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来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峻的地形,巨厚的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题目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来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峻的地形,巨厚的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泥石流的形成有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一般对泥石流的形成有利。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水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泥石流的形成是与短时间内突然性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
更多“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区域内有大量的固体径流物质是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固体物质的补给量、补给方式等都影响着泥石流的特征。根据对甘肃泥石流的研究,固体物质补给量大于50万m3/k㎡时,大多形成黏性泥石流;补给量小于20万m3/k㎡时,大多形成稀性泥石流;补给量小于( )万m3/k㎡时,一般不形成泥石流。

    A.15
    B.8
    C.4
    D.2

    答案:C
    解析:
    固体径流物质是指流域内崩塌、滑坡等多种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和风化岩体。固体物质的补给量、补给方式等都影响着泥石流的特征。根据对甘肃泥石流的研究,固体物质补给量大于50万m3/k㎡时,大多形成黏性泥石流;补给量小于20万m3/k㎡时,大多形成稀性泥石流;补给量小于4万m3/k㎡时,一般不形成泥石流。

  • 第2题:

    什么是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的危害?观察研究滑坡要汪意的要素?形成滑坡的一般原因和条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煤矿区的地表滑坡、泥石流是煤矿地面水害形式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水有关,这些灾害一旦发生,即可破坏地表水系和防排洪工程,加剧水害的威胁。因此,需要把它们作为地表水害之一,加以研究和治理。
    所谓滑坡、泥石流,是指在山坡地段,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如地层结构、岩性、水文地质和构造展布等特定条件下,因地下水活动、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震、采空岩移和载体加重等,使大量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当土体或岩体碎块与山洪一起迅速流动时就成为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能迅速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地表建(构)筑物,阻塞水系沟渠。它往往在雨季时活动加剧,引发不可抗拒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因此必须事前研究和防范。
    滑坡有堆积层、黄土、粘土类土质滑坡和岩层滑坡之分;岩层滑坡又可划分为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按滑移面的深度,有浅、中、深层滑坡之分;按产生的时间,有新滑坡、古滑坡和死滑坡、活滑坡、暂时稳定滑坡之分;按活动方式,有牵引式和推移式之分,牵引式是下部先牵引上部滑动,推移式是上部(高处)先动,然后推动下部滑动。观察研究时必须认真区分这些特点,才能加深认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观察研究滑坡要汪意的要素:
    (1)滑体(整个滑坡体)的形状和大小;
    (2)滑坡周边的具体位置;
    (3)滑坡壁(滑坡体与未滑动岩体或土体的破裂壁);
    (4)滑坡台阶,整个滑坡体因滑动速度差异可形成不同的台阶,反坡台阶往往是积水洼池;
    (5)滑动面调查,它的发育往往与构造、层理、软弱层、粘土层等结构面有关;
    (6)滑动带,它是指滑面以上受滑动揉皱的岩(土)层带;
    (7)滑坡床,是指依附滑坡体的下伏不动体;
    (8)主滑线,是指下滑速度最快的纵向线,它代表滑动方向,它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9)拉张缝,是指与不动体拉开的缝或滑体内速度不同拉开的缝;
    (10)剪切缝,是指滑体中部和两侧相对于不动体分界处形成的剪切裂缝;
    (11)鼓张缝,是指下部受阻滑体鼓起形成的张裂缝;
    (12)扇形张裂缝,是指滑舌部分到下部开阔扩展地带,向两侧扩张形成的基本平行滑动方向的放射状裂缝;
    (13)滑坡舌,是指滑坡的前沿部分;
    (14)封闭洼地,是指滑体移动后形成的洼地,易积水,可强化滑坡活动。
    观察并描述上述形态和要素是研究滑坡的第一步。
    形成滑坡的一般原因和条件
    (1)地貌:斜坡形态,地层结构又属软硬层相间交互,倾角又在20°以上;对于风化破碎的堆积物,其坡度在40°以上;含块石多的河岸,其坡度在25°以上;孤立凸出的山包,基岩面洼槽状并向低处倾斜或微倾;
    (2)岩层:属页岩、泥灰岩、云母片岩、滑石片岩及易风化、遇水膨胀的粘土组成的地层,层理发育,层面光滑易为地表水入渗;
    (3)构造:有断层面、节理面、褶皱两翼倾余或不整合面,且向临空面倾斜,倾角又较陡;
    (4)气候:寒热干湿变化大,易于降低岩石强度和稳定性,风化破碎速度快;
    (5)地表水、地下水作用:使土体岩体容量加大,软化,受到溶蚀、冲淘,润滑层面及其他软弱结构面,水的静压和流动压力、水在裂隙中的冻胀和冲刷等均影响其稳定性;
    (6)人为因素:破坏植被,开挖切坡,引水渗漏,爆破和机械振动,堆积载体增加负荷,采空岩移等;
    (7)地震:引起山体开裂和震动。
    对滑坡、泥石流的防治首先要从战略上着眼,做好观察分析,并作出预测报告,认识古滑坡和可能形成新滑坡的条件,圈定应予注意的地点和范围。
    防治措施:
    (1)不在古滑坡和可能形成新滑坡的地点兴建工程建筑;
    (2)不在易形成滑坡的岩体上堆积矸石、剥离的土方,增加其负荷量;
    (3)兴建工程建筑时做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上要防止开挖可能诱发滑坡的沟渠或阻塞某些沟渠,引起地表水或地下水径流方向的改变;
    (4)采矿时要运用开采沉陷的岩移规律,尽可能避免形成与滑坡方向一致的岩移;根据具体条件在矿井划分、开拓水平和采区划分上有针对性的安排,使沉陷盆地的形成和采动岩移向着不利于滑坡的方向发展。
    对于已经出现的滑坡,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滑坡体外围修筑截水沟、排洪沟,使地表水不流入滑坡体或渗入滑坡体;
    (2)开挖疏水隧道,疏干加剧滑坡体活动的地下水;
    (3)修筑抗滑墙、抗滑桩,取土减重,维持应力平衡;
    (4)注浆固化或爆破扰动,改变滑动方向;
    (5)设置观测点进行长期监测;
    (6)如为深滑坡则需钻探工作,查明深部情况,采取相应防治对策。

