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框架结构厂房,拟采用2mx3m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埋深为地表以下2.5m。初勘阶段已查明场地设计基础底面以下6m?9m处可能存在溶洞。在详勘阶段至少应选用下列哪个选项的钻孔深度() A. 9.0m B. 10.5m C. 13.5m D. 16.5m

题目
某框架结构厂房,拟采用2mx3m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埋深为地表以下2.5m。初勘阶段已查明场地设计基础底面以下6m?9m处可能存在溶洞。在详勘阶段至少应选用下列哪个选项的钻孔深度()
A. 9.0m B. 10.5m C. 13.5m D. 16.5m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 5.1.5 第3款,2.5m+9m+2m=13.5m
更多“某框架结构厂房,拟采用2mx3m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埋深为地表以下2.5m。初勘阶段已查明场地设计基础底面以下6m?9m处可能存在溶洞。在详勘阶段至少应选用下列哪个选项的钻孔深度()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1998),下列关于崩塌和岩堆详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纵向勘探线沿工程轴线方向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大于25m
    B.勘探深度一般在基础底面或开挖最低点以下3m
    C.应尽量利用附近的露头或初勘时的勘探资料
    D.勘探以钻探为主,辅以物探验证


    答案:B,C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064—1998)第7. 3. 2条,纵向勘探线沿工程轴线方向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20m,勘探深度一般在基础底面或开挖最低点以下3m,如遇软弱夹层,应穿透软弱夹层以下3m,尽量利用附近的露头或初勘时的勘探资料,勘探以物探为主,但轴线方向上至少有一个代表性勘探点为挖探孔或钻探孔。

  • 第2题:

    多层住宅楼,拟采用埋深为2.0m的独立基础,场地表层为2.0m厚的红粘土,以下为薄层岩体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基础底面下14.0至15.5m处有一溶洞,问下列选项中哪些适宜本场地洞穴稳定性评价方法()
    A.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洞体估算法 B.溶洞顶板按抗弯,抗剪验算法
    C.溶洞顶板按冲切验算法 D.根据当地经验按工程类比法


    答案:A,D
    解析:
    .该题属于理解题。基础下岩体的特征为:薄层、裂隙发育、石灰岩。因此,按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定量评价,应该按顶板坍塌自行充填计算法计算。工程类比法是工程中各种稳定性评价中一种基本方法,属于经验法,其缺点是需要大量相近可靠的案例。BC的顶板抗弯、抗剪、抗冲切计算都是基于顶板是完整、强度高、厚层岩体。(参见《工程地质手册》P530)

  • 第3题:

    某场地自0~5m为均质黏性土,Es=7MPa,γ=19 kN/m3,5.0m以下为基岩,场地中有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4m×4m,基础埋深为1.0m,基础底面处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压力为3500kN,如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0.8,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基础最终变形量为( )mm。

    A.54
    B.64
    C.74
    D.84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3.5条计算
    p0=pk-pc=3500/(4×4)-19×1=199.75kPa
    l/b=2/2=1,z/b=4/2=2
    查表K.0.1-2得

  • 第4题:

    某均质细砂土场地,土层重度为18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105kPa,地下水埋深为4.0m,建筑物采用独立基础,埋深为1.0m,底面尺寸为2.5m×2.5m,荷载为F=1800kN,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厚度为2.0m,垫层为碎石,重度为20kN/m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以下问题。垫层底面处土层径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

    • A、145kPa
    • B、150kPa
    • C、155kPa
    • D、160kPa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主要以调查和测绘为主,配合物探,并充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只有当不进行钻探,试验工作不足以说明地质情况而影响方案的选定时,才作代表性的钻探试验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调绘、物探、钻探等。

    • A、初勘;详勘
    • B、详勘;初勘
    • C、初勘;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
    • D、详勘;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多选题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下列关于崩塌和岩堆详勘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纵向勘探线沿工程轴线方向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大于25m

