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某均质细砂土场地,土层重度为18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105kPa,地下水埋深为4.0m,建筑物采用独立基础,埋深为1.0m,底面尺寸为2.5m×2.5m,荷载为F=1800kN,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厚度为2.0m,垫层为碎石,重度为20kN/m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以下问题。垫层底面处土层径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
第5题:
()主要以调查和测绘为主,配合物探,并充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只有当不进行钻探,试验工作不足以说明地质情况而影响方案的选定时,才作代表性的钻探试验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调绘、物探、钻探等。
第6题:
纵向勘探线沿工程轴线方向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大于25m
勘探深度一般在基础底面或开挖最低点以下3m
应尽量利用附近的露头或初勘时的勘探资料
勘探以钻探为主,辅以物探验证
第7题:
2.28m
3.2m
5.7m
8m
第8题:
9.0m
10.5m
12.5m
13.5m
第9题:
选址与可研勘察阶段可不进行现场试验工作
初勘阶段应初步查明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初勘阶段应取土并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
详勘阶段应确定场地的湿陷类型与地基湿陷等级
第10题:
9.0m
10.5m
13.5m
16.5m
第11题:
初勘阶段勘探点深度应主要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确定
初勘阶段,控制性勘探点应有一定数量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并取样
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
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自基底算起均应大于10m
第12题:
0.3米
2.5米
2.8米
3.1米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现场勘察时关于工作内容,下述()说法不正确。()
第16题:
关于勘探点的深度,下列()说法不正确。()
第17题:
基础埋置在地表以下的最小深度为()m,且基础顶面至少应低于室外设计地面()m。
第18题:
9.0m
10.5m
13.5m
16.5m
第19题:
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洞体估算法
溶洞顶板按抗弯,抗剪验算法
溶洞顶板按冲切验算法
根据当地经验按工程类比法
第20题:
第21题:
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所需全部工程地质资料
进一步查明重点工程与不良地质区段的工程地质特征
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
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第22题:
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批复的初步设计
测设合同
定测、详勘(含补充定测、详勘)资料
第23题:
在初步选定的路线内进行勘察
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所需全部工程地质资料
对可能作为隧道线位的区间进行初勘,重点勘察不良地质地段
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