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哪些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第3题:
地震工程的发展阶段中,下列有关抗震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
第5题:
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第6题:
有关变电站各类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烈度描述,正确的是()
第7题:
多遇地震烈度对应于地震发生概率统计分析的众值烈度
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
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普遍高一度半
处于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须进行抗震设计
第8题:
抗震缝是从基础开始断开,直至屋顶的竖缝
抗震缝宽与伸缩缝相等
抗震缝宽与房屋的高度有关
抗震缝宽与设防烈度有关
第9题: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第10题:
第11题:
地震是一个概率事件
抗震设防与一定的风险水准相适应
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使得建筑物在地震时不致损坏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
第12题: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涉及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第13题:
第14题:
我国抗震设防目标中对三个地震烈度水准提出哪些具体设防要求?
第15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第16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7题:
对于抗震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第19题: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第20题:
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提供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提供建筑场地类别
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第21题:
多遇地震烈度对应于地震发生概率统计分析的“众值烈度”
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
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普遍高一度半
处于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须进行抗震设计
第22题: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
抗震设防标准是一种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
抗震设防标准主要取决于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不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设防标准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
第23题:
抗震设防意识
抗震设防措施
抗震设防烈度
震源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