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场地位于水面以下,表层10m为粉质黏土,土的天然含水率为31.3%,天然重度为17.8kN/m3,天然孔隙比为0.98,土粒比重为2.74,在地表下8m深度取土样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76kPa,该深度处土的超固结比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A) 0.9 (B) 1.1 (C) 1.3 (D) 1.5

题目
某场地位于水面以下,表层10m为粉质黏土,土的天然含水率为31.3%,天然重度为17.8kN/m3,天然孔隙比为0.98,土粒比重为2.74,在地表下8m深度取土样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76kPa,该深度处土的超固结比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A) 0.9 (B) 1.1
(C) 1.3 (D) 1.5


相似考题
更多“某场地位于水面以下,表层10m为粉质黏土,土的天然含水率为31.3%,天然重度为17.8kN/m3,天然孔隙比为0.98,土粒比重为2.74,在地表下8m深度取土样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76kPa,该深度处土的超固结比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细粒土,天然重度γ为13.6kN/m3,天然含水量W为58%,液限WL为47%,塑限Wp为29%,孔隙比e为1.58,有机质含量Wu为9%,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相关要求,该土的类型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淤泥质土
    B. 淤泥
    C. 泥炭质土
    D. 泥炭

    答案: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6.3.1条规定,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故该土可以初步定为软土。根据附录A表A.0.5规定,有机质含量8%,为有机质土,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大于1.5,查表A.0.5可得,该土的类型为淤泥。

  • 第2题:

    某高层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10m,基底附加压力为230kPa,基础中心点下附加应力系数见附表。初勘探明地下水位埋深3m,地基土为中,低压缩性的粉土和粉质黏土,平均天然重度为γ=19kN/m3,空隙比为e=0.7,土粒比重Gs=2.70。问详细勘察时,钻孔深度至少达到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才能满足变形计算的要求?(水的重度取10kN/m3)

    (A) 24m (B) 28m
    (C) 34m (D) 40m


    答案:C
    解析:
    【解答】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 2001 (2005年版)第4. 1. 19条规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
    采用试算法,假设钻孔深度34m,距基底深度z=34-10=24m。
    计算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水下部分用浮重度

  • 第3题:

    某港口工程中测得淤泥性土的天然含水率为45,相对密度为2.55,塑性指数为19,该淤泥性土的为(  )。

    A.淤泥质黏土
    B.淤泥质粉质黏土
    C.淤泥
    D.流泥

    答案:A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3.5条规定,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应定名为黏土,又塑性指数:Ip=19>17;该土为淤泥质黏土。

  • 第4题:

    某地粘土,在埋深3米处测得的先期固结压力为900kPa,则该粘土属于()。

    • A、正常固结土
    • B、超固结土
    • C、欠固结土
    • D、不能判定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某土液限为14.0%,塑限为5.0%,天然含水率为18.0%,土中粒径大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35%,该土应定名为()

    • A、细砂
    • B、粉土
    • C、粉质黏土
    • D、黏土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均质土中某点深度为10米,土的天然重度为18kN/m3,其自重应力为()。


    正确答案:180KPa

  • 第7题:

    单选题
    某土样试验得到的先期固结压力小于目前取土处土体的自重压力,则该土样为(  )。[2014年真题]
    A

    欠固结土

    B

    超固结土

    C

    正常固结土

    D

    次固结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把土在历史上曾经受到的最大有效应力称为前期固结应力;而把前期固结应力与现有应力之比称为超固结比OCR。对天然土,OCR>1时,该土是超固结土;OCR=1时,为正常固结土;OCR<1时,为欠固结土。

  • 第8题:

    单选题
    某土液限为36.0%,塑限为16.0%,天然含水率为26.0%,该土为()。
    A

    软塑粉质黏土

    B

    可塑黏土

    C

    可塑粉土

    D

    硬塑黏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场地位于水面以下,表层10m为粉质黏土,土的天然含水率为31.3%,天然重度为17.8kN/m3,天然孔隙比为0.98,土粒比重为2.74,在地表下8m深度取土样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76kPa,该深度处土的超固结比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2012年真题]
    A

    0.9

    B

    1.1

    C

    1.3

    D

    1.5


    正确答案: A
    解析:
    超固结比为先期固结压力与目前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的比值。计算步骤如下:
    ①算有效重度:
    γ′=γ(Gs-1)/[Gs(1+0.01w)]=17.8×(2.74-1)/[2.74×(1+0.01×31.3)]=8.6kN/m3或按下式计算:
    γ′=ρwg(Gs-1)/(1+e)=1×9.8×(2.74-1)/(1+0.98)=8.6kN/m3②计算自重应力:
    p0=γ′h=8.6×8=68.8kPa③计算超固结比:
    OCR=pc/p0=76/68.8=1.1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土液限为14.0%,塑限为5.0%,天然含水率为18.0%,土中粒径大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35%,该土应定名为()
    A

    细砂

    B

    粉土

    C

    粉质黏土

    D

    黏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地粘土,在埋深3米处测得的先期固结压力为900kPa,则该粘土属于()。
    A

    正常固结土

    B

    超固结土

    C

    欠固结土

    D

    不能判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房屋建筑物地基土样的天然含水率W=45%,天然重度),γ=16.2kN/m3,土粒相对密度dS=2.60,液限wL=41%,塑限wP=23%。试问:确定该土的性质和状态为下列()项。()
    A

