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对基坑工程地下水的控制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第3题:
在无法采取降低水位措施时,应采取()措施。
第4题:
对冻胀、强冻胀、特强冻胀地基土采取防冻害措施时,下述说法中()选项不正确。()
第5题:
隧道通过流砂地区,必须加强(),必要时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第6题:
软土基坑施工中,为防止边坡失稳,保证施工安全,通常采取措施有( ).
第7题:
过洪桥梁汛期实行()警戒制度。桥下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应定时测量水位,加强对墩台、梁体的巡视检查,必要时采取封锁或限速措施。
第8题:
排水
降水
蓄水
第9题:
渗井
集水沟
渗沟
管道
第10题:
对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不小于200mm的非冻胀中粗砂
为防止冻胀,应选择地势相对较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场地
桩基承台下有冻土时,应预留相当于该土层冻胀量的空隙
对跨年度施工的建筑入冬前应对地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11题:
采取合理坡度
设置边坡护面
基坑支护
降低地下水位
抬高地下水位
第12题:
控制地下水不宜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设计时应考虑降水排水引起的地表变形
采用明排时应做反滤层
停止降水时应采取保证结构物不上浮的措施
第13题:
当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上浮的可能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的措施。开挖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必须保证排水沟的畅通。
第14题:
当基坑较深,地下水位较高,开挖土体大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合理的()措施。
第15题: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底的地段应采取()措施或地下水控制措施。
第16题: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m,然后才能开挖。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Ⅱ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
第18题:
在挖土时,开始挖掘前应采取措施()地面积水并()地面水的侵入,当沟、坑、池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应()排水措施。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降深,调整开采层次
当地面沉降发展剧烈时应彻底停止开采地下水、改用其他水源
对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和回灌
限制工程建设中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第22题:
施工中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基坑底面以下0.5~1.5m
降水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颗粒的流失
防止深层承压水引起的突涌,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基坑下的承压水头
有渗流时,地下水的水头和作用宜通过渗流计算进行分析评价
第23题:
放坡
降水
加固
分段开挖
第24题:
开挖临时泄洪口
加高河(渠)堤
清障
封填缺门