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结构荷载传至基础顶运的平均压力见下表,基础和台阶上土的自重压力为6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确定基础尺寸时,荷载应取哪一项()A.260kPa B.240kPa C.200kPa D.180kPa

题目
上部结构荷载传至基础顶运的平均压力见下表,基础和台阶上土的自重压力为6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确定基础尺寸时,荷载应取哪一项()

A.260kPa B.240kPa
C.200kPa D.180kPa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该题属于理解题。《建筑地基规范》3.0.4规定,确定基础尺寸时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因此,应为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共同作用的标准组合,即 180+60=240kPa
更多“上部结构荷载传至基础顶运的平均压力见下表,基础和台阶上土的自重压力为6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确定基础尺寸时,荷载应取哪一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 )结果是不正确的。
    A.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B.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D.计算边坡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 4条,计算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及配筋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 第2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在以下设计计算中,基底压力计算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

    A. 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基底压力按计入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压力计算
    B.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基底压力按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压力计算
    C. 基础底板配筋时,基底压力按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压力计算
    D. 计算地基沉降时,基底压力按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压力计算

    答案:A,C
    解析:
    ABD三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规定,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计算、地基沉降计算时,基底压力均应计入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第3.0.5条规定,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计算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地基沉降计算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故A项正确,BD两项错误。C项正确,第8.2.8条规定,计算配筋时,基底压力为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 第3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下列荷载效应取值方法中正确的有( )。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B.计算地基变形: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计算地基稳定: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0
    D.确定基础高度和配筋: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 0.4条,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地基变形时, 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麥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确定基础高度和配筋时,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 第4题:

    条形基础宽度为3.0m,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最大边缘压力为80kPa,最小边缘压力为0,基础埋置深度为2.0m,基础及台阶上土自重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指出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符合小偏心(e≤b/6)的规定
    B.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偏心已经超过了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规定
    C.作用于基础底面上的合力为240kN/m
    D.考虑偏心荷载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不小于120kPa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1条~第5.2.5条计算如下:
    ①由题可知,GK=bldγd=3×1×2×20=120kN/m,则有:

  • 第5题:

    已知P1为已包括上部结构恒载、地下室结构永久荷载及可变荷载在内的总荷载传至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已考虑浮力)P2为基础底面处的有效自重压力,P3为基底处筏形基础底板的自重压力,P4为基础底面处的水压力,在验算筏形基础底板的局部弯曲时,作用于基础底板的压力荷载应取下列4个选项中的何值,并说明理由?()
    A. P1-P2-P3-P4 B. P1-P3-P4 C. P1-P3 D. P1-P4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为(  )。

    A. 1.6m
    B. 3.0m
    C. 4.0m
    D. 4.45m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则可计算得计算深度为:zn=b(2.5-0.4lnb)=2.0×(2.5-0.4×ln2)=2.0×(2.5-0.277)=4.446m,而基底下4.0m处为基岩,故取4.0m。

  • 第7题:

    基底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为:基本组合为180kPa,标准组合为165kPa,准永久组合为150kPa;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为60kPa。已知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计算地基变形时,基础底面压力应取()kPa。

    • A、150
    • B、174
    • C、189
    • D、204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地基净反力包括下列哪种荷载引起的基底应力()?

    • A、上覆土自重
    • B、基础自重
    • C、上部结构传来荷载
    • D、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地基净反力包括下列哪种荷载引起的基底应力()?
    A

    上覆土自重

    B

    基础自重

    C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

    D

    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 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厚度及配筋计算均需使用地基净反力,地基净反力不包括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 第10题:

    单选题
    基底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为:基本组合为180kPa,标准组合为165kPa,准永久组合为150kPa;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为60kPa。已知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基础底面压力应取()kPa。
    A

