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包括
A.无菌检查
B.热原检查
C.不溶性微粒检查
D.细菌内毒素检查
E.控制菌检查
第2题:
第3题:
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控制菌培养温度为()。
23~28℃;35~37℃
略
第4题:
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及控制菌的培养温度为()。
第5题:
简述药典微生物限度法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如何规定的?
第6题: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与无菌检查法相比2000年版增加和强化了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
第7题:
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霉菌、酵母菌的培养温度为()。
第8题:
菌落总数的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时间为()培养温度为();嗜冷菌所用培养基为(),培养时间为(),培养温度为();霉菌、酵母菌的培养基为(),培养温度为(),培养时间为()
第9题: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无菌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判断产品是否被微生物污染的指标是()
第10题:
胆盐乳糖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玫瑰红钠培养基
第11题:
无菌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
控制菌检查
内毒素检查
第12题:
制剂通则检查
一般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
重金属检查
第13题:
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控制菌培养温度为
A、23~28℃
B、25~28℃
C、30~35℃
D、36℃±1℃
E、37℃±0.5℃
第14题:
眼部给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除细菌数、霉菌数和酵母菌数外还包括()、()和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略
第15题:
微生物限度检查不包括()
第16题:
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用于细菌计数用培养基为()
第17题:
《中国药典》对片剂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霉菌、酵母菌数不得超过1000个/g。
第18题:
丸剂中的大肠埃希菌检查属于()
第19题:
微生物的限度检查,供试品具抑菌活性,消除干扰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对于有抑菌作用的供试品,通常采用()方法消除抑菌活性后,再依法检查。
第21题:
第22题:
23~28℃
25~28℃
30~35℃
36℃+18℃
37℃±0.5℃
第23题:
细菌的培养温度为30~35℃
控制菌培养温度为23~28℃
玫瑰红钠培养基用于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鼻用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需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