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图所示结构,B点处的支座反力RB为(  )。 A.RB=ql B.RB=1.25ql C.RB=0.75ql D.RB=1.5ql”相关问题
  • 第1题:

    平面钢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50kN,忽略钢架自重,求钢架A、D处的支座反力。


    正确答案:

  • 第2题:

    图示结构A支座反力偶的力偶矩MA为(下侧受拉为正):


    A.-ql2/2/2
    B.ql2/2
    C.ql2
    D. 2ql2

    答案:B
    解析:
    提示:利用铰的竖向约束力求MA。

  • 第3题:

    如图所示梁中,ME和B支座竖向反力VB应为(  )。



    答案:B
    解析:
    由于横梁CD为静定结构的附属部分,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其内力为零,则横梁DF不受力,ME=0;由梁AC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支座B的支反力为VB=F(↑)。

  • 第4题:

    图所示结构中,支座A的水平反力H影响线在与C点相对应的竖标为(  )。




    答案:C
    解析:
    采用机动法求解。单位力作用在C点时,由对称性可知,支座A的竖向反力为1/2,由构件AC的受力平衡可得,支座A的水平反力为1,因此支座A的水平反力影响线在C点的竖标为1。

  • 第5题:

    图示结构A支座反力偶的力偶矩MA为(下侧受拉为正):

    A.-ql2/2/2 B.ql2/2 C.ql2 D. 2ql2


    答案:B
    解析:
    提示:利用铰的竖向约束力求MA。

  • 第6题:

    简支梁受荷载如图所示,在支座A处的约束反力为(  )。


    答案:B
    解析:
    建立平衡方程:

  • 第7题:


    A.AB段下侧受拉,AC段右侧受拉
    B.
    C.支座B的竖向反力为0.5qL,方向向上
    D.BD段不受弯矩作用

    答案:D
    解析:
    对A点取矩可得B支反力为零,故AB段下侧受拉的叙述不准确,D点弯矩为零,因此选项A、B、C均不对。

  • 第8题:

    以下四个结构的支座反力RB,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对于多跨连续梁,要想得到某支座的最大反力,只需在该支座的旁跨布置荷载,然后隔跨布置荷载,距离支座越近,则荷载对该支座反力的影响越大。

  • 第9题:

    在工程结构中,通常把支承点支承构建的装置称为支座。支座对构建的反作用力称为支座反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单选题
    ()允许结构在支承点处横方向上自由移动,支反力的作用方向是在接触点处公共法线上,并指向试验结构。
    A

    活动球铰支座

    B

    滚动铰支座

    C

    固定支座

    D

    定向支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的支反力为()。
    A

    RA=ql/2,RB=ql/2

    B

    RA=q/2,RB=q/2

    C

    RA=ql,RB=ql

    D

    RA=ql/4,RB=ql/4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如图所示桁架结构,关于受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img:LzIwMTctMDQvemhhbmd5YW9yb25nLzIwMTcwNDA2MDkyMjA0NTc0Ny5wbmc=]
    A

    AC杆受拉力

    B

    CD杆受压力

    C

    B支座的反力RB=1.732P

    D

    DE杆受压力,且NDE=2P


    正确答案: C
    解析: 将AB、AD、BD看成一个整体,结构是稳定的。拉力作用在DE杆件的E点,则明显可知AC杆、CE杆均受拉力;且CD杆不受力。以A点为计算平衡点,计算力矩平衡。FB×AB杆长=p×AE杆长,则FB=1.732P。以E点为计算平衡点,则CE杆受力、外力P合成为DE杆的内力,即NDE=P/sin30°=2P。

  • 第13题:

    图示梁中支座A的反力(向上为正)RA=ql/2。()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 第14题:

    如图所示的结构中,B支座发生支座移动,D点水平位移(向右为正)为(  )。




    答案:D
    解析:
    在D点施加向右的单位力,求得支座B的竖向反力为1/2(向上),水平反力为1/2(向左),则D点的水平位移

  • 第15题:

    图示结构(EI=常数)支座B的水平反力RB等于:


    A. 10kN(→)
    B. 10kN(←)
    C.15kN(→)
    D.0

    答案:C
    解析:
    提示:用力矩分配法求上面竖杆的弯矩,并求其剪力。

  • 第16题:

    如图所示,(a)、(b)三铰拱的支座(  )。


    A、竖向反力相同,水平反力不同
    B、竖向反力不同,水平反力相同
    C、竖向反力相同,水平反力相同
    D、竖向反力不同,水平反力不同

    答案:A
    解析:
    根据结构的对称性和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两三铰拱的竖向支座反力是相同的。然而由于荷载分布的不同,两拱对应简支梁的中间截面弯矩



    不相同,所以由三铰拱的水平支座反力计算式



    可知,两三铰拱的水平支座反力是不同的。

  • 第17题:

    图示结构,杆DE为刚性杆,当支座E下沉时,支座C的反力为:



    答案:C
    解析:
    提示:用力法或位移法求,或注意到B点竖向位移ΔBV,用杆的侧移刚度的概念判断。

  • 第18题:

    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A、R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他们的关系为( )。


    A.RAB.RA>RB
    C.RA=RB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关于Rb,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生性Rb起源于视网膜外层,易造成视网膜脱离
    B.外生性Rb起源于视网膜内层
    C.Rb主要起源于神经元,同时伴有光感受器细胞分化
    D.Rb基因属于致癌基因
    E.眼底见黄白色隆起肿块,表面无血管分布

    答案:C
    解析:
    内生性Rb起源于视网膜内层,向玻璃体内生长;外生性Rb起源于视网膜外层,早期向视网膜下生长,易使视网膜脱离,并易与Coats病混淆。Rb基因属于抑癌基因,是第一个分离出的人类抑癌基因。在Rb隆起的肿瘤表面,可见肿瘤的滋养血管。

  • 第20题:

    ()允许结构在支承点处横方向上自由移动,支反力的作用方向是在接触点处公共法线上,并指向试验结构。

    • A、活动球铰支座
    • B、滚动铰支座
    • C、固定支座
    • D、定向支座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曲柄所受约束及荷载如图所示。铰支座A处反力方向一定沿直线()。
    A

    AC

    B

    AE

    C

    AF

    D

    AG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梁受力如下图所示,支座反力正确的是( )(假设支座反力以向上为正)。
    A

    RA=2kN,RB=-26kN

    B

    RA=-2kN,RB=26kN

    C

    RA=-3kN,RB=27kN

    D

    RA=-3kN,RB=-27kN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如图所示伸臂梁,A点支座固定,B点处支座由B点水平平移至C点,则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img:LzIwMTQtMDgvbWFqdW5waW5nLzIwMTQwODI2MTcwNzI4ODQ1MTgucG5n]
    A

    A点处竖向支座反力Y1逐渐减小至零

    B

    支座反力Y,保持不变

    C

    支座反力Y2逐渐减小

    D

    整个杆件最大弯矩值逐渐减小

    E

    整个杆件最大剪力值逐渐增大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取B点为计算平衡点,计算A点处竖向反力和C点处f的力矩平衡,由此可知Y1逐渐减小,当B移动至C点时,Y1减小至零。取A点为计算平衡点,计算B点处竖向反力和C点处f的力矩平衡,由此可知y2也逐渐减小,当B移动至C点时,K减小至与f相等。对于这种外伸梁,其弯矩和剪力图如下:根据弯矩图,最大弯矩坛Mmax=MA=-fa,明显随着a的变小,整个杆件的最大弯矩值越来越小。根据剪力图,杆件剪力值是稳定的,只是随着中间支座位置的变化,相应剪力的作用方向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