    225

    B

    223

    C

    165

    D

    160


    正确答案: A
    解析: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1款,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所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力标准组合+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165+60=225kPa。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压力的准永久组合150kPa,加上土和基础的自重60kPa,得基础底面总压力210kPa,再减去基础底面处土的有效自重压力36kPa,得变形计算时的基础底面附加压力为174kPa。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第3.0.6条,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取相应于荷载标准值的基本组合180kPa,乘以1.35的分项系数,得反力设计值为243kPa。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  )结果是不正确的。
    A

    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B

    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D

    计算边坡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规定,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

  • 第12题:

    单选题
    地基净反力包括下列哪一部分荷载引起的基底应力?()
    A

    上覆土自重

    B

    基础自重

    C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

    D

    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正确答案: C
    解析: 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厚度及配筋计算均需使用地基净反力,地基净反力不包括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 第13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不正确的是( )。

    A.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B.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D.计算边坡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答案:B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0.4条,计算基础截面及配筋时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因此B不正确,其他三项均符合要求。

  • 第14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结果是不正确的。
    A .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B .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D.计算边坡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毛石基础如图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为110kPa,基础中砂浆强度等级为M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设计,试问基础高度H0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某毛石基础如图3-2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为110kPa,基础中砂浆强度等级为M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设计,试问基础高度H0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

    A. 0.5m B. 0.75m C. 1.0m D. 1.5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 1.2 条,基础高度:

    式中,基础底面宽度b=2. 5m;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b0= 1.5m。查表8. 1.2,毛石基础,pk=110kPa时,tanα限值为1:1.50,则
    代入数据得,基础高度H0≥75m。

  • 第17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应为(  )m。

    A.1.6
    B.3.0
    C.4.0
    D.4.5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规定,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m~3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为:
    zn=b(2.5-0.4lnb)=2×(2.5-0.4×ln2)=4.45m;
    当z=4.0m时,已到达基岩,故取该基础中点地基沉降的计算深度为:zn=4.0m。

  • 第18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基础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 A、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 B、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 C、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D、相邻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形式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计算基底净反力时,不需要考虑的荷载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 A、建筑物自重
    • B、上部结构传来轴向力
    • C、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 D、上部结构传来弯矩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多选题
    基础宽度为3m,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压力分布为三角形,最大边缘压力为80KPa,最小边缘压力为零,基础理置深度为2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的平均重度为20.0kN/m3,下列论述中()观点是正确的。
    A

    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符合小偏心的规定

    B

    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偏心已经超过了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

    C

    作用于基础底面上的合力总和为240kN

    D

    作用于基础中轴线的力矩为60kN²m

    E

    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考虑偏心荷载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120kPa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基底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为:基本组合为180kPa,标准组合为165kPa,准永久组合为150kPa;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为60kPa。已知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计算地基变形时,基础底面压力应取()kPa。
    A

    150

    B

    174

    C

    189

    D

    204


    正确答案: B
    解析: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1款,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所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力标准组合+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165+60=225kPa。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压力的准永久组合150kPa,加上土和基础的自重60kPa,得基础底面总压力210kPa,再减去基础底面处土的有效自重压力36kPa,得变形计算时的基础底面附加压力为174kPa。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第3.0.6条,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取相应于荷载标准值的基本组合180kPa,乘以1.35的分项系数,得反力设计值为243kPa。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 第22题:

    单选题
    基底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为:基本组合为180kPa,标准组合为165kPa,准永久组合为150kPa;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为60kPa。已知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基础底面反力应取()kPa。
    A

    180

    B

    240

    C

    243

    D

    2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1款,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所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力标准组合+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165+60=225kPa。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压力的准永久组合150kPa,加上土和基础的自重60kPa,得基础底面总压力210kPa,再减去基础底面处土的有效自重压力36kPa,得变形计算时的基础底面附加压力为174kPa。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第3.0.6条,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取相应于荷载标准值的基本组合180kPa,乘以1.35的分项系数,得反力设计值为243kPa。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 第23题:

    单选题
    基底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为:基本组合为180kPa,标准组合为165kPa,准永久组合为150kPa;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为60kPa。已知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确定基础尺寸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kPa。
    A

    150

    B

    165

    C

    225

    D

    243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