    B

    勘探深度一般在基础底面或开挖最低点以下3m

    C

    应尽量利用附近的露头或初勘时的勘探资料

    D

    勘探以钻探为主,辅以物探验证


    正确答案: B,C
    解析:
    B项,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第7.3.8条第3款规定,岩堆勘探深度应至稳定地层中不小于3m,且应大于最大块石直径的1.5倍。C项,根据第7.3.10条第2款规定,详细勘探应充分利用初勘材料

  • 第7题:

    单选题
    某场地表层2.0m为红黏土,2.0m以下为薄层状石灰岩,岩石裂隙发育,在16m至17.2m处有一溶洞,岩石松散系数K=1.15,洞顶可能会产生坍塌,试按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估算,当基础埋深为2.3m,荷载影响深度为2.5倍基础宽度时,条形基础宽度不宜大于()。
    A

    2.28m

    B

    3.2m

    C

    5.7m

    D

    8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拟采用2m×3m独立柱矩形基础,基础埋深为地表以下2.5m。初勘阶段已查明场地设计基础底面以下6~9m处可能存在溶洞,则在详勘阶段的钻孔深度至少应为()。
    A

    9.0m

    B

    10.5m

    C

    12.5m

    D

    13.5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现场勘察时关于工作内容,下述()说法不正确。()
    A

    选址与可研勘察阶段可不进行现场试验工作

    B

    初勘阶段应初步查明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C

    初勘阶段应取土并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

    D

    详勘阶段应确定场地的湿陷类型与地基湿陷等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框架结构厂房,拟采用2m×3m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埋深为地表以下2.5m。初勘阶段已查明场地设计基础底面以下6~9m处可能存在溶洞。在详勘阶段至少应选用()的钻孔深度。
    A

    9.0m

    B

    10.5m

    C

    13.5m

    D

    16.5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勘探点的深度,下列()说法不正确。()
    A

    初勘阶段勘探点深度应主要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确定

    B

    初勘阶段,控制性勘探点应有一定数量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并取样

    C

    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

    D

    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自基底算起均应大于10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框架结构多层厂房,柱下独立基础底面标高为-2.8米,基础埋深为2.5米,则室内外设计地面高差为()。
    A

    0.3米

    B

    2.5米

    C

    2.8米

    D

    3.1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膨胀土地区桥基的勘探,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199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钻探为主
    B.初勘阶段,原位测试钻孔和取样钻孔数目应占钻孔总数的1/2左右
    C.详勘阶段,原位测试钻孔和取样钻孔数目应占钻孔总数的1/4~ 1/2左右
    D.初勘阶段,在大气影响深度内,应每隔2.0m取一组试样


    答案:A,D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10 064—1998)第8. 3. 1条第3款及第8. 3. 2条第3款,初勘阶段,原位测试钻孔和取样钻孔数目应占钻孔总数的1/4 ~ 1/2左右;详勘阶段,原位测试钻孔和取样钻孔数目应占钻孔总数的1/2左右。

  • 第14题:

    某场地表层2.0m为红黏土,2.0m以下为薄层状石灰岩,岩石裂隙发育,在16m至17.2m处有一溶洞,岩石松散系数K=1.15,洞顶可能会产生坍塌,试按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估算,当基础埋深为2.3m,荷载影响深度为2.5倍基础宽度时,如图8-9所示。条形基础宽度不宜大于( )m。

    A. 2.28 B. 3.2 C. 5. 7 D. 8


    答案:A
    解析:
    用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估算法计算如下:
    ①洞体高度H0为:H0=17.2-16=1.2m;
    ②顶板對塌自行填塞所需塌落高度H为:
    H=H0/(K-1)=1.2/(1.15-1)=8m;
    ③上部荷载的影响深度H1为:
    H1=16-8-2.3=5.7
    ④条形基础的最大宽度B(假设条形基础主要压缩层厚度为2.5B)
    B=H1/2.5=5.7/2.5=2.28m。
    则该场地条形基础的最大宽度不宜大于2. 28m。

  • 第15题:

    现场勘察时关于工作内容,下述()说法不正确。()

