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下列关于滑坡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第3题:
对于折线滑动面,从滑动面倾斜方向和倾角考虑,下列哪些选项条件有利于稳定?()
第4题:
在滑坡监测中,根据孔内测斜结果不可判断下列哪个选项的滑坡特征()
第5题:
对加筋土挡墙进行抗拔稳定性验算,确定筋材有效长度时破裂面宜按()考虑。()
第6题:
滑动面倾斜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滑动面倾角小于滑面土的综合内摩擦角
滑动面倾斜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滑动面倾角大于滑面土的综合内摩擦角
滑动面倾斜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滑动面倾角等于滑面土的综合内摩擦角
滑动面倾斜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反
第7题:
滑坡主要受重力影响,是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滑坡的滑动面越陡,稳定性越差
滑坡破坏时滑动速度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
滑动面一定是岩体中的破裂面
第8题:
滑动面深度
滑动方向
滑动速率
剩余下滑力大小
第9题:
滑动面倾斜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至,滑动面倾角小于滑面土的综合内摩擦角
滑动面倾斜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至,滑动面倾角大于滑面土的综合内摩擦角
滑动面倾斜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至,滑动面倾角等于滑面土的综合内摩擦角
滑动面倾斜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反
第10题:
稳定滑动面以上的滑体
稳定滑动面以下的滑体
滑动量较大和滑动速度较快的部位
滑坡周界外稳定的部位
第11题:
0.3H法
圆弧滑动法
平面滑动面倾角为45°
平面滑动面倾角为45°+φ/2
第12题:
滑坡滑动的原因一定是滑坡体上任何部位的滑动力都大于抗滑力
地震力仅作为滑动力考虑
对反翘的抗滑段,若地下水上升至滑面以上,滑面处的静水压力会全部转化为滑动力
在主滑段进行削方减载,目的是在抗滑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滑动力
第13题:
滑动面为折线形滑坡可采用()法计算其稳定性。
第14题:
于可能发生平面滑动的岩质边坡,其主要特征描述正确的有()
第15题:
进行滑坡推力计算时滑坡推力作用点宜取下列选项中的( )个。
第16题:
在布设建筑场地中的滑坡观测点时下述()范围可不必布设。()
第17题:
折线滑动面和复式滑动面稳定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第18题:
滑坡主要受重力影响,是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滑坡的滑动面越陡,稳定性越差
滑坡破坏时滑动速度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
滑动面一定是岩体中的破裂面
第19题:
滑动面深度
滑动方向
滑动速率
剩余下滑力大小
第20题:
牵引段大主应力σ1是该段土体自重应力,小主应力σ3为水平压应力
抗滑段大主应力σ1平行于主滑段滑面,小主应力σ3与σ1垂直
牵引段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φ/2,φ为牵引段土体的内摩擦角
抗滑段破裂面与σ1夹角为45°+φ1/2,φ1为抗滑段土体的内摩擦角
第21题:
反算法求解滑动面c值或φ值,其必要条件是恢复滑动前的滑坡断面
用一个断面反算时,总是假定c=0,求综合φ
对于首次滑动的滑坡,反算求出的指标值可用于评价滑动后的滑坡稳定性
当有挡墙因滑坡而破坏时,反算中应包括其可能的最大抗力
第22题:
应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计算,一般不少于2个断面,且应有一个主断面
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1/2处
当滑坡具有多层滑动面(带)时,应取最深的滑动面(带)确定滑坡推力
应采用试验和反算,并结合当地经验,合理地确定滑动面(带)的抗剪强度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