去极化和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进入细胞内,Ca2+可以启动突触小泡的出胞机制。

  • 第19题:

    神经一肌接头处的神经末梢兴奋时引起释放递质的机制是()

    A神经末梢处K+内流

    B神经末梢处Ca2+内流

    C神经末梢处Na+内流

    D神经末梢处Mg2+内流

    E神经末梢处Cl-内流


    B

  • 第20题:

    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

    • A、末梢膜钠通道密度
    • B、进入末梢的Ca2+
    • C、末梢内囊泡数量
    • D、囊泡内递质含量
    • E、活化区面积大小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

    • A、Ca+
    • B、Mg2+
    • C、Na2+
    • D、K+
    • E、Cl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神经一肌接头处的神经末梢兴奋时引起释放递质的机制是()
    A

    神经末梢处K+内流

    B

    神经末梢处Ca2+内流

    C

    神经末梢处Na+内流

    D

    神经末梢处Mg2+内流

    E

    神经末梢处Cl-内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
    A

    末梢膜钠通道密度

    B

    进入末梢的Ca2+

    C

    末梢内囊泡数量

    D

    囊泡内递质含量

    E

    活化区面积大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