  • 第3题:

    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黏土质细粒土的洪水流
    • B、泥石流只是暴雨作用下形成的
    • C、泥石流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
    • D、泥石流具边坡表层的松散碎屑物质沿边地向下流动的现象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回答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主要分布: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地区。
    形成的原因:①地形起伏大;②顺坡向堆积有大量的碎屑物质;③植被的破坏严重;④降水时间长以及冰川融化、土壤水分饱和。

  • 第5题: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及侵蚀特征


    正确答案: 形成条件:要有充分的固体碎屑物质、要有充分的水源、地形条件。
    侵蚀特征:
    1.侵蚀强度。
    2.侵蚀类型。

  • 第6题:

    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正确答案: 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
    2)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
    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泥石流是种地质灾害。
    其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泥石流沟谷、泥石流扇。

  • 第7题:

    简述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正确答案:集中的水流(暴雨、融雪水、水库滑坡等);丰富的地表破碎物质(风化作用强烈);山高坡陡利于汇水的地形。另外尾矿坝,堆石场也可能产生泥石流。

  • 第8题:

    问答题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有丰富的松散泥石物质来源,陡峻的山坡和较大的沟谷以及能大量集中水源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回答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主要分布: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地区。
    形成的原因:①地形起伏大;②顺坡向堆积有大量的碎屑物质;③植被的破坏严重;④降水时间长以及冰川融化、土壤水分饱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不属于泥石流形成的条件的是()。
    A

    地形条件

    B

    地质条件

    C

    植被条件

    D

    气象水文条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黏土质细粒土的洪水流

    B

    泥石流只是暴雨作用下形成的

    C

    泥石流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

    D

    泥石流具边坡表层的松散碎屑物质沿边地向下流动的现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黏土质细粒土的洪水流,是在暴雨和冰川、积雪形成的洪流和重力作用下,边坡表层的松散碎屑物质沿边坡向下流动的现象,是与边坡变形与破坏有关的的一种物理现象。B项,泥石流在暴雨和冰川、积雪形成的洪流和重力作用下都有可能形成。