    淤泥质土,流塑状态

    B

    黏土,流塑状态

    C

    淤泥,流塑状态

    D

    黏土,软塑状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土样取土深度为22.0m,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350kPa,地下水位为4.0m,水位以上土的密度为1.85g/cm3,水位以下土的密度为1.90g/cm3。该土样的超固结比(OCR)最接近的值是( )。
    A. <0 B. 1.48 C. 1.10 D. 2.46


    答案:B
    解析:
    超固结比是指先期固结压力与目前上覆土层自重压力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先期固结压力pc = 350kPa,自重压力p1 = y1h1+ y2h2 = ρ1gh1 + ρ2gh2 = 1.85×10×4. 0 + (1. 90×10-10)×(22. 0 - 4.0) =236kPa。故 OCR =350/236 = 1. 48。

  • 第14题:

    在某水利工程中存在有可能产生流土破坏的地表土层,经取样试验,该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为土粒比重Gs=2.7,天然含水量w=22%,天然重度γ=19kN/m3,该土层发生流土破坏的临界水力比降最接近下列何值?
    (A) 0.88 (B) 0.98 (C) 1.08 (D) 1.18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取某粉质黏土试样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施加周围压力为200kPa,测得初始孔隙水压为196kPa,待土试样固结稳定后再施加轴向压力直至试样破坏,测得土样破坏时的轴向压力为600kPa,孔隙水压力为90kPa,试样破坏时孔隙水压力系数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0.17
    B. 0.23
    C. 0.30
    D. 0.50


    答案:B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155页第三篇第二节四.3孔隙水压力系数的测定方法:一般可用固结不排水的三轴剪切试验(CU)测定下列两种情况下主应力增量与孔隙水压力变化的关系。
    ①最大最小主应力以相同的增量增加,即Δσ1=Δσ3,测出Δσ3与孔隙水压力增量Δu的关系,其关系曲线的斜率即为孔隙水压力系数B值(受气体压缩性影响的孔隙水压力系数值)。B=Δu/Δσ3。②最小主应力保持不变,即Δσ3=0,测出Δσ1与孔隙水

  • 第16题:

    某土液限为36.0%,塑限为16.0%,天然含水率为26.0%,该土为()。

    • A、软塑粉质黏土
    • B、可塑黏土
    • C、可塑粉土
    • D、硬塑黏土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YsatkN/m3,土粒比重GS=2.68,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重度YdmaxkN/m3,最小干重度YdminkN/m3,则天然孔隙比e为(),最大孔隙比emax=(),最小孔隙比emin=()。


    正确答案:0.68;0.74;0.57

  • 第18题:

    在下列指标组中全部直接由试验测定的为:()

    • A、天然重度、含水量、干重度
    • B、土粒密度、天然重度、含水量
    • C、土粒密度、天然重度、孔隙比
    • D、含水量、干重度、孔隙比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某港口工程中测得淤泥性土的天然含水率为45%,相对密度为2.55,塑性指数为19,该淤泥性土的名称应为()。
    A

    淤泥质黏土

    B

    淤泥质粉质黏土

    C

    淤泥

    D

    流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均质土中某点深度为10米,土的天然重度为18kN/m3,其自重应力为()。

    正确答案: 180KP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YsatkN/m3,土粒比重GS=2.68,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重度YdmaxkN/m3,最小干重度YdminkN/m3,则天然孔隙比e为(),最大孔隙比emax=(),最小孔隙比emin=()。

    正确答案: 0.68,0.74,0.57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某水利工程中存在有可能产生流土破坏的地表土层,经取样试验,该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为土粒比重Gs=2.7,天然含水量ω=22%,天然重度γ=19kN/m3,该土层发生流土破坏的临界水力比降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07年真题]
    A

    0.88

    B

    0.98

    C

    1.08

    D

    1.18


    正确答案: C
    解析:
    使土开始发生流沙现象时的水力坡降称为临界水力坡降。当渗流力j等于土的浮重度时,土处于流土的临界状态。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G第G.0.6条第1款规定,流土型临界水力比降为:Jcr=(Gs-1)(1-n),式中,n为土的孔隙率(以小数计)。
    n=100%-100%γ/Gsγw(1+0.01ω)=100%-100%×19/[2.7×10×(1+0.01×22)=42.3%
    代入数据得到临界水力比降为:
    Jcr=(Gs-1)(1-n)=(2.7-1)(1-0.423)=0.98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湿陷性黄土试样取样深度为8.0m,此深度以上土的天然含水率19.8%,天然密度为1.57g/cm3,土样比重为2.70,在测定土样的自重湿陷系数时施加的最大压力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其中水的密度ρw取1g/cm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2009年真题]
    A

    105kPa

    B

    126kPa

    C

    140kPa

    D

    216kPa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4.3.3条第2款式(4.3.3-1),计算如下:
    ①干密度ρd为:ρd=ρ/(1+0.01ω)=1.57/(1+0.01×19.8)=1.31g/cm3
    ②孔隙比e为:e=dsρw(1+0.01ω)/ρ-1=2.7×1.0×(1+0.01×19.8)/1.57-1=1.06。
    ③土的饱和密度ρsat为:ρsat=ρd(1+Sre/ds)=1.31×(1+0.85×1.06/2.7)=1.75g/cm3
    注:Sr为土的饱和度,可取Sr=85%。
    ④上覆土层的饱和自重压力P为:P=ρsatgh=1.75×10×8=14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