    • A、选址与可研勘察阶段可不进行现场试验工作
    • B、初勘阶段应初步查明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 C、初勘阶段应取土并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
    • D、详勘阶段应确定场地的湿陷类型与地基湿陷等级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关于勘探点的深度,下列()说法不正确。()

    • A、初勘阶段勘探点深度应主要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确定
    • B、初勘阶段,控制性勘探点应有一定数量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并取样
    • C、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
    • D、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自基底算起均应大于10m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基础埋置在地表以下的最小深度为()m,且基础顶面至少应低于室外设计地面()m。


    正确答案:0.5,0.1

  • 第18题:

    单选题
    某框架结构厂房,拟采用2m×3m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埋深为地表以下2.5m。初勘阶段已查明场地设计基础底面以下6~9m处可能存在溶洞。在详勘阶段至少应选用(  )的钻孔深度。[2008年真题]
    A

    9.0m

    B

    10.5m

    C

    13.5m

    D

    16.5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1.5条第3款规定,详勘阶段,当预定深度内有洞体存在,且可能影响地基稳定时,应钻入洞底基岩面以下不少于2m,必要时应圈定洞体范围。详勘阶段钻孔深度:2.5+9+2=13.5m

  • 第19题:

    多选题
    某多层住宅楼,拟采用埋深为2.0m的独立基础,场地表层为2.0m厚的红黏土,以下为薄层岩体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基础底面下14.0m~15.5m处有一溶洞,下列选项中哪些适宜本场地洞穴稳定性评价方法?(  )[2009年真题]
    A

    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洞体估算法

    B

    溶洞顶板按抗弯,抗剪验算法

    C

    溶洞顶板按冲切验算法

    D

    根据当地经验按工程类比法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643、644页规定,目前主要是采用按经验公式对溶洞顶板的稳定性进行验算:①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洞体所需厚度的计算。适用范围:顶板为中厚层、薄层,裂隙发育,易风化的岩层,顶板有坍塌可能的溶洞,或仅知洞体高度时。②根据抗弯,抗剪验算结果,评价洞室顶板稳定性。适用范围:顶板岩层比较完整,强度较高,层厚,而且已知顶板厚度和裂隙切割情况。本题基础下岩体的特征为薄层、裂隙发育、石灰岩,适宜根据当地经验按工程类比法和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洞体估算法进行洞穴稳定性评价。

  • 第20题:

    填空题
    基础埋置在地表以下的最小深度为()m,且基础顶面至少应低于室外设计地面()m。

    正确答案: 0.5,0.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公路隧道勘察阶段一般分为踏勘、初勘与详勘三个阶段,其中,详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包含下列哪些选项?(  )
    A

    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所需全部工程地质资料

    B

    进一步查明重点工程与不良地质区段的工程地质特征

    C

    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

    D

    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详细勘察(详勘)的目的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指标等设计资料,通过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其任务是在初勘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校对,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重点工程与不良地质区段的工程地质特征,为确定隧道位置的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以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A项属于初勘的工作内容。

  • 第22题:

    多选题
    两阶段设计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依据有下列哪些选项?(  )
    A

    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批复的初步设计

    C

    测设合同

    D

    定测、详勘(含补充定测、详勘)资料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两阶段设计时,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复的初步设计测设合同定测、详勘含补充定测、详勘资料编制。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初测、初勘资料属于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依据。

  • 第23题:

    多选题
    公路隧道勘察阶段一般分为踏勘、初勘与详勘三个阶段,其中,初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包含下列哪些选项?(  )
    A

    在初步选定的路线内进行勘察

    B

    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所需全部工程地质资料

    C

    对可能作为隧道线位的区间进行初勘,重点勘察不良地质地段

    D

    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正确答案: D,B
    解析:
    初步勘察(初勘)是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在初步选定的路线内进行勘察,其任务是满足初步设计对资料的要求。根据程地质条件,优选路线方案,在基本走向范围内,对可能作为隧道线位的区间进行初勘,重点勘察不良地质地段,以明确隧道能否通过或如何通过,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所需的全部工程地质资料。D项属于详勘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