  • 第12题:

    单选题
    矿山泥石流往往是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

    地形条件

    B

    地质条件

    C

    气象水文条件

    D

    特大暴雨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简述泥石流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1)地形条件
    (2)地质条件
    (3)气象水文条件
    (4)植被条件
    (5)人类活动

  • 第14题:

    什么叫泥石流?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占15~80%)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形成条件:
    1、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物质来源;
    2、暴雨和洪水——润滑作用
    3、陡峻的沟谷——使泥石流快速形成并迅猛下泻

  • 第15题: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正确答案: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
    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体物质;
    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 第16题:

    什么是泥石流?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的条件?


    正确答案: 指由大量的砂土、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形成条件:
    ①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
    ②暴雨和洪水;
    ③陡峻的沟谷。

  • 第17题:

    简述泥石流形成条件并分析我国泥石流发生的时空差异。


    正确答案: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
    形成条件:充足的固体物质补给、泥石流水体的补给和泥石流形成的沟谷条件。
    1)充足的固体物质补给,如构造破碎带、岩石风化所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质、高山地区的冰碛物等。
    2)泥石流水体的补给,如降水、快速冰雪融水和冰湖溃决。
    3)泥石流形成的沟谷条件,泥石流形成的沟谷比降为10%-30%。
    除此之外,泥石流的形成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和过度放牧等。
    时空差异:由于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地势西高东低,且山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故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地区主要为西南地区,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

  • 第18题:

    泥石流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这种洪流一般发生在暴雨集中或有大量冰雪融水的陡峻山区。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典型的泥石流流域有三个区段)
    1)形成区,地形上为三面环山一面有出口的瓢形或不规则状的汇水圈谷。
    2)流通区,地形上为瓶颈状或喇叭状的峡谷,谷坡陡,沟床纵比降大
    3)堆积区,沟谷呈扇形或锥形,谷坡与沟底纵比降均较平缓
    2.地质条件
    新构造运动活动显著、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裂隙密布,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强烈;
    山体岩石结构疏松,软弱、易风化,地表岩石风化破碎,有形成泥石流所需的大量颗粒状松散固体物质来源。
    3.水文气象条件
    必须有短期的暴雨或冰雪突然融化形成的具有强大冲刷力的水流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正确答案: 集中的水流(暴雨、融雪水、水库滑坡等);丰富的地表破碎物质(风化作用强烈);山高坡陡利于汇水的地形。另外尾矿坝,堆石场也可能产生泥石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泥石流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正确答案: 形成区内具备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岩土体堆积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为()、地形地貌条件、水源条件。

    正确答案: 物源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何谓泥石流?其形成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泥石流是由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和水混合成一股顺坡下流的粘性流体。它是一种突然爆发、历时暂短,来势很猛,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它的形成一般要具备如下3个条件:
    ①地质条件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外构造运动强烈和地震、火山发育等地区,可提供有大量碎屑物质。
    ②地形条件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山高沟深、坡陡(坡度多为30-60°),地面物理风化和侵蚀作用强烈,常有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漏斗状凹地,既有利于积聚固体物质,也有利于集中水流。
    ③气候流动作用的水主要来自暴雨,突然的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常可形成泥石流;冰雪融水大,以及水坝决堤等常形成泥石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泥石流的概念、特征及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泥石流:泥石流是洪水侵蚀山体,夹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沿着陡峻的山间沟谷下泻而成的特殊洪流。粘性泥石流:是高粘度、高密度和高速运动的重力流。泥石流:密度大,搬运力强,是洪流的5-50倍;爆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是山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形成条件:①地貌:大面积的汇水区、通道区窄而深
    ②物源:源区有足够数量的岩屑
    ③水体:暴雨或冰雪融化季节
    ④触发因素:重力或其它触发因素(人工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泥石流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1)地形条件
    (2)地质条件
    (3)气象水文条件
    (4)植被条件
    (5)人类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