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越低
B不变
C越高
D不能判定
第2题:
A.地面运动加速度直接影响体系地震反应的大小
B.相同的地面运动下会有相同的地震反应
C.阻尼比对体系的地震反应有间接的影响,阻尼比越大弹性反应越小
D.以上均不正确
第3题:
第4题:
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之比。
第5题:
跳高运动员用力从地面起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6题:
下面关于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7题:
关于地震的震级,下列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第8题:
越低
不变
越高
不能判定
第9题:
震中处的地面运动幅值为0.001m
距震中100Km处的地面运动幅值为0.001m
距震中100Km处的最大水平地面运动幅值为0.001m
距震中100Km处的最大竖向地面运动幅值为0.001m
第10题: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是地震烈度7、8、9度的地区;
结构抗震设计是以地震震级为依据的;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不是同一概念
第11题:
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垂直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速度
水平向地面运动的周期
第12题:
第13题:
地震中,地面的前后运动由S波和R波引起。()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第16题: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而造成地面()的现象。
第17题:
地震宏观影响场是指一定的()、()、()条件下,地震宏观破坏现象和地面运动物理量的分布情况。简单地说,就是地震产生的影响及破坏的()情况。
第18题: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中用于划分地震烈度的地面运动参数为()。
第19题: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在一定地点震动的强烈程度
相对于震源而言,地震烈度即为地震场的强度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中即考虑了宏观地震烈度,又考虑了地面运动参数
宏观地震烈度是指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及峰值速度
第20题:
第21题:
地震作用可以引起显著的地面沉降
新构造运动可以引发地面沉降
天然固结与地面沉降没有必然联系
大面积地面堆载可以引起地面沉降
第22题:
抖动
波动
震动
第23题:
地震系数的大小主要和地震烈度有关
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动力系数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动力系数的大小和地震烈度有关
第24题:
5级地震对地面的破坏严重些
6级地震对地面的破坏严重些
两者对地面的破坏严重程度一样
仅从震级无法判断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